來源:賽迪顧問
2019百強區榜單出爐!
2019年百強區研究緊扣我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特徵及要求,本次百強區評選,以科學、客觀、系統、真實為原則,形成以經濟體系綜合質效為基礎,五大發展理念為支撐,營商環境優化牽引的「一·五·一」綜合評價體系,共包括7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核心指標,30餘個支撐參考指標。結合我國城區發展實際情況,在高標準、高要求的基礎上設立兩條入圍基準線即:
地區生產總值不低於700億元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低於20億元
從我國889個轄區(不包含直轄市轄區)中最終評選出賽迪百強區。數據均出自2018年各城區、城市統計公報及政府工作報告。
圖:「一·五·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賽迪百強區(2019)
數據來源: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百強城區實力突出,強勢引領效應明顯
從整體來看,2019年百強區僅用全國0.5%的國土面積和7.45%的人口實現了全國17%的生產總值,經濟資源集聚態勢明顯。在此基礎上,2019年百強區平均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5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5個百分點。
百強區面積、人口及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
從個體來看,2019年百強區發展水平整體得到了提升,2018年賽迪百強區的地區生產總值最低為650億元,而2019年百強區在生產總值不低於700億元最低標準的基礎上,最終入選城區生產總值均超過800億元。經過測算2019年百強區的城市經濟首位度及城市經濟貢獻度均超過50%,充分表明每個百強區在拉動所在城市和地區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在存量與增量增長的貢獻上均遠優於一般城區。
沿海地區分布占優,中西部綜合實力增強
2019年共有17個省份的城區入圍賽迪百強區,前五名分別為廣東省21席(2018年為22席)、江蘇省16席(2018年為20席)、浙江省14席(2018年為10席)、山東省11席(2018年為12席)及湖北省7席(2018年為5席),青海、寧夏、西藏、海南等省(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