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先 || 孝順,就是對父母好好說話。

2019-10-16     至善心理

好好說話,是兒女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一位作家曾講述過一段因為自己不好好說話而傷人的往事:

60歲的父親不會用微信,也不會打字,曾因為下載微信的問題多次向她求助。

而工作繁忙的她因為沒時間與父親交流,教父親學微信這事便一直拖著。

有一天,父親問她,如何下載微信。

她正跟一個編輯談新書題目談得熱火朝天,父親突然的問話打斷了她的思路。

於是,她不耐煩起來:「老爸,你沒看到我正在跟編輯有事嗎?好好好,你等一下可以嗎?」

父親不說話,只在她身邊坐著。

等女兒忙完了之後說:「我現在不中用了,凡事都需要人教,你說教我微信,這都拖大半年了,到今天也沒教我。

你看你剛才的態度,多傷人。我是你父親,可你這一等讓我等了大半年。」

聽完父親這番話,這才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心生愧疚。

我們總是認為,孝順就是給父母吃好的穿好的,有什麼要求都儘量滿足。

但其實,真正的孝順,是對父母好好說話,是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理解他們的不安,安撫他們的焦慮。

這才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最好報答。

古語有言: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那些無心或有意的傷人話語,實際上也是某種程度上的語言暴力。

要轉變這種溝通方式,就應該學會用愛和寬容去聆聽彼此的需要,而不是被一時的情緒所操控。

其實,我們之所以常常不能好好對身邊的親人說話,大概就是因為大家在一起很久了,早已習慣了互相擁有的生活,從未設想過會失去,火氣上來了就出口傷人。

而實際上,時間走一天,父母在這世上活著的時間就少一天。如果我們能意識到這一點,或許能對父母多一些耐心和寬容,少一些抱怨和冷漠。

《詩經》里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幸福的家庭需要一顆愛與感恩的心去維護。

所謂的孝順,就是對父母好好說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6LR120BMH2_cNUgc0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