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路,一頓飯,一輛車,一次關於亞洲龍的認知改變

2020-12-10     速度周刊

出鏡|光光 思琦

如果不想看光光的文字,指向看思琦小姐姐的出鏡,請直接拉到文後

去年7月,重慶城40度高溫,我我躲在亞洲龍雙擎(參數|圖片)的車裡貪婪的吸著空調排出的自動過濾凈化後的冷空氣。

這台自打一上市就拿來和自家大哥雷克薩斯ES(參數|圖片)對比的一汽豐田亞洲龍(參數|圖片),儘管售價上相差了六萬元之多,但不論從豪華、操控還是舒適方面,都確實不輸ES。也難怪,兩者出自同一平台,就好比一個娘胎出來的,哥哥足夠優秀,弟弟自然處處以他為榜樣,更以超越哥哥為目標了。

所以當我看到前不久klose寫的那篇《選低配ES要加價,一汽豐田亞洲龍它不香嗎》的時候,那種共鳴感和宣洩感讓我立馬轉發評論點贊,完成了一鍵三連。

可我沒想到,速度周刊頭號職業女車評人思琦在讀完文章之後,第一個對該觀點表示反對。我並沒有急著反駁她,而是問了一下她,是否有開過亞洲龍這台車。當然,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因為我相信她如果試駕過,就不會反駁文章的標題了。

於是乎,我親自下單租了一台亞洲龍,希望能幫她徹底頓悟「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道理。

當她初見亞洲龍的時候,為了面子,還特地將目測的軸距往ES小的方向報了一些。不過很可惜,硬數據上,亞洲龍全面持平ES,車長上還領先了ES了1公分。

但很明顯,光靠數據優勢,並不能讓她覺得心服口服,於是,拉開車門,我們探索了車內。擁有著9英寸可觸控螢幕、真皮混仿皮、多線絎縫和帶加熱功能方向盤的亞洲龍面對思琦刁鑽的質疑,回擊的無可挑剔。在氣勢上明顯落了下風的思琦很明顯,從這一刻開始,對亞洲龍有了改觀。

於是,趁著這個機會,我選了一家和亞洲龍一樣,內外兼修,大氣優雅,創新精緻的餐廳,和思琦一起,從上海一路前往蘇州。同時,在這條路上,亞洲龍標配的豐田智行安全系統、ACA轉向輔助系統,AVS自適應懸架系統也讓思琦驚訝的發現,駕控上面,亞洲龍甚至有了一些後驅車的味道,靈敏且精準。

最後,在一桌精緻的蘇幫菜前面,她最終還是沒能抵擋住美食的誘惑。但結合著南園賓館優美的景色和精緻的菜肴,我想讓她明白的,不光是「亞洲龍可以完美平替ES」,更是要將亞洲龍傳遞的「性價比為先」,「實用性為優」,「經濟性為美」的設計理念結合著蘇州晚秋的生活一起給她刻在心裡。

故事的最後,我們站在蘇州金雞湖的邊上,吹著清涼的晚風,思琦終於放下了心中之前的成見,大方的承認了我和klose的觀點: 亞洲龍是一台不輸ES的優秀車型。而同時,她還主動深入的為亞洲龍的車主們寫了一個簡單卻真實的群像:28歲的成功青年。

所以,沒有光成功的車或者人,只有互相選擇的成功者。

思琦的試駕清單——一汽豐田亞洲龍篇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BmkT3YBX2TYn2u-SQ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