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00米以上高樓73座,深圳第一,西南西北第一高不在成都西安

2019-10-16     西一安鮮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不解,那就是為什麼現代城市中要修建那麼多的摩天大樓,甚至一度在城市之間有了競爭「第一高」的競賽,難道樓的高度就一定代表了城市的經濟發展程度?這裡我們必須客觀看待摩天大樓與城市發展之間的聯繫與意義。

其中部分城市興建摩天大樓的原因在於城市空間內土地資源緊張,可供用於商業或住宅開發的土地較少,對此只能向空中尋求空間發展,在我國香港、深圳就屬於這樣的城市。

另外摩天大樓的興建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經濟實力、技術能力。網絡上對於摩天大樓興建的爭議,也多來自於一些經濟相對薄弱的城市,例如無錫市已建成300米以上超高層就達到了4座,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前列。不過無錫市早在2017年GDP就過萬億,作為江蘇省的地級市,這一經濟發展速度甚至超過了長沙、鄭州等省會城市,在城市經濟高速發展之下,也沒有多少網友會對無錫市興建摩天大樓有太多吐槽。

爭議主要來自於城市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但為了提高知名度、彰顯城市活力而建造超高層建築的城市。例如2018年GDP排名全國第54位的鎮江市、排名77位的柳州市以及排名第91位的蘭州市均有超過3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成並投入使用。

相對比之下,與鎮江市同屬江蘇省GDP位列省內第一位的蘇州市,300米以上超高層建成投入使用中的只有1座;蘭州市所地處的甘肅省乃至整個西北五省至今還未有300米以上建成投入使用的超高層建築(西安市有3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但還未投入使用)。

關於經濟相對發展滯後的城市是否應該修建超高層項目的爭議筆者不多做贅述,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截止到目前我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300米以上超高層項目的分布情況,數據樣本取自CTBUH資料庫,每棟超高層項目筆者均進行了核實確定其已建成並投入使用。還有部分項目處於規劃階段、施工階段、建築完工但未投入使用的超高層建築均不在此次數據篩選之中,特此說明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大家對於數據的爭議性,希望各位看官理解。

深圳超高層項目全國第一

根據CTBUH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9月,我國300米以上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超高層共有73座。

其中深圳市以11座的數量位列全國第一。其他城市表現:廣州10座排名第二;香港6座位列第三;上海5座;無錫4座;天津、長沙、南京、武漢、南寧分別有3座;北京、瀋陽、重慶、昆明、南昌均有2座;台北、大連、高雄、鎮江、珠海、煙台、溫州、中山、柳州、濟南、蘇州和蘭州各有1座300m+超高層建築入圍。

製圖:西一安鮮

深圳市最早興建300m+的超高層項目是位於深圳市羅湖區的信興廣場,深圳市以外的朋友對這個名字或許會比較陌生,但提到它的另一個名字深圳地王大廈相信很多人就略有耳聞了。

地王大廈於1996年3月竣工,建築高度384米,由知名華人建築設計師張國言參與設計,是一座集辦公、商業於一體的超高層綜合性建築組群。它不僅是深圳市首座300m+的超高層建築,同樣也是全國首批300m+超高層建築(同年竣工的還有廣州的中信廣場)。

此後深圳市有將近15年的時間沒有新的300m+超高層建築問世,直到2011年建成的京基100(高441.8米)超高層項目竣工後,幾乎以每年兩座300m+超高層建築建成的速度迅速發展,最終成為我國300m+超高層建築分布最多的城市。

文章開頭我們也提到過,深圳市有如此多超高層建築雲集的原因除去經濟發展迅速(截止到2018年GDP全國第三)以外,還與深圳市可供商業、住宅開發的土地短缺相關。

深圳市總面積1996.85平方千米,約等於廣州市的四分之一面積;但是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1302.66萬人,幾乎與廣州市無異(廣州市1490.44萬人),而目前廣州市300m+超高層建築也達到了10座,逐項數據對比後相信大家也能夠理解與認可深圳市的城市發展模式及建築形態了。

西南、西北第一高不在成都和西安

成都市近年來因為在全國各經濟數據排名中的優異表現獲得了格外關注,同時在網絡上也伴隨著一定爭議。但成都市作為我國西南地區的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四川省省會,無論是從GDP、人口總量、醫療、高等教育以及營商環境等各個方面都無疑屬於西南地區的領頭羊。

但是在已建成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層建築城市分布中成都並未出現,西南地區已建成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層建築是重慶環球金融中心(高339米,2014年投入使用),對於這一結果大家也並不感到意外,因為重慶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中主城區的海拔高度在168-400米之間,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重慶這座山城超高層建築雲集的城市建築形態。

即使不爭第一,但令人意外的是第二也花落別家,西南地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層建築第二城則是春城——昆明。

2019年8月23日,昆明恆隆廣場正式開業,該項目由16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以及16.5萬平方米的甲級寫字樓以及10萬平方米的服務式公寓組成,其中寫字樓共計66層,高350米。但此次寫字樓並未交付使用(預計2019年三季度交付),按照我們的篩選標準,昆明市300m+超高層建成並交付使用的應該是2015年12月20日正式交付的萬科昆明雙塔,塔高317.8米。

昆明恆隆廣場

成都市因其境內地勢平坦,幅員面積達到14335平方公里(是深圳的7倍之多),並不存在商業、住宅土地可供面積短缺的現象,因此也並未刻意追求超高層建築。目前成都市規劃設計的第一高樓天府中心(擬定名)已經與2019年1月動工進行基坑工程建設,總高度達到677米,共計157層,預計2025年建成。

成都天府新區規劃圖

西南第一高樓不在成都並不意外,因為畢竟重慶的地理地貌決定了城市的建築形態。但是西北第一高樓不在西安,卻有點出人意料。

這裡必須再次反覆的強調,是西北地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300m+超高層建築不在西安,而是位於金城——蘭州。

實際上在撰寫這篇文章時,筆者認為最大的爭議或許就在這裡,但是本著300m+超高層、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篩選條件,以及樓體的物理事實,還是將蘭州亞歐國際排在西北第一高樓的位置上。

亞歐國際作為單體塔樓設計,總建面約13.4萬平方米,2011年開工建設,2018年第四季度竣工,並於2019年4月交房驗收。該項目爭議點就在於總高度313米是由建築高度266米+位於樓頂近50米的天線組成,但尊重物理事實目前確實是西北地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第一高樓(其它超高層建築樓體也有天線,但是樓體建築高度均超過了300米)。

蘭州亞歐國際

那麼作為西北經濟領頭羊的西安在超高層建築方面目前處於什麼階段呢?目前西安正在施工建設的最高樓是位於西咸新區的中國國際絲路中心項目,該項目於2018年開始基坑施工,2019年5月已經出地面正負零,共計101層,地下4層,總高度588米,總投資400億元,預計工期4年。

同時已經完成主體封頂的最高樓是位於西安市高新區的國瑞·西安金融中心,該項目已經完成了主體封頂、外立面玻璃幕牆,以及部分內部裝飾,並於2019年1月已經順利完成了品牌招商,項目總高度350米,地上75層,以國際甲級精裝辦公為主,同時涵蓋上午餐飲、旅遊觀光等功能,在320米的高空,有全西安最高的觀光平台,可遠眺秦嶺、近賞城市風景。雖然已經建築完工及招商完畢,但還未對外經營,因此未覆核並投入使用條件。

西安錦業路超高層建築群

我國超高層建築數據

文章最後跟大家分享部分我國超高層建築的數據,根據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的定義,將樓體超過100米的建築稱為超高層建築。

1955年建成的上海展覽中心頂部鎏金塔標高達110.4米,成為新中國成立後最早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築;

而第一座集辦公、購物、餐飲於一體的超高層建築,是1973年交付使用位於香港的怡和大廈;

目前我國交付使用中的最高建築是位於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廈,建築主體119層,總高度為632米;

上海中心大廈

曾經規劃高度最高,達到838米位於長沙的天空城市已經爛尾無法完成。同時規劃高度第二稿729米的蘇州中南中心也處於停工階段;

而排在規劃高度第三高總高700米的深港國際中心已經於2018年3月開工,預計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我國不同城市還有總高度超過500-1000米的多個超高層建築的遠期規劃,但因為項目還未落實投資或未正式動工就不在這裡一一贅述了。

(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以各種形式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D51a1W0BMH2_cNUgtRL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