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留下遺旨,不可殺此人!乾隆卻背道而馳,將此人凌遲

2019-10-23     漁樵耕史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道理,說長輩的話是不能違背的,比如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也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話。但是,有這樣一個皇帝的做法卻違背了這句話。清朝的乾隆皇帝是清朝最有作為的幾個皇帝之一。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相當有個性的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子立下的規矩都給改了。當初雍正爺在位的時候,對於結黨營私的八旗子弟痛下狠手,該殺的就殺,該流放的就流放。

結果,乾隆皇帝繼位之後,把這幾個人都給放了,雍正若泉下有知也不知道會做何感想。雍正爺對自己的親戚尚且下狠手,對於那些作姦犯科的大臣就更加不可能心軟了,那些貪財的大臣沒有一個能有好下場的。但是乾隆不一樣,他前期算是一個很英明的君主了,後來心思就不放在朝政上了,在他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下,出了一個史上最大的貪官——和珅。

關於乾隆還有一件爭議特別大的事情。清朝時,有一個叫做曾靜的人,算是中級知識分子吧,因為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不中,心灰意冷之下回了家鄉開補習班了。後來,機緣巧合之下,曾靜讀到了一些關於反清復明的的書,一下子被洗腦了,準備照著書上說的來個反清復明。於是,他秘密約會了幾個和他一樣的早飯愛好者,酒喝到位之後幾個人開始各種遐想,準備一起搞一波大事情,趕走滿族人,匡扶漢人朝廷。

酒勁一上來,人就容易膨脹,這幾個沒錢沒勢的人甚至已經把自己的封號都想好了。但是酒勁一過,這幾個人才發現自己沒錢沒勢的事實,一窮二白怎麼打天下。這個時候曾靜說,我們去找一個人,只要把這個人拉到我們的隊伍,我們就啥都有了。

這個人就是時任川陝總督的岳鍾琪,他本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後代,當年岳飛被秦檜害死,非常冤枉,而岳飛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夠恢復漢家江山,剿滅金朝,而清王朝實際上就是金朝的延續,按照曾靜的想法,岳鍾琪既然是岳飛的後代,一定和岳飛有著同樣的想法,只是缺乏自己這樣智勇雙全的軍師而已,於是他大義凜然的給岳鍾琪寫信,勸他倒戈一擊,發動政變,信寫的是慷慨激昂,感天動力,從岳鍾琪祖爺爺那輩寫起,訴說了岳家與金朝及後來的清王朝的不共戴天之仇,寫完之後還給自己幾個同謀看了看,大家都被感動的稀里嘩啦,達成了一致的共識:岳鍾琪必反!

曾靜口中的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川陝總督岳鍾琪。岳鍾琪是武穆岳飛的後人。曾靜說,岳飛當初曾許下宏願,要抗擊金人,匡扶大宋江山。既然他岳鍾琪是岳飛的後人,那他肯定也和岳飛一樣,是希望恢復漢人江山的。這麼一分析,幾個人都覺得有道理,於是曾靜給岳鍾琪寫了一封信,內容就是一起推翻清朝統治,一起大富大貴如何如何的。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出人意料。岳鍾琪拿到這封信之後,看了一遍,很感動,然後就把信交給了雍正。雍正看了之後,龍顏大怒,下令逮捕曾靜。曾靜被抓之後,連大刑都沒上呢,就一五一十地全部給招了,從接觸不良書籍,到密謀造反都給招了。而這本書的作者也被捎帶著一併處死。

下詔的時候,發現這個作者已經去世了。於是,雍正下令把這個作者的墳給刨了,拉出來屍體鞭屍。輪到曾靜的時候,雍正突然告訴他,你不用死了。但是雍正並不是網開一面,他讓曾靜寫了一份告示,檢討自己的錯誤,然後編成小冊子全國發行,曾靜成了清政府鞏固思想統治的工具。後來,雍正也真的沒殺曾靜,到臨死的時候也留下話說,不能為難曾靜和他的家人。

結果,乾隆一上來就把曾靜抓起來殺了,曾靜到頭來還是活成了一個笑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uwa_20BMH2_cNUgnT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