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智慧:人生應當學會變通,像「水」一樣的遊刃有餘

2019-07-04     國學生活官方號

鬼谷子的捭闔篇中曾曰:「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馳或張」。

意思是:「事物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但是各自的歸宿都是相同的。有的表現為陰,有的表現為陽;有的表現為柔,有的表現為剛;有的表現為開,有的表現為閉;有的表現為馳,有的表現為張。」

在生活中也一樣,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但實現目的的方法卻各有不同。針對不同的對象,處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我們要隨機應變,遇事擇優而行。正所謂,遇人說人話,遇鬼說鬼話。不同的事情使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不同的人採用不同的處事原則。而有人認為,圓滑處事就是小人之聰明,損人利己的行為。這種說法是粗俗鄙夷,,未能體會處事精髓的淺薄只見。

200 多年前乾隆年間的紀曉嵐已經作過很好的解釋。 他認為做人要「處世圓滑,內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為人謙和」。這個意思就是說處理具體事情的時候,可以適當掌握尺度,依情況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法。但是內心一定要誠實忠厚,做人要保持誠信。你可以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而採用一些手段,但是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而這些一定是符合倫理道德的,若是以違背道德為前提的手段,那麼也將會被世人所唾棄。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給李延、倪尋兩人治病,他們症狀基本相同,都是頭疼發燒。可是,華佗給李延開的藥方是發散劑,給倪尋開卻是通導劑。原來,華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從李延的病情看出是由外部感囂引起的,從倪尋的病情看出是由內部積食引起的,所以用不同的處方治好了兩人的病。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怎樣去遊刃有餘的運用這些處事方法,讓他人為我所用,從而達成自己的目標。鬼谷子在也給了我們方式方法。

捭闔篇中曰:「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 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意思是聖人通過觀察陰陽開合的變化來判斷萬物,並給萬物命名,聖人知道萬物生死存亡的關鍵,謀劃自然萬物從產生到死亡的全過程,並能深入到人的內心,看見人內心的細微變化,掌握背離死亡、趨向生存的規律。所以聖人在天下,從古到今,他的道是始終不變的。

許富宏曰:「聖人能夠深入領會陰陽之道,掌握自然界和社會的本質及規律,並善於利用矛盾,從事政治鬥爭。」所以說,要想於世間利於不敗之地,我們要深刻體會世間變化規則,將有利於我的因素緊緊的把握住,而不利於我的因素排除或是轉移弱化,這樣我們才能在社會上始終掌握背離死亡,趨向生存的關鍵,以便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上實現自己的目標。

唐太宗李世民為廣羅人才,令封德彝推舉賢人。很久,封德彝未推薦過一個,太宗責問他,他說: 不是我不盡心去找實在是因為現在沒有什麼傑出大才。太宗嚴正批駁: 君子用人如同使用器具一樣,應當各取所長,自古以來能使國家達到大治的帝王,難道都是向別的朝代去借人才來用的嗎?我們只應該擔心自己不能識別人才,怎麼可以冤枉當今一世的人啊! 封德彝聽後無言以對。

陶弘景曰:「聖人在天地間,觀人設教,須考古道而為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點,我們須將其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上,這樣才能人盡其才。我們只有深刻揣磨人心,掌握世事變化規律,才能更好的像「水」一樣任方任圓,活出自己的人生。

作者:貓頭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Ce8F3mwBJleJMoPMHp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