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軍事專家張召忠教授,人稱「局座」,以實事求是又幽默風趣的言論風格而備受國內民眾喜愛。
昨日,局座更新長文,洋洋洒洒數千言,特地為中國民航點贊。
是什麼讓局座如此激燃?無它,正是一部叫《中國機長》的影片。
在文章中,局座激情澎湃,點評電影:專業、真實、緊張、刺激!
不少人對英雄的概念,大多都來自於「復仇者聯盟」中的數位漫威超級英雄。他們憑藉著自己的超能力挽救了一條條生命,高潮迭起的劇情更是扣動觀眾的心弦。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有這麼一位「現實版漫威超級英雄」,在自己駕駛的客機失事遇險後,拯救了119位乘客的生命。
這就是把局座燃起來的影片《中國機長》的故事原型。
圖註:劉傳健,一位從死神手中救回119條生命的男人
《中國機長》復原的是去年川航的一起事故,2018年5月14日,一架隸屬於四川航空3U8633的A319-100飛機在從重慶飛往拉薩的途中,突然遭遇了空中險情,駕駛室內的擋風玻璃突然開裂。
當時,客機正在9800米高空以0.74~0.75馬赫的速度飛行。在這樣的情況下,機組似乎預感到了一場不妙的事情即將發生。
圖註:完全脫落後的駕駛艙玻璃,使得駕駛室內的溫度驟然降至零下40°C
我們都知道,萬米高空是低壓和氧氣極度稀薄的,想像一下平原上的人到達青藏高原的反應,我們就知道加壓系統的重要性。
飛機的加壓系統由空氣壓縮泵系統及周圍環境控制系統(ECS)組成。如果風擋玻璃破裂,機艙里空氣包括氧氣就會大量流出,壓力的降低會讓旅客的身體在瞬間膨脹,大腦缺氧窒息,從而逐漸失去意識。
所以,座位上方的氧氣面罩,是作為最後的防線而設計的。而一般長途飛行客機儲存的應急氧氣僅能持續供應15分鐘。
圖註:川航3U8633飛行航線,可見當時的情況的確非常特殊
在3U8633風擋玻璃破裂後,高寒氣流衝進了駕駛艙,更將副駕駛的半個身子都「吸」出了窗外;氣流衝擊了各種按鈕和儀錶盤,如果切斷了電路,那麼操縱杆和油門將失效,飛機也會失去控制,後果不堪設想!
所幸的是,當時能見度較好,在這樣的低壓低氧高寒的險情中,我們的機長在危機時刻仍然牢牢操控住了飛機,機組人員也緊急安撫乘客戴上了氧氣面罩。
飛機在8000多米的高空飛行了將近10分鐘,最終降落在成都雙流機場,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圖註:成功迫降後的川航3U8633駕駛室,可見內部一片狼藉
局座在文章中也清楚地闡述了此次事件意義之重大,誇讚中國機長和機組成員強搭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專業水準,世間罕有。
川航3U8633能創造如此奇蹟的原因,除了飛行員是前空軍飛行員出身,危急時刻仍然保持清醒之外,另一方面就是川航嚴密的訓練制度。
川航在飛行員機組資源管理(CRM)培訓及高特機場訓練管理方面,獨具一格,不僅有嚴格的專項理論和模擬機訓練,還結合了模擬機復訓和年度理論輪訓等一系列機制,讓機組成員的操控水平始終處於一流狀態。
此外,川航公司於2005年引入IOSA(國際運行安全審計),於2010年引入SMS(安全管理體系)和QMS(質量管理體系),讓安全成為了全公司的生態機制。
所以,奇蹟才能發生!
另外,局座也談到,中國民航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十分牛的。根據數據顯示,中國民航在世界的事故率是最低的。
但針對此次事件,他還提出了自己的專業建議:飛機製造商在飛機交付前應進行全環境實驗,在源頭上發現缺陷,杜絕空難。
畢竟,強度更好的材料、更嚴密的機體、更好的智能壓力傳感器不僅讓耳朵在飛行中更加舒適,還能讓飛機加壓系統更可靠。智能化機艙能夠提前發現問題做出預警,高科技貼膜能夠讓玻璃裂而不碎,這些都是降低空難的至關措施。
回到影片,《中國機長》逼真地展現了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等極端罕見險,讓局座忍不住大加感慨:「《中國機長》逼真寫實的鏡頭,讓觀眾感受到身臨其境般的驚險與刺激!」
而影片1:1搭建模擬機、首創三艙聯動拍攝等製作上的大投入,也獲得局座首贊,因為「這是國內首創的技術」!
據悉,所有參與拍攝本片的主要演員,在正式進組之前都參加了長達三個月之久的集中特訓。民航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培訓,並在拍攝過程中全程協助。
如此較真的拍攝準備,讓演員們從最專業的角度,演繹出事故現場的真實情況,「不僅有力挽狂瀾化險為夷的好看劇情,更讓人對民航系統多了一份理解」。
在認可了影片的題材、表演、拍攝等各個方面的細節之後,局座一錘定音,認為《中國機長》「是國產航空題材電影中最專業、最好看的一部佳作」。
如今,這部佳作即將於9月30日登陸全國院線,吃下局座這顆安利,一起去影院為中國民航打cal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