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沈煉:文武全才專和嚴嵩作對,比《繡春刀》里的更有膽魄

2024-06-27     歷史戰爭

沈煉這個名字因電影《繡春刀》火爆大江南北,其實,明朝歷史上的錦衣衛中真有沈煉此人,不過《繡春刀》大概只借用了他的名字,而沒有還原真實的沈煉,歷史上的他,並非一個簡單的錦衣衛。

沈煉年輕時就是一位文武兼備的全才。

在文學方面,沈煉小時候便有讀書的天賦,「俊悟絕人、始齔讀易,過目成誦」,十六歲時入府學,二十歲時名震一方,二十五歲考上舉人,三十二歲即中進士。沈煉很有才氣,與徐渭等才子結成越中十子社。

後來的大才子徐渭,一生將沈煉視為偶像和精神寄託,可見沈煉對其影響之深。而能夠成為徐渭心中完美的君子形象,沈煉的才學品性亦不必懷疑。

明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科舉出身的官員都視武功和軍士為下品,但沈煉不同。沈煉出身軍戶,其祖上曾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他的家鄉又是浙江,當時飽受倭寇侵擾,所以沈煉自幼習武,武藝出眾,深諳兵法。

沈煉的性格十分耿直,比之海瑞不遑多讓。考中進士後,沈煉歷任多地縣令,他清廉愛民,政績卓著,卻始終難以升遷,原因就是他秉性耿直,不喜歡對上級阿諛奉承,經常得罪權貴。

錦衣衛緹帥陸炳聽說了沈煉的事跡後,將他調到京城任錦衣衛經歷。陸炳對沈煉十分器重,將他視為摯友。

在京城裡,到處都是大官,但沈煉的言行舉止沒有任何改變,仍舊不阿權貴。沈煉曾和陸炳一起和嚴府喝酒,嚴世蕃欺軟怕硬,故意灌不勝酒力的小官,讓他們丟臉。沈煉見到後,強灌嚴世蕃,以作回應。嚴世蕃因此記恨上沈煉,只是由於陸炳的權貴,暫時不敢動沈煉。

沈煉敢於直言,與陸炳對他的庇護無關,即便是在皇宮大殿中,沈煉照樣直言不諱。嘉靖二十九年,蒙古俺答軍入侵威脅京城,京都戒嚴。嘉靖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半天沒有一個人說話,只有趙貞吉主張出兵,趙貞吉說完,沈煉亦發言支持,並提出了補充對策。吏部尚書夏邦賢斥責沈煉,說滿朝文武重臣都沒說話,你一個小吏亂說什麼?

沈煉直言道:「大吏噤弗言,故小吏言。胡怪也?且不曰主辱臣死耶?」(《弇州四部稿》)

正因為滿朝大臣都不說話,身為小吏才更應該直言,都不說的話,等著主辱臣死嗎?

沈煉一通話噎得禮部尚書半天說不出話來,滿臉通紅。朝廷最終也採取了趙貞吉和沈煉的對策,俺答大軍果然退兵。

然而,直言敢諫的沈煉沒有得到升遷,奸佞嚴嵩卻得到重用。嚴嵩成為內閣首輔後,擅權專政,擾亂朝綱,導致明朝邊防廢弛,北部邊患和東南沿海的倭患愈演愈烈。

此時的沈煉還只是錦衣衛中的小吏,即便是他的上級,在現在的嚴嵩面前也只是一個小角色。然而,耿直的沈煉眼看大明江山將要淪喪,心中積鬱,在與朋友喝酒時,他痛斥二嚴,並寫下奏疏,揭發嚴嵩父子的十大罪狀,要求嚴懲奸臣二嚴。

恐怕,連嚴嵩都沒有想到,官職低微的沈煉敢彈劾自己。在當時的朝堂上,內閣重臣都不敢挑戰嚴嵩,沈煉卻敢於向皇帝直言,真可謂大丈夫。

只可惜,二嚴擅權的背後,是嘉靖皇帝的縱容。沈煉痛斥二嚴,觸怒了嘉靖皇帝,他翻出舊帳,將沈煉去年在大殿上的獻策說成是吵鬧,違反了身為人臣的禮儀,又說他誣陷重臣,責令廷杖數十,並將沈煉全家貶斥到塞外的保安州種田。

保安州位於邊鎮,俺答的騎兵經常過來劫掠,將沈煉貶斥到這裡,無疑是說沈煉的政治生涯徹底到了頭,連性命都要危在旦夕。

可是沈煉沒有屈服,他與妻子在塞外艱苦的種田為生。商人和里長聽說沈煉的事跡後都很感動,給他居住的房子。

儘管已經淪為草民,但沈煉仍憂心國事,憤恨奸臣。當時保安州所屬的宣大總督為嚴嵩乾兒子楊順,他是一位十足的奸臣,不敢與俺答軍戰鬥,卻經常殺良冒功,以無辜百姓的首級謊報戰績。

沈煉知道後,在楊順的慶功宴上憤而作詩道:

「殺良獻首古來無,解道功成萬骨枯。白草黃沙風雨狂,冤魂多少覓頭顱」

除了怒罵楊順,沈煉還在居住的地方以嚴嵩、李林甫、秦檜的畫像作靶,日日射箭。

嚴嵩知道後,氣得半死,讓楊順把沈煉弄死。沈煉的那首詩本來就讓楊順十分記恨,現在又有了嚴嵩的授意,楊順便有了殺害沈煉的膽子。

正好有白蓮教潛入蒙古的叛賊首領被抓,供出一批名單,楊順就將沈煉的名字也加在裡面,沈煉因此被害。沈煉死後,楊順斬盡殺絕,他把沈煉的次子活活打死,並派人捉拿沈煉長子沈襄,對他日日嚴刑拷打。幸而有給事中吳時上疏揭發楊順的罪行,沈襄才得以釋放。二嚴倒台後,隆慶皇帝為冤死的沈煉平反昭雪。

沈煉只是錦衣衛中的一個小角色,與二嚴鬥爭的官員中,他的職位是最為低微的一批,然而正因為如此,他的寧折不彎,直言敢諫才更讓人欽佩。

參考資料:

《明史》

《弇州四部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98230733444890a09664014a0b5c58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