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了,大地沉睡著,我和我的貓安然躺在床上,準備結束這一天繁忙又相安無事的一天。而屏保又閃爍著光芒:微博:「宇芽被家暴」
好奇心打敗困意迫使我去尋找「宇芽」和「她被家暴「的故事。
宇芽
女,仿妝網絡紅人。
2018年8月,宇芽與光偉正相識。9月,宇芽與光偉正交往。
2019年11月25日,宇芽發文曬視頻傾述自己被前男友光偉正家暴的事實。
撇開這位楚楚可憐的姑娘不說,估計她內心也是萬念俱灰。
隨著挖掘,發現這位施暴者結過兩次婚,且因為家暴而感情破裂,其中第一位妻子當時還懷著孕!
所有美好善良溫柔且有擔當的人設破滅,婚姻一步步走向毀滅。
一組官方數據顯示,我國30%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面對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選擇報警。每10個已婚女人,就有三個經歷過家暴。
而家庭暴力帶來的是不僅僅是走向墳墓的婚姻還有跌入深淵恐懼萬分的妻子和暴力陰影下成長的孩子。
那麼讓我們來分別談談家暴對女性及孩子的傷害:
對於女性:
一.導致婚姻破裂,社會功能弱化
大多數婦女在遭受丈夫多次家庭暴力行為之後對婚姻失去了信心,選擇走上離婚這條道路,據調查因家庭暴力離婚的女性占離婚率總體的1/4以上。家庭是社會的根基,是家庭成員接受社會化的場所,父母情感的不和,婚姻的破裂,嚴重影響著社會整體幸福指數,長期存在只會造成了社會不和諧因素的上升。
二.誘發女性犯罪,危害社會穩定
遭受家庭暴力嚴重侵害的婦女,由於無法繼續忍受丈夫的毒打,可能會選擇的報復的自救方法,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近些年新聞報導的因不堪家庭暴力,而選擇極端的方式報復丈夫,致其死亡的時間屢見不鮮,而這種以暴制暴的現象,不僅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傷人傷己的惡劣行為,更是成為了社會動盪的根源,嚴重威害著社會的穩定和諧。
三.家庭暴力降低了女性的幸福指數
由於家庭暴力使婦女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懷,在長時間的壓抑、悲傷、心灰意冷過後,受虐婦女在積憤難消的情況下,往往會選擇逃離、自殺、殺人等方式尋求解脫,產生過激行為。但無論哪種情況發生,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對婦女的傷害都是可想而知的,並且會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後果。
對於孩子:
一.父親的暴力會成為孩子模仿對象
孩子容易在父母的言談舉止中模仿學習,這是符合兒童特性的事情。假如,在家庭中,父親無論是對待伴侶,還是兒童,都會用暴力的行為讓對方產生服從感,孩子也容易形成暴力是處理問題的最容易的方式,從而易於衝動,控制力差,膽大妄為不計後果。
父親的家暴行為,成為一個群體中強勢人群的行為,當周圍人群力量比他弱時,會出現服從性,服從權威人物的命令,也會出現模仿性,因模仿權威人物的行為,來保全自己。
二.父親家暴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影響
- 暴躁。導致性格倔強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性情暴躁。
- 自卑。被打的孩子,容易自尊心受傷,自卑,甚至自暴自棄。
- 孤獨感。壓抑的情緒,性格孤僻。
- 無助感。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將猴子弔掛進絕望之井,無論如何都不會讓它掙脫出井,久而久之,猴子絕望無助,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感。猴子被放出來後,在融入群體時,出現自閉,不合群,呆滯感。
- 撒謊。孩子撒謊的目的是為了逃避,逃避也是一種保全自我的方法,兒童可能認為比起撒謊帶來的懲罰來說,家暴懲罰會更讓人難以接受,因此會選擇撒謊來試圖逃脫。
- 偏執。當孩子在家暴的環境中長大,也有可能偏執,固執己見,反向形成。
三.父親家暴母親造成孩子嚴重的不安全感
兒童早期的客體對象是母親,從出生開始,與母親就像是共生的關係,由於母親感受良好,對世界安全感充足,兒童的與之一致的安全感才能建立起來。
用暴力去讓對方服從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黑人在被暴力桎梏奴役時,也會帶著枷鎖跳舞,精神是不易因暴力而被制服。
俄羅斯一黑幫老大,因其妻子受不了其暴力行徑,離婚而去,黑幫老大竟然殘忍地將自己的女兒們奴役,甚至將其中一女兒性虐待,告知女兒:「你將代替你母親的地位。」最終,女兒們合力將父親弒殺。
對於女性:我們不宣揚以暴制暴的行為,但你不能逆來順受,這樣會「寵「壞施暴者,應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對於孩子:作為在法制社會,更需要理性的父母,為孩子營造民主安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得到正常的發展。
家暴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嚴禁家暴!換女性一個幸福家庭!換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