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的「至暗時刻」:與抑鬱症的「黑狗」,糾纏整整一生

2022-02-11   有夢想的唐糖

原標題:邱吉爾的「至暗時刻」:與抑鬱症的「黑狗」,糾纏整整一生

「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

幾乎所有聽過邱吉爾在1940年發布的那篇震驚世界的演講的人都會被深深震撼,對於很多人來說,邱吉爾不僅是一個歷史上的人物,更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符號——他是勇氣的化身。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事實上,邱吉爾一生都飽受抑鬱症的困擾,甚至他還專門為其起了一個綽號「黑狗」。從某種意義上說,終其一生,邱吉爾都在與自身的絕望鬥爭,正因此,他才能告訴別人,絕望並非不可戰勝。在《抑鬱症的黑狗:抑鬱症及人類深層心理現象的分析》中,作者不僅展示了邱吉爾不為人知的B面,更運用嫻熟的精神分析知識,將抑鬱症的前世今生講的明明白白。

可以說,人性之矛盾和複雜,在邱吉爾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所展現出來的人格特質,與其內在的精神世界的面貌完全一致,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對於邱吉爾來說,抑鬱症就是他的「蕭何」

01 遺傳vs後天

邱吉爾的兩位著名祖先都存在嚴重的喜怒無常的問題,而且有證據表明,這兩人並非家族中僅有的例子。在現代,精神科對於抑鬱症和躁狂症的現象學診斷中,已經將其統一命名為「抑鬱-躁狂雙相情感障礙」,這顯示出抑鬱和躁狂的確就像硬幣的正反兩面一樣,不可分割。邱吉爾也是一樣,他有著異於常人的勇氣和血性,但這可能恰恰因為先天的他,是一個羸弱的男孩。

邱吉爾早年體質孱弱不堪,邱吉爾的醫生莫蘭勛伯爵曾說:「看著這個多愁善感的男孩,我就知道他長大後是什麼樣了,他在學校時受人欺凌,長大後肯定也身材矮小,瘦骨嶙峋,雙手白白嫩嫩,就像女人一樣。他胸口無毛,說起話來口齒不清,結結巴巴」。邱吉爾在很小時,就已經決心要做一個勇敢的人,絕不落後於人。18歲時,他與表弟在追逐打鬧期間,為了不被抓住,從橋上縱身躍下,摔破了腎臟,三天不省人事,他的血氣之勇毫無疑問是遠勝於常人的,但這恰恰來自他克服先天體格弱點的決心。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謝爾登認為人的體格與性格相關,他將人的身體類型分為三類——內胚層型、中胚層型、外胚層型,這三個身體類型分別對應三個人的性格類型:內臟優勢型、身體優勢型、頭腦優勢型。按照這個劃分標準,邱吉爾屬於內胚層型,性格大致屬於內臟優勢型——樸實無華、從容不迫、深思熟慮、墨守成規。但是邱吉爾呈現出來的,卻是孔武有力、身材強壯的中胚層型人才有的性格。謝爾登認為,如果一個人的性情與其體格所對應的性格類型相差太遠,就很容易受到心理衝突的影響,因為他會與自己的情緒素質產生矛盾。顯然,邱吉爾就是此類。

所以,邱吉爾在本質上是一個迫使自己竭力對抗內在天性的人,他原本是一個既不強壯也不勇敢的人,但卻迫使自己克服了性格與體格的先天缺陷,成為一個既好鬥又勇敢的人,正因如此,他的好鬥、勇敢、強勢,並非源於遺傳,而是來自於堅定的決心和堅強的意志

02 脆弱vs強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邱吉爾會強迫自己成為這樣一個人?

精神分析主要探討環境,尤其是人生早期環境對於成年後性格的影響,精神分析強調,人的心理困擾與其成長過程當中的整體情緒氛圍有關,如果環境不能在一個人身心需求最強烈的時候,滿足他的需要,就有可能導致此人在成年後患上神經症或精神病

所以談到邱吉爾的人格形成,就不得不談到邱吉爾早年的撫養環境。造成邱吉爾抑鬱性格的童年根源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任何答案都免不了猜測的成分,但是在可供考慮的明顯因素當中,最突出的就是父母的忽視,邱吉爾是一個早產兒,他的父母並沒有為他的出生做好準備,在他出生時他們甚至連嬰兒衣物都沒有備齊,而且頭一胎出生的孩子,會讓缺乏經驗的母親感到焦慮。按照當時的習慣,邱吉爾並不是由母親喂養的,而是被直接交給了乳母。除此之外,邱吉爾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年僅20歲,美麗動人,沉迷於應酬與社交,對自己年幼的兒子不甚關心,而他的父親忙於政事,對邱吉爾也缺少關照。

抑鬱症患者遠比一般人要脆弱,失望、排斥、喪失之痛,都可能引起絕望無助的反應,因為這些人的自尊缺乏內在的來源,無法在煩惱時從內部獲得力量,也無法在旁人的幫助下振作起來。精神分析認為,這種脆弱性是由及早期的親子關係不良所導致的。所以如此心理學家阿德勒才有一句著名的話,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如果一個孩子在早年與父母的關係當中沒有獲得恰當的接納,看見和愛,他就會從先天缺少「愛自己」的底氣,而這種底氣,正是一個人自尊的根本來源。

抑鬱症患者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依靠外界的事物來維持自尊,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依賴外界獲取自我價值感,但是很顯然,抑鬱症患者對於外界事物的依賴是過度的,抑鬱症患者過度依賴於外界成就,對於他們來說,只有他們變得足夠優秀、有所成就,或者為他人付出的足夠多的時候,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這種過度的依賴恰恰顯示了他們的脆弱。從這個角度說,生活當中有一些類似於邱吉爾的」強人「,極端自律,極端強悍,他們未必是人格正常、心理健康的人,也很有可能是最脆弱無助的人

03 自戀vs無助

邱吉爾曾說:」人人皆是螻蟻,但我相信我是個閃閃發光的螻蟻「。這句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邱吉爾交織的自傲與自嘲。邱吉爾總是顯示出來強大的野心,但是這種野心中有一種幻想的成分,換言之,他的野心並非完全來自於自身成就,也缺少對自身能力和不足的清醒判斷。這種幻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滋生出一種強大的信念:自己生來就肩負著某種特殊的使命,即使不是神明的旨意,也是命運的安排。在邱吉爾的心理活動中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在他的大半輩子中,直到65歲之前,他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幻想在現實中得到了表達。他曾對莫蘭說:」這絕不可能是個巧合,這肯定是上天的旨意,我註定要擔此大任。」

這種表現,按照精神分析的術語,叫做「全能自戀」,每個人在嬰兒時期,都是全能自戀的,他們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一哭就得到奶,一難受就會換尿布。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嬰兒逐漸明白,這個世界上自己並不是宇宙中心,自己的需要也不一定要全部被滿足,除了自己,還有媽媽——主體與客體的二元關係,然後又逐漸構建出自己-媽媽-爸爸的三元(複雜)關係,一個人就這樣從全能自戀的一元關係,逐漸升級,走向了複雜的關係。這和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異曲同工之處。

全能自戀帶來的,可能是一種有如神助的奇蹟,也同樣會滋生「自戀受損」之後的絕望——嬰兒的世界是兩級的,當他們感覺良好時,自己就是全能自戀的狀態,感覺「老子天下第一」,但是一旦脆弱的自戀受損,比如媽媽沒有及時喂奶、換尿布,他們就會感覺天都塌了,自己一下從宇宙中心變成了一文不值。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處於明顯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中,就是在心智上未能從「一元關係」進化到「多元關係」。

這一點在邱吉爾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如作者所言,「就像幼童一樣,全能感和無助感總是相輔相成,對於許多公眾人物來說,自己做飯、補襪子、甚至寫信都可能會讓他們手足無措。」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邱吉爾這樣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能贏得了他人的忠誠?答案可能是:那些頤指氣使、總是索要他人關注的人,也會表現出一種孩童般的無助,無論他們的要求有多麼難以滿足,那種無助總會使旁人做出適當的回應。或許這也可以解釋那些在生活中一些很「作」的人,為什麼身邊還會有一個對他們無比包容的伴侶。

除了以上羅列的幾點之外,在邱吉爾身上還有無數矛盾所在,比如他的敵意(攻擊性)與同情心,傲慢與幼稚、抑鬱與狂躁,強橫與脆弱等等,除此之外,對權威的迷戀與逆反,也始終貫穿著邱吉爾的一生。在《抑鬱症的黑狗:抑鬱症及人類深層心理現象的分析》中,作者不僅對邱吉爾進行了梳理,對卡夫卡、牛頓也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梳理,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一個人最後「人格」的形成以及表現出來的「思維風格和行事風格」,無一例外與自己的成長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

總之,對於一個人來說,遺傳很重要,家庭環境很重要,社會環境很重要、歷史背景很重要,一生中各種各樣的遭遇以及當時對這些遭遇的解讀更重要。這些因素錯綜交織,最終形成了一個人「今天」的樣子。而每一個「今天」,都是由無數個「昨天」塑造的,同樣,「今天」,也在塑造著「明天」

人,始終有改變命運的選擇權。

邱吉爾的黑狗

¥35.4

購買

【寫在最後】

這本《抑鬱症的黑狗:抑鬱症及人類深層心理現象的分析》,既沒有冗長的推薦序,也沒有對作者有長篇大論的溢美之詞,相必對於中國讀者來說,作者並沒有太大名氣,所以關於作者,僅在書本的最後有兩行短小的介紹。我驚喜地發現,原來該書的作者和另外一本我非常喜歡的絕版書《孤獨》是同一個作者。《孤獨》由哲學家周國平推薦,當我看到推薦時,已經不再印刷,最後從二手市場高價購得。從兩本書的行文風格以及內容含量都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型作者,這也同時決定了本書在閱讀體驗上略有門檻。建議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分析「底子」和對西方文學有一定素養的同學閱讀。

另外,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有意思。雖然以邱吉爾和抑鬱症作為書名中的顯著字眼,但整本書並不是單一講抑鬱症的。正如書名所言,它還講述了很多「人類深層心理現象的分析」,比如人的創造性、象徵對於人類的意義以及嫉妒心理、成人階段的發展心理學、天才的理智、人類為何訴諸暴力等等話題。甚至其中還包括作者本人對自己的好友的致敬。所以這本書不太像一個專題致用類的心理著作,而更接近作者本人的深度思考集結。

不管怎樣,我很喜歡這本書,並將其列入了「二刷書單」的目錄中。我想最好的讀書狀態,應該是無功利性的——不帶目的心,但卻可以在閱讀時時刻結合自己的困擾,拓展認知,挖掘洞見。

我是【有夢想的唐糖】,動力學取向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平台的簽約作者,同時也是一名致力於心理學知識傳播的終生成長者。如果喜歡,請關注我,歡迎點贊,評論,打賞,各種互動。

如果你有什麼心理困惑,歡迎在後台私信我。

我為自己寫作,希望遇到產生共鳴的「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