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風暴》排雷:將故弄玄虛玩出新高度,「港片已死」又一證明

2023-08-14   隔夜說動漫

原標題:《暗殺風暴》排雷:將故弄玄虛玩出新高度,「港片已死」又一證明

2019年7月,作為《掃毒》續作的《掃毒2:天地對決》在內地影院上映,但口碑已從第一部豆瓣7.6的不俗,直接下滑到6.0。

2023年7月,第三部續作《掃毒3:人在天涯》上映了,票房還勉強過得去(2.8億),但它的口碑卻創下了系列最低的豆瓣5.6,以及有不少影迷狂噴它的爛是一種「耶穌難救」的爛。

這兩部續作都有著一些共同特徵,比如超豪華的陣容(動不動就是三大影帝同台),也比如特別火爆的槍戰場面...以及同一個導演---邱禮濤。

邱禮濤導演是一個特別高產的導演,對於別的導演來說要是能一年拍出一部電影那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但「一部」對邱導演來說只是基本操作,在某些高產的年份他甚至能搬出3-4部電影。

比如2023年的這個暑期檔,在剛過去的7月份用《掃毒3》收割完票房後,8月的中旬和下旬又分別安排了《暗殺風暴》和《絕地追擊》,可謂徹底承包了整個暑期。

只是這個「承包」並不能帶來多少享受,因為這三部電影大機率來說都會是口碑崩塌之作。

因為我已經看完第二部電影,即《暗殺風暴》的點映了,而整部電影除了足夠多的粵語罵人的台詞能給廣東地區的觀眾帶來些許「口舌之快」外。

其餘一切都是糟糕的,是快餐中的快餐,也是又一部論證香港電影已死的榜樣級作品。

《暗殺風暴》的爛,用四個字就能概括:故弄玄虛。

這裡的「故弄玄虛」指代製作人想要詮釋某些看似高深的東西(比如對善惡和人性的思考,或者是一場精彩的陰謀布局),然後用了一大段劇情來鋪墊,但到了最後卻發現所謂內涵和布局通通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只是為了高深而高深而已。

比如《暗殺風暴》里的最大反派darker,在最開始的時候會讓人以為電影要塑造一個類似日漫《sw筆記》中的男主,即有自己對正義的理解,也喜歡用私刑來實行正義,以及喜歡挑釁警察,每一次行動前都會發紙條來預告一番。

如果darker是真有意重塑正義的話,那他對警察的挑釁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這樣才能引起足夠大的轟動和震懾,贏得最大多數人的支持。

但後面又會發現不是這樣的,這個殺手對很多雞毛蒜皮,甚至說不上惡的事情都會幹涉,如對付男主的無辜女友、村裡的維權鬥士等等,而手段通通是將目標殺死。

注意了,這種設定是沒問題的,有另外的目的是能起到懸疑效果的。

但問題是,當男主在劇末揭開殺手動機之後(殺手極有可能不是為了大義,而只是為了某家房地產公司的利益),之前的一系列行為都會變得故比故弄玄虛。

既然不是為了大義,不是為了重構世界的正義,那為啥還要通知警察?私自行動不好嗎?

還有你挑釁警察就算了,連帶將警察隊長(吳鎮宇飾)的某段誤殺隊友的黑歷史都挖出來有什麼意義?這個殺手究竟是想警察一同參與?還是要威脅警察停止行動?

當然,在看到劇末的時候我們知道了黑歷史挖掘的真正目的:讓警察隊長徹底成為另一名殺手。

可以看出製作人是想給警察隊長安排一出「人性墮落」的戲,讓這位在前面90%的劇情中都光明磊落和正義凜然的角色,在劇末的時候因為要掩蓋自己的黑歷史而徹底淪為反派借刀殺人的工具。這場戲的目的也是為電影注入內涵,讓觀眾感受一下所謂的人性黑暗和自私。

但是,這場「人性墮落」的戲的安排又是極其敷衍的。首先是前面說到的,既然反派不是為了重塑正義,那根本就沒必要去考驗警察隊長的人性了啊,擱著在致敬《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和檢察官哈維的關係嗎?怎麼又不想想人家小丑追求的是什麼呢?

小丑要做的就是擊潰哥譚市所有人對於正義的信仰,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都不會親自動手,而是設局讓正義代表們(包括蝙蝠俠)跳進去,試圖動搖乃至粉碎這些正派角色原有的正義堅持。

正因為有了這一崇高且純粹的目的,所以小丑設置的一系列人性考驗都是可被接受且讓人拍案叫絕的。

但《暗殺風暴》的反派不一樣,他有且僅有的也只是幫助某個房產大亨拿地。所以最後那場刺激隊長擊殺商人的戲就會顯得特別奇葩,殺手是怎麼知道隊長一定就在商人身邊?給不給男主出現後他也跑走了??為啥能確定他一定能被成功刺激並魯莽行動?以及為啥覺得他的行動一定就能成功?

隊長可不是殺手同夥啊,你擱著想拍一出「人性自私」的戲,就忽略所有考慮,直接寫腹黑就可以嗎?

在我看來,《暗殺風暴》就真是一個大寫的「故弄玄虛」,包括10年前篡改男主手機時間以及更換充電器的安排也是奇葩至極。

我就不說為啥換時間一整天都沒發現,以及當晚為啥沒有充電了,我就問這套操作對行動有什麼意義?

什麼「時間證人」根本就是故弄玄虛,根本就是沒事找事,只是強行留線索給男主而已。反正計劃就是炸兩次啊,第一次炸手機的時候已經讓男主知道自己躺地上和犧牲了啊,然後再炸一次就完事啊,改啥時間呢?

是的,這個改時間的操作確實能在看片過程中多加一點懸疑的,讓觀眾覺得這背後一定另有隱情。但你最後接不住,只能用一個多餘,乃至愚蠢的解釋來敷衍承托的話,那就別怪觀眾的謾罵了。

還有殺人通告的設計和男主在警校里的設計是一樣的,10年前說出來的話不就可以鎖定警校內部的人員了嗎?

但製作人偏不,偏要壓倒最後才曝光,而目的就是為了在過程中能讓觀眾萌生一陣子的「男主是不是兇手」的質疑。這就純屬於為了要質疑而質疑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暗殺風暴》就是一部披著懸疑外殼的「霸總電影」。

注意了,這裡的「霸總」不是指代角色之間的關係,而是製作人和觀眾的關係,邱禮濤導演不是用精彩的劇情來讓觀眾覺得合理和深刻,而是玩一種全新的霸總式的電影拍攝方式:我要安排合理和深刻,那你們就得給我感受出合理和深刻。

這種霸總式的強硬是貫穿始末的,包括電影里最大的反轉(即反派殺手居然就是流浪漢,是他在十年前假冒了流浪漢的身份和容貌一直隱藏到現在的),這個重磅反轉也是絲毫經不起推敲的。

為啥在十年前被燒傷後會被認定為流浪漢?犯罪現場唯一的倖存者,居然沒有一名醫生去查查dna就敢一根筋認定嗎?你給不給他就是罪犯?

製作人說「不給」,否則如何在最後來一個反轉!是的,又是為了反轉而反轉的生硬為之了。

所以說《暗殺風暴》就是一部沒有一處能經得起推敲的懸疑爛片,是將「故弄玄虛」玩出另一新高度的割韭菜之作。

在我看來,除了罵人的粵語有點看頭外(國語版就不用去看了),它是真不值得你們買票去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