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股評|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束

2023-11-18     BusinessCars

原標題:一周股評|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束

評一周車股,察百態車市。

A股市場在11月初期大幅受挫後終於在本周走向穩定。

前兩個交易日,大盤在震盪中表現出反彈趨勢,創業板指微幅下調。周三受美國通脹數據影響以及兩國元首會晤,A股三大指數跳空高開,但高開低走,周四市場全線調整,但很快也在周五溫和反彈。

整體上看,本周滬指累計上漲0.51%,深成指微漲0.01%,創業板指跌0.93%,上證50指數跌0.66%,滬深300指數跌0.51%,科創50指數漲0.18%;其中滬指周線實現4連漲。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板塊成為5天來最大的驚喜,11月17日,今年最後一個A級車展廣州車展順利召開,按照以往的節奏,每逢國內大型車展,A股汽車板塊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也一度成為汽車板塊里的車展魔咒。

本周五,汽車產業鏈從上午開盤就強勢領漲,並掀起一股漲停潮,聖龍股份、路暢科技、浙江世寶、海馬汽車、江鈴汽車等多股漲停,整個汽車板塊以1.48%的累計漲幅領跑各板塊。

也就是在車展開幕的同一時間,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工作基礎上,遴選具備量產條件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准入試點。

關注到個股上,海馬汽車的強勢表現值得關注。在6個交易日內,海馬汽車累計4個漲停,累計漲幅為35.65%,股價也成功突破6元。

海馬的強勢漲停也非常能證明A股玩的不是價值投資、業績表現以及基本面,情緒才代表了一切。

海馬的漲停很複雜,但絕對不是因為業績。

根據海馬汽車業績披露,今年10月份公司銷量僅為1,038輛,還同比下降了31.67%。對比國內其他汽車品牌來說,海馬已經邊緣到不能再邊緣。

此外,前三季度海馬汽車累計虧損1.49億,雖然額度不大但也遲遲未見其主營業務能夠盈利。說句題外話,對比造車新勢力來說,還真是賣得越少虧得越少了。

在如此銷量數據與財報表現下,唯一能夠刺激到散戶們的只有小道消息。秉承無風不起浪的原則,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定能在資本市場掀起驚濤駭浪。

近期小米汽車內部體驗期間,有消息傳出未來小米汽車將由海馬代工,儘管海馬汽車在11月14日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並無相關消息。但自認為嗅覺敏銳的「資本家」們還是蜂擁而上。

直到最後小米汽車在工信部的審核文件中透露出,其資質由北汽提供這才為海馬汽車澄清事實。

有網友在股吧挪揄道,「太尷尬了,我以為炒小米代工買了三千股就睡著了起來他就漲停了,後來刷抖音才知道小米代工去了北汽,真不懂在炒什麼。」

而此事也並沒有平息股民朋友的熱情,就在闢謠後的第二天,11月15日,海馬EX00(智行盒子)首批試製車下線儀式在鄭州經開區海馬汽車第三智能工廠成功舉行,來自當地及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智行盒子股東代表、合作夥伴代表共150餘人共同見證海馬EX00(智行盒子)首批試製車下線。

不太關注海馬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括號中的智行盒子是何由來。盒子智行是一家從事智能出行平台運營的創新科技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車出行業務,致力於創新共享出行服務與出行場景服務,打造全鏈路/全場景智慧出行新產業。

聽起來還是比較高大上的,而就在今年3月24日,海馬汽車子公司聯合河南國資委下屬公司等三家公司入股盒子智行,表示為了深化在智能出行等領域的戰略合作,共同推進盒子智行落地河南省鄭州市。

據了解,盒子智行近期主要專注於立體圖、汽車配件、新能源汽車、汽車座椅、汽車零部件等技術領域,已公開專利申請110件,發明專利占比7.27%,市場價值較高專利包括「一種自動插拔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不得不說,未來這家企業也有反向造車的可能。

以上信息面結合11月17日四部門發布的《關於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股民朋友們再次熱血沸騰,覺得海馬終於站在了風口之上,也讓其在短期內再次漲停。

雖然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但股民朋友們對於海馬汽車信心未免也太強烈了一些。愈發諷刺的是,恰恰是這些毫無由來的信心促成了海馬汽車這齣6天4漲停的現實魔幻主義舞台劇。

美國懸疑劇《西部世界》里有一句話形容股市的瘋狂尤為貼切——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結束。

由情緒催生出來的漲停也必將因為情緒而恐慌崩塌。

在汽車板塊破除車展魔咒後,下個月的聖誕日又將是另外一層考驗。根據歷史經驗,在西方聖誕節前夕,北向資金大多會在這個時間節點選擇撤離以歡度聖誕,這中間會不由得催生出一股焦慮情緒,從而導致A股的習慣性震盪。在此,也算是為廣大韭菜做出一個提前預警,如有錯誤判斷,全當啥也沒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5e9c3dd8063c305a51168bc8bcb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