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這件書法,啟功含淚練了上千遍,董其昌跟他一比...

2023-09-15     書法網

原標題:趙孟頫這件書法,啟功含淚練了上千遍,董其昌跟他一比...

趙孟頫這件書法,啟功含淚練了上千遍,董其昌跟他一比...

趙孟頫這件書法,啟功含淚練了上千遍,董其昌跟他一比,敗得太徹底了!

1279年,南宋滅亡。作為趙宋宗室子弟,心灰意冷的趙孟頫曾想過隱居終老,這一年他只有25歲。

飽讀詩書,希望有朝一日大顯身手的願望似乎要落空了。但是,元朝建立後,急需人才幫助管理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命御史四處延攬。

當使得趙孟頫雖然年輕,但已經小有名氣,詩文書畫樣樣頂尖。御史程鉅夫搜訪江南遺臣,選出二十餘人,趙孟頫位列榜首。

此時的他心裡十分糾結,在老師錢選的勸導下,他決定出仕元朝。這一決定讓他飽受後世儒家士大夫的貶損。

當元世祖忽必烈見到趙孟頫後,驚訝讚嘆他是「神仙中人」,此後數十年中,元代君主都對他禮遇甚重。他一邊為官,一遍實踐自己的書畫復古,一步步成了「元代冠冕」。

當代書法家邱振中在一次訪談中說到自己原來也認為趙孟頫的字「俗」,但當他現場看到真跡後,作品中流露出的「雅氣」「貴氣」「清逸氣」,一掃過去偏見。

趙孟頫眾體皆能,且各種字體都可以問鼎元代首位。明清兩代都有不服他的,比如董其昌、傅山、王鐸。

很多人愛引用董其昌批評他的那句「因熟而俗」,或是「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潤之氣」,但晚年的董其昌認為自己徹底敗了,他轉而以「書中龍象」「今老矣,始知吳興書法之妙」。

趙孟頫對帖學的貢獻遠大於董其昌,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俗子朝學執筆,夕已自誇」,這句話既讓董其昌相見恨晚,也讓那些對他還沒有全面了解,就動口批評的人汗顏。

當代書法家啟功學書法「初摹趙董後歐陽」,也就是說趙孟頫的字是他的啟蒙。面對那麼多「趙體」字帖,啟功最推崇的是《真草千字文》。

啟功晚年接受採訪,當主持人給他看自己年少時臨摹的《真草千字文》時,他非常感動、熱淚盈眶,直言自己小時候把它寫了上千遍,因此有了不錯的底子。

趙孟頫此作以楷書、草書兩種字體寫就,楷草對照,非常適合作為這兩種字體的入門法帖。

趙孟頫幼年時是以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啟蒙,後來他又寫下此帖傳給後人,其中不變的是對「二王」筆法的承襲。

此作全卷共計200行、2000餘字,單字大小約2厘米。楷書部分取法於王羲之《黃庭經》、鍾紹京《靈飛經》等,筆畫細膩靈動,方圓並用,結字端莊妍美,略帶行書筆意。

草書部分取法「二王」、智永,絞轉自如、筆畫牽絲引帶,還融合章草筆意。全卷一絲不苟,筆法細膩精準,氣韻雅致華美。

趙孟頫是楷書四大家之一,「趙楷」自成體系,法度嚴謹完備,草書追摹晉唐,既有魏晉中和之風,又不失於規矩之外,是學習楷書、草書的頂級名帖。

而今,我們將趙孟頫《真草千字文》原作進行了超高清1:1複製,筆畫、結字與真跡別無二致,並進行純手工裝裱,便於臨摹和收納。如果您感興趣,請點擊下方連結一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659802dd1b429fa765caa1b3b7bbe9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