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閨蜜緊張兮兮給我發了一個新聞連結——
日本明治牛奶因產品中檢出獸藥殘留,宣布召回4.5萬瓶已上市的瓶裝牛奶。據報道,日本明治公司表示,配送專用牛奶中檢測出用於預防奶牛傳染病的動物醫藥成分磺胺間甲氧嘧啶。
其實這事我一直在關注。
這次召回的,還有涉及同批次奶源的11.7萬盒酸奶。
我知道現在好多媽媽肯定會擔心:家裡的明治牛奶酸奶還能不能喝?
畢竟不少孩子都喝過或者正在喝明治牛奶。
於是我翻了外網關於這件事的新聞,目前可以確定是日本本土的奶源出了問題。
為了保險起見,我去問了明治品牌天貓和京東旗艦店的客服,均表示國內上市的明治乳製品奶源都不是出自日本。
換句話說,只要咱們買的是國內上市的明治乳製品,都不是日本產的,而且受我們國家食藥監局監管的,沒出事,放心喝。
藉此機會,我也來和妞們好好講講孩子的乳製品怎麼挑。
市面上好多乳製品貴不說,還沒營養,孩子長期食用,還容易變胖、變傻、脾氣大。
今天,包媽帶妞們看看,號稱高鈣,實則沒大家想得那麼美好的幾款兒童「奶製品」。
Part.1
牛奶、酸奶怎麼選
優質的牛奶或酸奶,是補鈣最好的食物來源。
問題是,市面上魚龍混雜,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為孩子挑選到真正有益的牛奶或酸奶。
一、如何挑選牛奶?
最好給孩子選擇,配料表中只有「生牛乳」的純牛奶。
加有「白砂糖」或其他添加劑的早餐奶、調味奶,儘量少買。
注意:不要購買散裝生牛奶或羊奶。
容易感染布魯氏菌,危害孩子身體健康。
國家規定,純牛奶中蛋白質含量不得低於2.9g/100g。
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不過還要看價格。
有的純牛奶蛋白質含量高達3.9g/100g,營養價值是高了一點,但價格翻倍,性價比並不高。
二、如何挑選酸奶?
添加了益生菌、蛋白粉、蛋黃粉、乳清粉、維生素D的,也可以。
如果你看到酸奶配料表中,「水」位列第一,那它只是一款酸奶味的飲料。
3歲以下孩子儘量選擇不含任何糖的,3歲以上孩子儘量選擇少糖的。
注意:
不光是蔗糖、白砂糖,還包括果糖、麥芽糖、果葡萄漿等。
酸奶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需≥2.9%,和純牛奶一樣,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
「風味」倆字,就意味著添加了別的成分,比如果蔬、穀物、果粒、營養強化劑、添加劑等。
當然,被添加最多的還是糖。
央視還曾曝光過,市面上賣的3種既貴又沒營養的「假牛奶」:
益生菌/乳酸菌牛奶
早餐奶
果粒牛奶
這些「假牛奶」都加有糖或各種添加劑,不建議給孩子長期飲用。
Part.2
奶片
先下結論:
指望吃奶片給娃補夠鈣,不太現實。
一板奶片=一瓶鮮奶的說法,也不靠譜。
為什麼呢?
每100g奶片,大概含有7~10g蛋白質,269mg鈣。
每100ml牛奶,大概含有3g蛋白質,104mg鈣。
一瓶250ml的鮮奶,就有7.5g蛋白質,260mg鈣。
這跟100g奶片(大約50顆)的蛋白質和鈣含量不相上下。
一天讓孩子吃50顆奶片,那還得了!
要知道,奶片里往往還添加了很多糖。
浙江湖州安吉縣市場監管局對市面上銷售的五款奶片,和一款鮮奶和脫脂牛奶,進行對比檢測。
結果顯示:
但這時:
攝入的總糖含量22.68g,遠高於一盒鮮奶的總糖量。
所以說,用奶片補鈣,有效果,但真不如直接喝一盒牛奶來得實際。
如果買到假奶片,就更得不償失了。
真的奶片,主要成分是「奶粉」。
而劣質「奶片」,通常使用的是奶精(植脂末),或者是少量奶粉+大量奶精。
為了平衡口味,還添加了很多糖、香精、防腐劑等。
這樣做出來的「奶片」,沒什麼營養價值,還容易讓孩子出現蛀牙、肥胖、挑食等問題。
怎樣挑選到真奶片呢?
第一步,看配料表第一位是什麼。
配料表中,第一位是全脂乳粉或者生牛乳的,可以選。
或者全脂乳粉含量比較高的,也可以。
第一位是植脂末的,意味著是奶精製成,不要選。
第二步,看配料表中添加劑多不多。
配料表成分越簡單幹凈的越好,像下面這種,添加成分越多的,儘量不要。
第三步,看營養成分表。
蛋白質含量要≥14.5%。
小結:
Part.3
奶酪棒
奶酪棒本身是個好東西,它是將牛奶濃縮後得到的,營養密度高,有奶黃金之稱。
每10公斤的牛奶,才能製成1公斤的奶酪。
每100克奶酪中含有799毫克的鈣,大約是牛奶的7倍。
(數據來源:中國營養協會《中國食物成分表》)
可是,奶酪棒如何挑選卻是個技術活。
一不小心,就會給娃選到「科技與狠活」。
有些所謂的「奶酪棒」,根本不是用乳粉做出來的,而是各種食品添加劑、香精、色素、防腐劑的結合。
這樣的奶酪棒,非但無益於補鈣補營養,長期食用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那麼,怎樣給娃挑選奶酪棒呢?
一、先看分類
奶酪分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兩種,哪種更好呢?
天然奶酪得主要成分是生牛乳、發酵菌和鹽,鈣含量更高。
但是呢,天然奶酪口味有點酸有點苦,很多孩子不太喜歡。
再制奶酪是水、奶酪等再加工而成,口感Q彈,普遍受孩子喜愛。
二、看乾酪含量
儘量選擇首位是奶酪(乾酪)的。
乾酪含量越高,奶酪棒中所含的鈣和蛋白質也就越多。
根據國標GB25192-2010的要求:
奶酪棒中的乾酪含量必須>15%,才算合格。
如果配料表中,乾酪含量低於15%,或者壓根沒有,就不要選了。
三、看營養成分表
儘量選擇鈣和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的。
如果還額外添加了維生素A、維生素D等,那綜合營養更豐富,就更值得選擇。
儘量選擇鈉含量相對比較低的。
營養成分表中還會標註鈉含量,鈉含量當然是越低越好。
另外,糖和添加劑越少,相對來說越安全。
注意事項:
如何給孩子選擇乳製品,幾乎是每個父母必備的技能之一。
今天這一篇,值得妞們分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