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醫藥基金吸金超2億元 創新藥出海密集兌現中

2023-12-04     紅刊財經

原標題:上周五醫藥基金吸金超2億元 創新藥出海密集兌現中

上周五凈流入超2000萬元 醫藥板塊跑贏大盤2.06%

資金或持續抄底醫藥類基金。據wind數據統計,上周五全市場醫藥類ETF基金,資金合計凈流入20193萬元。

近一周,醫藥生物指數上漲 0.51%,跑贏滬深 300 指數 2.06 個百分點,行業漲跌幅排名第10。2023 年初以來至今,醫藥行業下降 2.49%,跑贏滬深 300 指數 7.55 個百分點,行業漲跌幅排名第13。且近一周僅科技、醫藥上漲,房地產大幅回調。

個股方面,主力凈流入的前五為邁瑞醫療、聯影醫療、貝瑞基因、興齊眼藥、康泰生物。

值得注意的是,「第六屆中國健康經濟發展論壇」於12月2日在武漢舉行。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教授黃成出席並演講。黃成表示,創新藥將是急劇增長的領域。「過去的四年間,從1.3萬億美元增長到1.5萬億美元,2027年市場規模將高達2萬億美元,增長非常快」。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創新藥投資集於慢性疾病,像腫瘤、免疫、消化代謝的慢病領域。近年來,受產業政策、自然市場競爭都影響,頭部企業集中度很高,頭部企業的規模效應逐步提升,應持續關注「將利潤偏低的格局改變過來」,「海外偏高的利潤率吸引了中國藥企」。這無疑是業內專業人士對創新藥領域的又一劑強心針。

創新藥出海成果密集落地,行業或進入盈利兌現黃金期

在國內集采和持續談判降價的背景下,國際化是中國藥企做大做強的必走之路。得益於過去十年友好的國內政策支持、寬鬆的融資環境、技術人才的歸國創業、以及頭部企業長時間的研發積累,當前中國創新藥正式邁進收穫期。不管是對頭部藥企的授權,還是在美國的藥品上市和商業化,都代表了國內最有競爭力藥企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政策持續加碼及藥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的背景下,近期國產創新藥迎來「反轉時刻」,喜報頻傳,產品獲批密集兌現。

12月1日,京新藥業1類創新藥地達西尼膠囊獲批上市,成為國內15年來首個治療失眠的創新藥品。該藥品通過部分激活GABAA受體,產生促進睡眠的作用,為失眠障礙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有望改變現有鎮靜催眠類藥物市場格局。

11月27日,復宏漢霖宣布,基於與宜聯生物的合作,公司開發的ADC(抗體偶聯藥物)注射用HLX43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已經獲得FDA許可,擬用於晚期/轉移性實體瘤的治療。此外,科倫博泰生物-B、普利製藥等公司均公布了旗下藥物出海新進展。

11月13日,傳奇生物宣布與諾華製藥就傳奇生物的特定靶向DLL3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簽訂了獨家全球許可協議,協議授予諾華開發、製造和商業化這些細胞療法的全球獨家權利。傳奇生物將獲得1億美元的預付款,另有里程碑付款10.1億美元,總交易金額高達11.1億美元。

10月28日,君實生物聯合研發的特瑞普利單抗聯合順鉑/吉西他濱,成為美國首款且唯一獲批用於鼻咽癌治療的藥物,也是FDA批准上市的首個中國自主研發和生產的創新生物藥。

今年以來,上市藥企中,百濟神州、恆瑞生物、和鉑醫藥、藥明生物、信諾維、和黃醫藥、石藥集團、康方生物、石藥集團等藥企旗下均有藥物成功授權出海。此外,多家企業也已進入出海爆發期,儲備中的產品即將獲批,商業化在即。

中國藥企的創新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從一開始的跟隨模仿到現在的改進,未來我們相信一定會出現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的企業。放眼全球來看,美國才是最大市場,中國的藥品和器械公司未來想要持續增長,美國和歐洲日本市場是必爭之地。堅定不移的國際化,一方面收穫的是收入和利潤,另一方面也是提升自身競爭力和品牌形象。諸多國內創新藥企業的國際化之路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估值與基本面「冰火兩重天」,關注底部配置機會

反觀當前醫藥板塊估值水平,與此「火熱」景象不相匹配,仍舊處於歷史低位。考慮到美債利率等宏觀環境因素的積極恢復、今年前三季度受到市場環境變化和疫情影響造成行業業績低基數、大領域大品種對行業的拉動效應,醫藥行業在2024獲獎迎來可觀增長前景,投資機會上有望百花齊放。

根據國泰君安研報觀點,公募基金對於醫藥板塊加倉趨勢初顯。上周,僅科技、醫藥上漲,房地產大幅回調。周度收益前三的板塊為:科技(1.26%)、醫藥(0.29%)、製造(-0.25%),周度收益後三的板塊為:房地產(-4.65%)、新能源(-1.98%)、金融(-1.93%)。

華創證券觀點:創新藥板塊,儘管投融資節有所放緩,但是很多創新藥企業的研發管線都取得了積極進展,部分產品已經在國內甚至在海外商業化,海外授權的產品與日俱增並且,大量創新藥公司的帳面現金較為寬裕,可以支撐企業管線的持續推進。此外,創新藥在腫瘤、減重、AD、NASH等大領域和ADC等新技術上持續取得突破性的臨床數據和商業化銷售額,對板塊的投資情緒和經營基本面會有較大拉動。

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ETF (517380)基金經理賀雨軒:對比全市場,醫藥是依舊是沒有被正確定價的狀態,當前將是醫藥新一輪行情的起點。自下而上地看,醫藥行業中絕大部分大中企業已經具備非常優異的性價比。而站在行業間比較的視角,我們認為,無論從行業基本面還是估值水平的維度觀察,醫藥都應是很難被錯過的投資選擇(相應地,我們也注意到近期市場上已經有多個券商的策略團隊開始注意到醫藥的投資機會)。伴隨著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三季度業績報告披露完畢,我們認為醫藥板塊經過長期調整和基本面政策面預期沉澱,底部特徵清晰,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按各公募基金披露的三季報,醫藥當前已經重回超配狀態)有望形成合力,有望展開更高級別的行情。可關注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ETF聯接基金A(014564) C(014565)。

風險提示:文中提及個股不作為推介。購買基金前請認真閱讀基金產品法律文件,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可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需承擔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來源:天弘基金

免責聲明:本文為轉載內容,不代表本刊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d36b8ae52acfa2c3dc262f1ed3a1f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