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公然開車的國劇女主,又營業了!

2023-04-23     電影鋪子

原標題:敢公然開車的國劇女主,又營業了!

這幾年,大女主的電視劇很多,不乏一些出圈的高收視作品。但要說到能情感細膩的,充分體察到女性的劇作卻屈指可數。

其中最優秀的代表作,一定有兩年前的《愛很美味》。

豆瓣上,至今也保持了8.1的高分。

思想上接近美劇,情節自然似日劇。

它毫不避諱地把美食和女性慾望聯合起來探討。

前段時間電影版上映,導演還是陳正道——

《愛很美味》

劇版故事裡,我們看到了三個性格迥異的都市女孩。

夏夢,視頻平台總監

非典型女強人,她算不上很漂亮,厚厚的鏡框加上不算白皙的皮膚。雖然有名牌加身,但看上去依舊平平無奇。

沒有多少叱吒風雲的時刻,更多是遊走在瑣碎繁重的工作里。

一邊小資喝咖啡一邊看財報,不存在。

邊聊國際形勢邊和精英談戀愛,不存在。

她,就像你看到大多數普普通通的小領導,一個高級點的打工仔,沒有任何大女主的精英姿態。

方欣,公關公司職員。

從小漂亮長大,既沒有蛇蠍心腸,也沒有公主病的臭脾氣。

劇集沒有迴避美貌為她帶來的福利,前同事會為她的工作鋪路,蛋糕店老闆會為過敏體質的她送上定製的無麩質無堅果麵包。

但同時,亦刻畫了很多美女的煩惱——

和男人們交往中,時常會遇到性騷擾,職場潛規則。

和女性的相處中,不免因「美女光環」而被疏遠、甚至孤立。

因為美貌嫁給了富二代,但又因對方的出軌而離婚,這把美貌的寶劍一直懸在她頭頂,為她開路又傷害著她。

劉凈,沒有光環加身的普通女孩。

既沒有夏夢的能力和野心,也沒有方欣的美貌,有時候內心戲很多,卻不敢做任何實踐。

喜歡廚藝,卻在銀行里幹著運維的閒職。

喜歡一位單親爸爸,但又和追求她的高富帥保持著來往。

公司裁員,她因為是女的且年紀大被裁了,還得瞞著每天假裝去上班。

她和大多數上班族一樣沒什麼存款,總被父母催婚,鬧著大大小小的矛盾,平淡且悶騷,擰巴又糾結。

三位女生沒有用富家女、伏地魔這種簡單的社會背景劃分,他們有著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收入,彼此的差別也僅僅停留在性格和選擇差異上,作者的視角相當平等。

公司高管也是普通人,大美女也會遭遇綠帽子,普通員工遭遇30歲裁員。

苦難和危機都平等地撒進每個人的人生里。

不偽飾,不矯情。

20集的片長恰如其當地描繪了現代女性的情感和職場問題。

而這一次的電影版,我們再次看到三位「普女」的故事,雖然只有短短兩小時時長,但在未婚懷孕、職場之卷等諸多問題上有所展現。

它延伸了劇版人物的性格和境遇,層次更豐富地描繪出了現代女性的困境。

尤其在夏夢以及方欣這兩個角色,一個基層員工,一個公司管理層,這兩個視角的構建幾乎覆蓋了職場女性會遇到的所有問題。

夏夢是個職場強人,有主見,能判斷。

這些都是推進大項目所需要的個人特質。

但是,有主見這件事一旦失去了邊界,就會變成強勢,以自我為中心。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看不到周圍人的。

電影里一開頭,就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橋段,三個女生前往一個昂貴的米其林餐廳用餐。

這家餐廳主打分子料理,所有的食物都做成了你認不出的原型的樣子。

類似下邊這種,杯子裡放著土和花生。

其實這是一道創意小甜品。

這些別具風格的菜都有著廚師精心設計,侍者上菜的時候,會和顧客闡述菜的名字,代表的意境和故事,做法和吃法。

但是夏夢沉浸於聊天,幾次三番打斷侍者,要求對方退下。

不過是一頓飯而已,無需過多深入交涉。

但用餐的最後,尷尬了。

一盤精美製作的菜品端了上來,一朵潔白的花盛開在餐盤上,她理所當然的以為是食物做成的花的樣子,狼吞虎咽下了。

但,那是一朵真花。

因為對時間和效率的追求,她常常無暇去顧及美的歷程,對身邊的一切都開啟二倍速。

沒有現實意義的東西,都會被過濾。但用程式化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時候,就會被程式之外的事物絆倒。

就如這頓飯的這朵花。

在友誼中,她依舊犯了類似的錯誤,因為單位的一次演出需求,她央求兩位朋友來救火。

在排練中,她常常打斷朋友的聊天,甚至想收走他們的手機。

一次方欣身體不適過敏發作,滿臉紅腫地從醫院出來,夏夢也強迫性地要求對方加入排練——

「她經常過敏,這不要緊。」

但是,友情都是相互的。

「憑什麼你的事情重要,我們的事情就不重要?」

對於目標的過於看重,完成KPI的導向推進一切,這讓她在很多事情上少了一點人情的溫暖,繼而導致反噬。

甚至是,她為之驕傲的事業。

在影視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作為影視平台公司高層的她也好久沒出過一部商業上過得去的作品,這一次,她被上司警告,若還沒有出圈的作品就會團隊裁員。

背負著這個壓力,她開始接觸自己並不擅長的男性題材。

她沒有看過這位作家的作品,更對作品的世界觀毫無感觸。

於是,便委託男友用變聲器和作家玩遊戲,聊小說的情節。

在假裝很懂的路上一往直前。

作家在得知一切後,和夏夢敞開心扉。

他不僅僅是想把作品交給懂作品的團隊,更是想把作品委託給真正能感知到他內心的朋友。

演繹出符合原著的影視化作品,需要創作者和製作方情感上的共振。

在這件事上,她是個失敗者。

急功近利地拿項目,絲毫不尊重創作者的初衷。

作弊,且辜負了他人真心。

《愛很美味》這部電影,沒有一味的給事業性大女主唱讚歌,而是用了完全不同的視角——

現代化對人的異化。

人失去了感受情感的能力,成為效率的機器。

因此,常常以目標為出發點,不顧及身邊人的感受去推進事情,成為了有點令人討厭的「自大的女領導」。

而在方欣這個角色上,我們也看到了同樣論題的拓展。

這一次,她在一家新公司工作,看上去有著非常女性友好的氛圍。

女性職員占了8成,連老闆也是女的。

但是,脅迫性的感受無處不在。

方欣身體有點不舒服,同事和她說,「請假是員工的權利,身體不舒服可以放心大膽地說」,但她一轉眼就看著挺著大肚子的女同事還在工作,甚至羊水破了後,自己打車去醫院,請假的話再也說不出口了。

公司的團建,碰上了姐妹的聚會,她不得不推掉。

但是奔赴姐妹的路上,她看到團建現場的照片,幾乎所有人都去了,就差自己。

於是,馬上折回到現場。

有人勸酒,她面露難色(因為懷孕)。

有人勸她吃蝦,她繼續面露難色(因為過敏體質)。

但是,在職場裡面,拒絕一次是可以的,但次次都拒絕,大概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於是她只有硬著頭皮吃了蝦,回家後整張臉都紅了起來。

這不是純粹的性別議題,而是現代職場裡的殘酷事實,它以犧牲個人的利益,以達到一種所謂的團體和諧氛圍。

和一次老闆的聊天中,這一點表現的非常明顯的。

女老闆向方欣哭訴,自己常常因為工作,無法陪伴孩子,以至於被在微信中被老師質問,被媽媽群的人忽略。

「是不是事業和家庭,女人只能選一樣呢?」

方欣見狀安慰,「不是」。

此時老闆也就坡下驢,把孩子的手工課作業扔給了方欣。

不敢請假,不敢說不,不敢不給老闆當保姆,拿外賣......

然而,正是越來越多的主動忍讓,助長了職場的脅迫性氛圍,導致了群體內卷和pua文化的盛行。

某種程度上,這部關於姐妹情的電影,卻意外地說透了現代職場哲學。

異化起源於對效率的無限崇尚。

對進步的渴求削減了團體的個體權利。

也許,這也是《愛很美味》厲害的地方,它不僅僅再是三個女孩的故事,而是每一個現代女性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c6816ada8c0487c29e63a2e44e22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