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萬級純電兩廂 ID.3與海豚誰更值得買?

2023-12-11     車主之家

隨著人們環保經濟消費觀念的興起,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領域是愈發的「內卷」了。自主品牌電動車風頭正茂,一批接一批的新晉品牌也在湧現,傳統老牌車企也得加速自家新能源領域的全面轉型,由此可以窺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階段。

在自主品牌電動車風風火火的當下,合資品牌自然要來一波反擊。在十二萬級家用市場中,上汽大眾ID.3屬於是傳統品牌這個級別中讓人不得不提到的一款車型。最近入門車型售價下調了3.7萬元,降至12.59萬元,價格恰好和比亞迪海豚「剛正面」,所以今天我們從多維度對比,看看誰才值得買!

基於相似的產品定位和大差不差的落地價格,這兩款車自然也就成為針鋒相對的對手。其實兩款車在新車上市初期我都曾試駕體驗過,ID.3要比海豚上市稍晚2個月。外形設計上,比亞迪海豚與大眾ID.3都採用了兩廂電動車的常規套路,車頭儘可能短,前後軸儘可能外擴,經典的四輪四角設計。海豚採用海洋美學設計,整體造型憨態可掬,圓潤緊湊的風格十分動感。上汽大眾ID.3走的是簡約清爽的前衛科技范兒,它擁有一張微笑萌動的獨特前臉,造型精緻且富有格調。

得益於尺寸優勢,ID.3有著超越比亞迪海豚的空間表現,即便是全家5人出行,也不會感到很擁擠,放倒後排座椅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後備箱的載物空間,足以滿足日常家用。作為A0級汽車,大眾ID.3車身尺寸為4261/1778/1568mm,本身條件屬於正常水準,但卻憑藉2765mm的軸距成功實現了越級定位,比亞迪海豚4125/1770/1570mm的車身尺寸和2700mm的軸距則在大眾ID.3面前毫無競爭力。

大眾ID.3的內飾不乏巧思。前排座椅用活動扶手替代了固定中央扶手,中間釋放出了大面積的儲物空間。方向盤後方是ID.3的電子擋把,前進和後退的操作符合直覺,操作方便。兩車的車機都配有語音識別、遠程控制和豐富的車聯網功能,用戶在娛樂、出行等方面需求不成問題,控制空調、音響可以直接用語音,冬季和夏季可以在上車前遠程先開啟空調。

此外大眾ID.3還配有CarPlay和CarLife,高配的全視野景觀天幕可以增加ID.3車內的通透性,還可以一鍵開啟電動遮陽簾防曬。海豚的中控螢幕的尺寸達到12.8英寸,支持旋轉操作,搭載了比亞迪的Dilink4.0系統,操作流暢,同時也支持第三方應用。在車載娛樂系統方面,比亞迪海豚是明顯優於ID.3,提供了更加出色的體驗的。

動力方面,後驅單電機的大眾ID.3達到了125kW,310N·m。採用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懸架結構,比海豚的扭力梁後懸成本更高、結構更複雜,實際開起來,ID.3有一種越級的底盤動態質感。後置後驅的驅動布局,提供更富樂趣的駕駛感受。0~50km/h只需3s,配合響應靈敏的電驅系統,這讓ID.3穿行在城市裡面很靈活順暢。ID.3配備了52.8kWh容量的三元鋰電池組,NEDC綜合續航里程約為450km。相對而言,比亞迪海豚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動力配置。分別為70kW和130kW的前置永磁同步電機,電池組容量為44.9kWh的磷酸鐵鋰電池。所對應NEDC續航里程分別為420km和401km。在續航方面,這兩款車型之間的差距並不算不大。兩台車最大差異還是在中高速度區間,海豚在80km/h往上的提速會稍微吃力一些,需要深踩電門,才能獲得想要的提速感。

對比兩車的主被動安全配置和智駕輔助,也有著顯著差別。例如,ID.3全系標配包括碰撞警告系統、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等在內的一系列主動安全配置,而在海豚上則需要多花一萬元到次頂配版本才可獲得同等配置。駕駛輔助系統方面同樣如此,即便是一款代步車,ID.3也全系滿足L2級駕駛輔助,而海豚搭載該級別輔助駕駛的配置車型要比ID.3價格高了超過一萬元。

總結:

整體來看,上汽大眾ID.3在空間、續航、駕駛質感等方面展現出顯著的優勢,而比亞迪海豚則更適合一人出行的女性朋友,外觀精緻小巧,智能化配置豐富。據悉,12月底,ID.3還將迎來全新年度改款,配置也進行調整,由三元鋰電池換裝為磷酸鐵鋰電池,意味著成本可能會更低,以現款的售價和銷量情況來看,如果新款的起售價能夠在10萬元左右,那銷量或許真的可以和海豚拼上一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3aebb573cec7b46c177e6cbe2f566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