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國學大師,不做民國的官,只想當清朝臣子,他的書法勝過古人

2023-07-21     書法網

原標題:這位國學大師,不做民國的官,只想當清朝臣子,他的書法勝過古人

這位國學大師,不做民國的官,只想當清朝臣子,他的書法勝過古人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建立。自此,延續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畫上了句點,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中。過去「君君臣臣」的等級關係就這麼在一瞬間消失,對有的人來說,根本無法接受和適應,尤其是某些文人大儒。

曾有這麼一個故事:民國初建,獄卒奉命釋放獄中的囚犯,對牢中大臣說道「現在改朝換代,已經『民國』了,您可以出去了」,大臣不解的問道:「『民國』是哪個皇帝的年號啊?」這種心態好笑卻又可憐,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寧願在溥儀身邊得一個虛銜,也不願去做民國的官。

國學大師王國維就是這麼一個人。王國維,字靜安、伯隅,號觀堂,清光緒三年(1877年)浙江海寧。王國維是中國近代最「全能」的學者,他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歷史學、古文字學等方面頗有造詣,堪稱「移動的圖書館」。

另一方面,王國維又非常擁護大清統治。清亡後,他與羅振玉東渡日本,堅決不與民國合作。回國後,北大邀請他任教也被斷然拒絕。但是,當溥儀延請時,他欣然接受,擔任南書房行走。1924年,馮玉祥驅逐溥儀出宮,王國維竟要與羅振玉等投水殉國,所幸被家人攔下。1927年6月2日,王國維投水自盡,溥儀為他上諡號「忠愨」。

王國維的一生讓人唏噓又敬佩,他的學問成就令人敬仰。王國維也是一位大書法家,但這一身份關注的人並不多。王國維的書法是在父親王乃譽指導下啟蒙的。乃譽「書學褚河南(褚遂良)、米襄陽(米芾),四十以後專學董華亭(董其昌)。」受此影響,王國維幼時主要臨摹「二王」、褚遂良、顏真卿等人法帖。

王國維懸腕、運筆、用墨的功夫,均由父親傳授,王父崇尚「氣韻生動,趣味閒逸」的晉人風度,終王國維一生,受帖學影響明顯強過碑學。在與羅振玉、沈曾植、吳昌碩、 繆荃孫、鄭孝胥等人交往過程中,王國維的書法觀也有所改變,他逐漸從歷代碑版中吸取養分,上至散氏盤,下到同時代人的篆隸、甲骨文書法,他都認真臨寫。

王國維傳世書法以書信、對聯為主,多以行、楷書寫就。其字有鐘王、蘇軾痕跡。凌空順勢入紙,露鋒為主,也有逆鋒起筆時,長橫畫與豎畫粗細對比明顯,橫輕豎重。筆畫牽絲引帶,捺畫有章草意味。結字寬綽略扁,有徐浩、蘇軾風采。多向右上傾斜,字勢險絕。用墨較為濃重,章法上下字貫通,左右間距通透。

王國維書法功力深厚,法度嚴謹,不比古人差。作為一位極具學養的大學問家,其作品的內蘊非俗手可比。大家對王國維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3e39bd1f87513a819ac7aac262d3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