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沈夢辰的採訪,她提到,楊冪對自己的影響很大。
她們曾一起參加過一個節目,叫《真正的男子漢》。
節目中的很多嘉賓,都被要求像一位真正的軍人一樣去訓練、去學習。
這樣的強度,對於體力稍弱的女生來說,其實非常困難。
但楊冪以驚人的毅力堅持下去了。
其中有一個射擊訓練,她需要在一個鋼板上趴半小時,全副武裝,背著很重的東西,當時還是酷夏。
她在烈日下一動不動堅持半個多小時,然後像沒事人一樣起來。
下一秒,彎下腰就吐了。
這場景給沈夢辰的震撼特別大,她沒想到楊冪都這麼紅了,還這麼拼,這麼吃苦,這麼賣力。
這讓我想起之前某個節目上,張大大向楊冪抱怨,說他感慨工作辛苦的朋友圈,楊冪回了個「?」
他覺得很委屈,也不明白為什麼楊冪要這樣「諷刺」他。
楊冪反問:
你真的覺得別人會關心你嗎?
你的事情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
(指落地窗)你往下看一看,每一個人都很辛苦。
送外賣的人不辛苦嗎?(指工作人員)他們蹲在這裡,對半天稿子不辛苦嗎?
她覺得,與其向別人訴苦,不如睡一覺,好好歇一會兒。
憑什麼要別人了解你的辛苦?其實每個人都很辛苦。
她這番話,讓我忍不住想給她點個贊。
成年人的世界,其實永遠沒有容易二字。
曾經有一張圖讓我非常震撼。
是一張礦工吃飯的照片。
他們應該剛從礦井出來,渾身沾滿黑土,露在外面的皮膚都是黑的。
他們就用自己的這雙髒兮兮的手,夾著筷子,吃碗里的面。
當時評論區就有人問:為什麼他們不洗完澡再吃飯啊?這樣多埋汰!
一位耿直的網友回復他:能問出這句話,你肯定是餓得輕。
就拿煤礦產區的礦工舉例。
工作環境非常艱苦,地下幾百米,空氣稀薄,普通人呆久了肯定會缺氧,更何況每天下井工作快9-12小時的礦工人員。
運煤的工人,每天挑著100多斤的煤,爬上爬下。
到達頂部後,還要把煤再扛到指定的地點。
可以說是純體力的消耗。
他們不苦嗎?但那又能怎樣?總要生存下去。
電視台某綜藝曾採訪過一些過氣的TVB藝人。
他們有些紅過,但很快銷聲匿跡,靠上一些綜藝來維持家用。
記者曾經問其中一位演員古明華:你覺得辛苦嗎?
他回答:
辛苦,但辛苦不代表無法生活下去。
生活有時就是牛氣轟轟的甲方,而我們就是被它拿捏的乙方。
但生命中我們想得到的東西,也許就是被放在一個名為「困難」的盒子裡。
訴苦無用,堅持下去,才能收穫。
俄羅斯向烏克蘭宣戰時,一個在烏克蘭留學的中國女孩讓我記憶猶新。
她面對著鏡頭,拿著宣戰前買的鮮花,說想起買這束花的時候,和一對烏克蘭母女糾結了好久買哪個顏色比較好。
「可事情只過去一天,我和這位媽媽都沒有心情去欣賞是紅的好看還是白的好看了。」
她還記得那對母女,母親牽著女兒,女兒手裡拿著花,一蹦一跳離開的背影。
那個孩子,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那個買花的母親,現在一定非常非常害怕。
也許在你抱怨自己工作辛苦,生活疲憊的時候,很多人也許正遭受著滅頂之災。
我曾看過一個TED演講,演講者是英國著名心靈導師莉娜。
她從小就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父母皆是偷渡者,他們先是偷渡到伊朗,然後才以難民身份到達英國。
她的學生時代,就是在貧窮和窘迫中度過的。
等到成年,她依然在困頓的生活中苦苦掙扎。
抑鬱症、腦部腫瘤、失業後進入收容所勉強維生。
直到那天,她看到了一句話:
「你是你生活處境的創造者。」
她才幡然醒悟,一直以來,她都在「訴苦」,卻從未想過如何「謀生」。
《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
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但那又怎樣呢?
我們四肢健全,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
要想得到什麼,就是要先付出成倍的努力去換呀。
無論何種境地,去行動,然後堅持,再苦的日子也能嘗到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