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府上新展:88件鄂爾多斯珍貴文物在廣州亮相

2024-11-05   羊城派

11月5日,《黃河幾字彎里的鄂爾多斯民俗文化》展覽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開幕。

本次展覽由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博物院共同主辦,展出鄂爾多斯市博物院珍藏的88件文物,向羊城觀眾展示鄂爾多斯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

鄂爾多斯地處中國正北方、黃河「幾」字彎懷抱中,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被譽為草原上的璀璨明珠。

本次展覽分為「融合多元 草原史話」與「融匯之風 獨特習俗」兩大篇章,通過豐富的文物和生動的圖片,全方位展現鄂爾多斯的歷史文化與多彩傳統民俗。

觀眾可從生產方式、生活起居、醫藥傳承、競技遊戲、民俗禮儀、服飾藝術等多個維度,深入了解鄂爾多斯獨特的傳統民俗文化。

現場展出的88件珍貴文物,從商周銅鑿、戰國青銅器,到元代陶俑、近代馬具,直至現代樂器,品類豐富,年代跨度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設置了氈帳場景,置放家具、弓箭、樂器、戰旗等具有當地特色的器具,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傳統蒙古風情。

場景里還設置了一個互動裝置,觀眾通過滾動方塊,即可查看蒙古包里常見的家具照片,了解鄂爾多斯人民的傳統生活習俗。

蒙古語是內蒙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讓觀眾多維度感受內蒙古文化,本次展覽特別設置了漢蒙雙語對照互動牆,翻開展板,觀眾既能看到蒙古語文字,也可以掃碼收聽對應的蒙古語發音。

主辦方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一次跨越三千年、四千里的歷史對話,更是從黃河幾字彎到珠江三角洲的文化之旅,促進了廣州與鄂爾多斯兩地博物館間的深度合作,推動了珠江文化與黃河文化、草原文化的交融互鑒。它讓觀眾在近距離的觀賞中,深刻感受鄂爾多斯的獨特魅力。

展覽將持續至12月8日,市民遊客可前往免費參觀。

文 | 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劉峻希

圖 | 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