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来说假期是超越别人的最佳时期。
在假期中好好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努力充实自己才能给让成绩飙升。
俗话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同桌放长假。
因为经过一个长假,你跟别人的差距很可能会越拉越大。
别人总能在考试中毫不费力地取得高分,而你却怎么学也赶不上。
产生那么大的差距的原因是:你的假期是拿来玩,别人的假期是拿来学习和阅读。
班里前10名的孩子,放长假都在做什么呢?
1
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学习也是一种习惯,中断时间太长必然会滋生惰性。
所以,学习和任何长期进行的事情一样,都需要行动者的坚持。
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表明:
行为必须不间断的重复才能变成习惯,平均需要66天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习惯,有些人的时间更长,甚至要到第254天。
对于习惯的保持,研究发现或间断一天半天并没有太大影响,但间断时间必须短暂。
如果让参与者停上一个一个星期,自动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对于学习而言,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孩子在长假终止了学习,那么势必会破坏了学习连贯性会让他们产生不想坚持学习行为的想法。
所以,停下学习的脚步对于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很不利,这样会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假期,即使是中止学习,也不能持续太长时间。
假期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会每天抽出几个小时休息一下,但每天都会坚持学习。
因为他们知道保持学习的连贯性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各位家长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在新学期里产生厌学情绪,就一定要让他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一到长假,孩子很容易把学习抛在脑后,整天只顾着玩耍。
但是你要知道,班里成绩好的孩子们,在长假依旧在刻苦学习!
他们会在长假开始之时,就制定好比较详细的长假学习计划,有规律地巩固生活作息时间。
比如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练习一页字帖,诵读一首古诗文,誊抄一篇好作文……
制定计划并且严格遵守学习计划有很多好处:
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和倦怠,配合一个自我奖励制度时会更加有效。
可以让孩子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减少学习带来的压力。
可以确保孩子不会浪费时间,让他在有限的假期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可以使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清楚地知道哪些事等着做,又可以帮助孩子对先前的学习做个评价。
家长要督促孩子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或奖励。
学习有规划,能够坚持每天学习的孩子,在开学后一定能够赶超其他的同学。
3
预习新课
跨越新学期的第一步
在长假,孩子们可以对这学期已学的知识进行复习,通过查漏补缺发现自己有哪些知识学得不好,然后集中精力补救回来。
在复习完之前学过的知识后,每天利用一点时间,提前预习一些新学期的内容也很有必要。
平常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不会浪费假期时间,相反他们会把它充分利用好。
在假期时间里,可以提前梳理知识脉络,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做到这些,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更容易取得好成绩,而且能让孩子树立学习兴趣和信心,都是很有帮助的。
提前预习要学的知识,有以下3个好处:
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做好下学期学习的计划和心理准备;
通过预习,可以先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听懂老师讲课,提高听课和做练习的效率;
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对下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提高孩子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
预习不求学得多深,但求理解。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可暂时不做,以避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4
阅读课外书
做好读书笔记和摘要
有一句话说:“不阅读的孩子,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因为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很好,因为综合能力的考核需要更多的阅读量和知识量来支撑。
孩子的阅读能力,被公认为学习能力的基础。
在孩子6-12岁这个阶段,是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所以在这6年里,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海量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更为重要的了。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没有阅读能力的人迟早都会被淘汰。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出口成章,阅读是最基础、最重要、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所以想要成绩好,阅读能力一定要过关,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假期,可以让孩子多涉猎一些国学经典和中外名著。
在阅读这些课外书的时候,要记得让孩子做好读书笔记和摘要。
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智慧才能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
家长应该为孩子安排好固定的阅读时间,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重在培养兴趣,难在积累,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成绩优秀的孩子,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不是靠运气。
所以,孩子想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为之付出行动。
在长假这段时间里,成绩优秀的孩子都在规划自己的学习,在大量阅读书籍,在提前学习新的内容。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想成为尖子生,那么就从以上这4点开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