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今年的中秋档和国庆档尚有2周的距离,因此往年不被重视的中秋档也成为了竞争激烈的票房角斗场,尤其当国庆档早已被大量献礼大电影占据的情况之下,中秋档成为了主题较为轻松、喜剧、爱情以及中小体量电影的最好选择。
今年的中秋档被“IP+流量”和“IP+动漫”承包,9月13日至15日,短短三天《诛仙Ⅰ》累计2.75亿票房,证明了“流量+IP”的电影方法论依然奏效。《名侦探柯南:绀青之拳》上映4天累计1.64亿票房,刷新了柯南IP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最高票房。《小小的愿望》则是在演员的番位之争和稀烂口碑中,远离了其目标观众,累计票房仅1.51亿元。
而在征战中秋档的影片之中,曾被寄予厚望的国漫作品《罗小黑战记》(以下简称罗小黑)由于高评分和低排片成为了最值得唏嘘的一部电影。
“罗小黑导演不否认会蹭到哪吒热度”微博话题在今天上了热度榜第5名,这是《罗小黑》主创第一次回应因为作品中同样出现了“哪吒”角色而引发的争议,在长文中,导演表示,为了避嫌前期宣传删减了大部分哪吒物料,尽管哪吒是公共版权人物,但《罗小黑》并不否认蹭了电影《哪吒》的人气。
由于《哪吒》密钥延期至9月26日,今年最受关注的2部国漫作品出现在了同一赛道,而两者之间的鸿沟却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明显——《哪吒》漫漫长路终将收尾,向着50亿票房大关发起最后冲刺。上映53天,排片占比仍保持在8%左右,牢牢占据单日了票房榜第6位,甚至挤掉了上映仅5天的好莱坞电影《巨鳄风暴》;
而《罗小黑》则腹背受敌,在《诛仙Ⅰ》、《小小的愿望》以及《柯南剧场版》的夹击下艰难呼吸,从开画当天排片占比23.6%直接下降至不足13%,上映10天已呈现出后期票房增长乏力的疲软状态,根据猫眼专业版票房预测,票房将在3亿上下,不及《白蛇缘起》的4.51亿票房。
如果说《哪吒》荣登影史第二直接撑开了观众和从业者对国漫的兴趣和胃口,那么紧接而来的《罗小黑》则让更多人回归了理性。
与平平票房相反的则是《罗小黑》高居不下的豆瓣评分,从开画伊始,粉丝投出的8.9高分逐渐稀释到如今更加公允的8.3分,仅比《哪吒》低0.3。
背靠资本大鳄彩条屋、集70家制作团队孕育而来的《哪吒》代表了国产三维动画的整体水平,《罗小黑》则发迹于3000块钱起家,从小作坊模式开始的寒木春华工作室,其更多证明了二维动画领域的原创能力和观众的接受度,目前为止2.31亿票房,13.2万人打分也证明此前发育长达8年之久的IP《罗小黑》的此番成绩,并不仅是一场粉丝的圈地自萌。
而质量较好的《罗小黑》在敌手并不太强的利好环境下,未能向圈层之外继续扩大影响力,甚至国漫屡试不爽的自来水效应也在这场接棒《哪吒》的战役中微乎其微,矛头似乎指向了其并未沿袭国漫电影一般套路的宣发团队。
在微博豆瓣平台,《罗小黑》的宣发也遭到了网友口风一致地吐槽,一部分自来水认为《罗小黑》宣发太菜,自来水难以发力,另外一部分自来水则更直接,认为其零宣发导致了票房不佳。
罗小黑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了吗?
最开始,《罗小黑》曾被委以接棒《哪吒》重任,大部分人认为《哪吒》“东风”会使这部已经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的国漫IP加速破圈,在开画当天,猫眼甚至给出了超5亿的票房预测成绩,可见市场对于这部电影的期待。
尽管《罗小黑》由于二维背景、内容温和,缺乏时下流行的燃爆情节,粉丝电影嫌疑,以及粗糙的画风而遭受了比《哪吒》更多也更大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票房增长,但3亿上下和49亿之间的巨大差距,仍然让很多人对国漫的期待落空。毕竟《罗小黑》在持续混乱无序的9月院线,是部和《哪吒》一样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电影。
天时:提档迎来一周没有敌手的黄金期。
整个暑期档有很多无缘无故的提档或者撤档,但《罗小黑》从9月12日提档至9月7日,使其放映第一周巧妙躲开了敌手林立的中秋档绝对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它迎来了一个没有敌手的黄金周。
在9月7日当天,与《罗小黑》同场竞技的新片比较多,有纪录片《徒手攀岩》、喜剧《逗爱熊仁镇》、日本批片《检查方的罪人》、印度批片《宝莱坞机器人2》、法国批片《冷血追击》、中澳合拍片《最长1枪》等,可以发现这些电影尽管品类丰富但并不具备票房号召力,对《罗小黑》无法产生威胁。而上映已经长达16天的《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和上映44天的《哪吒》已经走到了收尾期,《罗小黑》成为这个时间段唯一一部最受关注的电影。
除了利好的外部环境之外,《哪吒》的火爆也点燃了大众对于国漫的信心和好奇心,就如同《罗小黑》导演木头所说,《罗小黑》是《哪吒》的受益者。
巧妙的上映时机和《哪吒》培养出的一部分观众使《罗小黑》在9月7日到9月11日连续5天获单日票房冠军,达成3天破亿的成绩,比《白蛇缘起》破亿快了4天。
地利:连续5天排片占比超过20%
《哪吒》火爆,且院线缺乏拥有票房潜力的大片,使网传成本仅4000万的国漫作品《罗小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院线优待——上映首日排片占比23.6%,并在之后的5日连续排片超过了20%。
尽管这个成绩与《哪吒》开画当日排片占比33%仍有不小的差距,但远远超过了《白蛇缘起》首日排片占比12.4%和《大圣归来》首日排片占比9.2%的成绩。
人和:原始粉丝迅速转为自来水
与《哪吒》的石破天惊不同,《罗小黑》漫长的发育过程长达8年,2010年导演木头以捡到一只小黑猫为契机,创造了罗小黑这个可爱呆萌的角色,而电影中人妖共处的独特世界观和简单明晰的画风迅速吸纳了一批固定粉丝。
尽管由于预算不足,《罗小黑》一度处于年更状态,但这批粉丝依然对这部每集只有5分钟的国漫原创作品十分“上头”,TV版《罗小黑战记》豆瓣评分9.6分,成为国产动画观众认可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这些粉丝也成为了电影《罗小黑》最忠实也是最长情的一批自来水,对于缺乏原始粉丝的《哪吒》和《大圣归来》而言,早期发育需要足够的时间使普通观众转化为自来水,但《罗小黑》8年发育历程直接省略了这一步骤。
点映970场不及大圣归来,碰瓷哪吒,不炒CP,罗小黑的宣发怎么了?
正是由于《罗小黑》早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极具票房增长潜力,但当中秋档多部电影袭来,风云突变,这只小黑猫却没有任何还手能力,才更让人唏嘘不已。
9月12日,一直风波不断的《小小的愿望》终于上映,《罗小黑》终结了首日票房冠军,当日排片占比首次下滑到19.5%,票房仅为1626.71万元,几乎为《小小的愿望》首日票房2988.62万元的一半。
9月13日,大IP改编+流量之作《诛仙Ⅰ》来袭,《罗小黑》的排片占比仅剩8.2%,当日票房3367.75万元仅为《诛仙1》首日票房1.4亿元的四分之一。
9月14日,尽管《小小的愿望》和《诛仙1》豆瓣评分均已降到了5.1和5.4的不合格水平,但其排片占比16.7%和29%,远远高于豆瓣评分稳定在8.3分的《罗小黑》。评分和排片占比的倒挂自然让热爱国漫的观众心痛不已,一方面这是国漫作品向流量低头,另一方也说明其宣发团队并未通过高口碑进行有效的票房转化。
口碑和宣发是驱动电影高票房的两架马车,而对于《罗小黑》而言,8.3的豆瓣评分已证明其尚佳质量,因此宣发不当似乎成为《罗小黑》票房低于预期的主因。
《白蛇缘起》的平稳过度和《哪吒》的火爆早已理清了一条较为安全的宣发套路,但《罗小黑》却没有沿袭前辈的前车之鉴。
首先,国漫作品几乎都是以口碑进行票房驱动,因此前期点映的时间和规模与票房呈现正相关的趋势,复盘《哪吒》的点映之路,就会发现前期点映对于后期票房驱动至关重要。《哪吒》在首映之前,进行了为期12天的超长点映,其中17日到21日的点映尤为明显,从2551场次直接上升到了2.1万场,为后续口碑发酵做足准备。也是由于点映口碑极佳,院线才会对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哪吒》充满信心,使《哪吒》开画就得到了33%的排片占比。
或许是受提档影响,《罗小黑》点映时间仅为8天,并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点映,点映期间所有场次相加仅为907场(算上零点场),完全无法和《哪吒》声势浩大的点映相提并论。
就算是最初不被看好的《白蛇缘起》在上映的前三天也进行了每日7000-8000场次的大规模点映。无法借鉴前作的《大圣归来》其点映场次也超过了万场。
省略大规模点映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没有给口碑发酵留有足够的时间,而后续多部作品正在抢占中秋档和国庆档,留给《罗小黑》的5天时间使口碑发酵尚不充分,大部分圈外观众还处于观望态度,这导致国漫作品最大的票房驱动力自来水也无力回天。
除了点映规模不充足之外,《罗小黑》的国漫联动也出现了极大的漏洞。当初《哪吒》与《大圣归来》联动宣传视频“哪吒是不是男孩子”,目前微博阅读量达到了3.1亿,在《哪吒》热映期间曾引发了观众极大关注,成为国漫破圈的突破口之一。而《罗小黑》与其他国漫的联动宣传仅限于海报,缺乏创意且略显单一。
《罗小黑》最让人诟病的联动营销是其未能处理好正片中“哪吒”一角与《哪吒》的相似性,两者造型完全不同,但倔强个性一致,因此有人认为这是《罗小黑》在故意碰瓷《哪吒》。在《罗小黑》宣发团队的推波助澜之下, “拿掉小揪揪的哪吒”“罗小黑里的哪吒好潮”纷纷上了热搜,相关微博阅读量超过6亿。
甚至于《罗小黑》的周边也为出场寥寥的“哪吒”打造了专属造型,不免让人觉得这是在收割电影《哪吒》累计的红利。
或许由于利益相关,《哪吒》尚未回应《罗小黑》中的“哪吒梗”。
尽管导演木头曾在采访中解释,在制作的先后顺序上,《罗小黑》完全没有碰瓷《哪吒》的可能性,两个哪吒的相似性更多是创作者的巧合。但疑似碰瓷产生的负面效果很有可能引发《哪吒》粉丝的不满。
《哪吒》火爆引发了“藕饼”CP热潮,从而触发了大量UGC内容,使《哪吒》迅速破圈,藕饼超话至今排在了微博动漫超话榜的第二位。而在《罗小黑》身上,尽管三位主角完全具备CP潜质,但无论是官微还是其他渠道,《罗小黑》的宣发团队都放弃这张在整个暑期屡试不爽的CP牌。
另一方面,具有一定声势的国漫作品都在主打全年龄段,而罗小黑的海报和海报文案“不再流浪”依然透露着一股成人勿扰的低幼气质,这也很可能把潜在观众拒之门外。
《哪吒》的爆红提振了所有动画人的精气神,甚至让人觉得国漫热又来了,但《罗小黑》的反响平平似乎正在规劝所有人回归理性,当我们的原创国漫能够在质量上达到8分以上的水准,产业链的其他方面也需要随之完善,比如宣发、比如周边产品的开发、比如延长IP生命力等等,只有当工业化程度完善到让创作者能够全然投入创作,或许才是国漫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