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迎来开学潮,家校和谐,是给孩子最好的开学礼物!

2020-04-11     名校家长


文:蜉蝣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教育,从来不是一条孤独的路,老师和家长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好,所以才最应该成为这条路上的最佳拍档!


1、教育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家长绝不能置身事外


太多家长把开学日当成自己的解放日,认为孩子送去学校就万事大吉。

却忘了,孩子是你的孩子,不是老师的孩子,再负责的老师也不可能一力承担起孩子的教育,更不可能代替家长的教育地位。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过: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学校教育毕竟有限,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想要做到因材施教,面面俱到,本来就难。

更何况老师还不能一天24小时盯着孩子,哪怕孩子在学校表现良好,养成了好的习惯,回到家里,只要家长一纵容,好习惯立刻付诸东流。

亲爱的家长,别把学校当成解决孩子一切问题的殿堂,别把老师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圣贤,别把教育当成背负一切责任的机器。

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光指望老师,只会害了孩子,而家长今天在教育上偷的懒,也会变成未来无法弥补的遗憾!


2、教育在变革,不要总拿以前和现在对比


在一个家长群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家长被语文老师@了,语文老师说,她儿子最近汉字书写非常不规范,希望孩子周末好好练字,而且家长也要在旁边督促提醒。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位家长的回复:

对不起,我做不到。

第一,我觉得假期里孩子应该好好休息玩耍;

第二,我没有时间,自打他上学以来,上班几乎成了我的副业。

这条信息就像一个休止符,一下子阻断了家长群中的热闹景象,却同时也打开了很多家长的情绪,认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以前的老师多负责,什么都不用家长管,最多在成绩单上签个字,哪像现在,什么都要家长管。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变革,以前小学生只需要学数学和语文,而现在,提倡的是全面发展,孩子的学习任务重了,老师的工作任务·也重了。

而家长忙起来了,在孩子的教育上比重增加了,也正是我们教育进步的体现,因为影响孩子最大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呀!


4月迎来开学潮,家校和谐,是给孩子最好的开学礼物!

3、老师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只能靠家长


家长都希望孩子成绩名列前茅,性品行优良,懂事贴心,各方面都很好,但是想要孩子优秀,光靠老师是不行的。

老师不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氛围,老师不能给孩子亲子陪伴,老师不能给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

家庭才是孩子成长养分的汲取来源,家长更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榜样和方向。

要想孩子有向学的心,家长自身对知识的敬畏比老师课堂上的苦口婆心管用;

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自身做到以及积极督促,比老师课堂上的再三强调管用;

要想孩子品性优良,家长的以身作则比老师的思想品德课管用。

教育界有句名言:“教育之道无它,爱与榜样而已。”

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

你向孩子灌输什么样的思想,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4、家校关系不和谐,输掉的是孩子的未来


一位老师说:

现在当老师真难。

对孩子严格一点,家长说我们太苛刻;

对孩子和蔼一点,家长说我们不负责任;

课堂氛围活泼一点,家长说我们不务正业;

课堂氛围严肃一点,家长说我们教学风格太死板。

开个家长会要三催四请,还得各种欢迎感谢,让督促孩子写家庭作业,家长就说老师推卸责任。

难道孩子是老师的孩子?

最最难的是惩戒权。

管孩子,家长找你麻烦;不管孩子,家长还找你麻烦,自己心里也过不去。

老师也是人,也有感情,与其亲近那些诋毁他、羞辱他、瞧不起他的家长和孩子,他更愿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接纳他的家长和孩子。

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甚至可以说,受家长的影响大一些。

很多家长,不管老师做什么,安排什么,老是在质疑、刁难,仿佛天生就跟老师敌对似的。

在这种对峙下,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失败的。

请尊重每一位教师传授教育的权利,因为他握住的是每一个孩子的明天,和我们期待的变得更好未来。



5、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家庭或学校的孤军奋战,更不是家长和老师互相对立,而是老师和家长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必然有负责任的老师和以身作则的家长,家校关系必然是和谐的。

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家长,孩子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不是夹在老师和家长中间进退两难。

家长和老师的相遇,应该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只有老师和家长各司其职,互相支持,孩子才能学得好,走得远。

没有哪个老师敢说自己是完美的,也没有哪个家长敢说自己的完美的,但是只要有一颗为孩子好的心,那就应该为了共同的期望努力。

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彼此陪伴,形成一股和谐的推力,助孩子更好的腾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SjcaXEBfwtFQPkdtXv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