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惜朝
很多家长都知道“棉花糖实验”。
孩子面前放着棉花糖,只要他能忍住不吃,就能得到更多棉花糖的奖励。
然而,大多数孩子都经受不住诱惑,没等几分钟就按铃请示要吃糖。
这跟孩子在家学习一样,只需要用40分钟上好一堂课,用一个小时完成作业,孩子就有更多的时间玩耍。
然后,孩子往往坚持不了,最后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那几分钟的偷懒。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真的很重要。
1、减少诱惑和干扰
很多父母过分相信孩子,让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学习,还要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但没有孩子是天生自觉的,他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干扰,也很难自觉主动地学习。
喜欢什么都不管的家庭,孩子通常会肆意妄为;喜欢什么都管的家庭,孩子很难真正做好一件事情。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关键在于家长要多监督,少打扰。
家里的手机、电视、游戏、玩具、零食等等,都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干扰项,要让孩子远离这些诱惑,在他学习时,尽量不产生干扰。
当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时,父母最好不要随意打断,哪怕告诉他做错了或者端一盘水果过来都是干扰,要设法让孩子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情。
在一个完全专注的环境中,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越来越投入,也会表现得越来越出色。
2、合理表扬和批评
关于教育孩子,一些父母认为要多表扬,让孩子更加自信,一些父母认为要多批评,规范孩子的行为。
不管表扬是批评,都要运用恰当,让孩子知错对,明是非,表现更好。
当孩子能够自觉学习时,我们要这样表扬孩子:
表扬态度,肯定他积极学习的上进心;
表扬细节,让他知道怎么做能够一直保持自制力;
表扬责任心和条理性,让孩子在明白学习责任的同时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当孩子学习不自觉时,我们要这样批评孩子:
批评要说明后果,让孩子知道一再偷懒自己会越学越差;
批评要附带改正方法,让孩子明确怎么做才能改正坏习惯;
批评语气要客观,不要用语言暴力伤害孩子,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提高。
有原则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在表扬或批评孩子时,请遵循科学方法。
3、建立恰当的家规
孩子确实没有自制力,如果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做什么都能被原谅,那孩子更难形成自制力。
宽是害,严是爱。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父母越是爱孩子,越要好好教育孩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人生,家规越严的孩子往往成就更大。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给他立规矩,讲原则,他就会知道自己言行的界限在哪里。
家规一定要明确具体,在家如何对待亲人长辈,外出如何待人接物,学习时要怎么做,娱乐时要如何避免沉迷等等。
还要有恰当的奖惩措施,孩子做得好自然要表扬,孩子没做好要如何惩罚,这些应该和孩子商量出最合适的方案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孩子从他律变为自律,就能很好地约束自己,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4、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不主动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不爱学习,对于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他很难自觉主动做好它。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为了让他主动学习,更是为他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定要先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如孩子喜欢读书,或者对数字敏感,就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做数字游戏,打开兴趣与学习的接口,引导孩子把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每个孩子都有好奇心,父母要多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加要重视孩子对新知识的好奇与不解,引导孩子通过尝试和努力掌握知识。
这样一来,孩子收获了成就感,也树立了学好一门学科的自信心。
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断激发和强化其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不靠吼也不靠骂,需要一点点培养起来,直到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
5、父母要做好榜样
经常听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要守着,手机一玩一整天,吃饭、睡觉都都得催,否则别指望他能自己做好。
然而,孩子就是这样的,我们无法指望孩子天生自觉,只能在教育上多下功夫。
如果你想让孩子明白,经常偷懒要付出很大代价,那么最好多给孩子温和且坚定的提醒。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到,无需监督就能自觉地学习,那么最好在孩子面前做好积极的榜样。
父母若不做好榜样,很多教育都是无用的。
有些家长本来就很懒散,那么不管他们多么严格地管教孩子,孩子也是做不到的。
自律是需要学习,才能不断增强的一种能力。孩子学习的范本就是父母,父母早起,孩子就不会赖床,父母爱读书,孩子就不会讨厌学习。
在家上课也是上课,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已经开学的意识,让他知道在家里上课也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6、给孩子留出空间
对于部分家长来说,孩子的自觉程度和他完成的学习任务是挂钩的。
明明孩子已经做完作业,也做好了复习和预习,可家长说不行,还没有看课外书,新买的练习册还没做,再多做10道数学大题……
如果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孩子不仅会喘不过气,其学习成果也会大打折扣。
有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会在繁重的工作和寻找简单的回报之间寻找平衡,如果孩子的学习量过大,他就很难做好自我控制,宁愿偷懒玩手机。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时间管理能力,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也有能力安排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父母不能一味强迫和施加压力,给他留出时间和空间,让他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反思和调整,才是最重要的。
劳逸结合也是学习方法的一种,要允许孩子适当放松,享受高度的自我控制和高效率的甜头。
7、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童年和少年的早期,就要教会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还要让孩子学会“强制自己”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前提。
1)树立目标,积极实现
父母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根据他的水平给他定一个稍高的目标,让他有动力也有信心去努力实现。
2)今日事,今日毕
每天都要有学习计划,让孩子按计划严格执行,想到要做的学习任务马上完成,不给偷懒拖延找借口。
3)严于律己,三省自身
父母要让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反思自己,改正自己表现不好的地方,不断努力,争取进步。
一个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响远甚于智力的影响,请务必让孩子自小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孩子居家学习,考验的是家长的智慧与能力。
请各位家长重视起来,不断改良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做一个有自制力,不断学习的父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fYJknEBiuFnsJQV8F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