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山
前不久,胡歌又上热搜了,原因有点搞笑。
在上海书展的论坛现场,台下的胡歌笔挺地坐着,眼睛却眯成了一条缝。他一会揉眼睛,一会用力眨眼,努力调整状态,眼皮还是不听话地打架。
看到这个场景,网友纷纷开起玩笑,表示“像极了数理化课上打瞌睡的我”。
但知道原因后,大家又都竖起大拇指,也心疼起他。
原来,胡歌前一天刚从美国回来,时差还没倒过来,就熬夜自己写稿做PPT。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官方活动他上台演讲,没提自己,全程讲述公益活动中别人的故事。
艺人日程繁忙,材料明明可以别人代做,却偏偏亲自上阵,精心准备;自己踏踏实实做过的事,却主动退后,把荣光给别人。
现在社会如此浮躁,胡歌还这样做,未免太“傻”了。
但这不是他第一次“犯傻”了。
作为当红演员,胡歌所属的公司让人意外。
自出道以后,他一直坚守唐人。但现在唐人只能算二流梯队。根据明星资本论统计数据,2017年唐人主营业务影视制作行业排名15开外,艺人经纪收入排名第10,只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
显然,这不符合他如今的咖位,而他最向往的电影资源,恰好是唐人短板。同期艺人大多解约,华谊英皇也开出诱人转约条件,粉丝更盼着他离开。
可胡歌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
“我对唐人有特殊感情。”
这份感情是知遇之恩。
千禧年初,21岁的新人胡歌被唐人选中,出演国内第一部游戏改编剧《仙剑》男一李逍遥,凭借此角火遍全国。
这份感情更是雪中送炭的恩情。
2006年,胡歌拍摄《射雕》时遭遇车祸,右眼受伤严重,疤痕明显。演员靠脸吃饭,他以为自己拍戏到头了。不少经纪人私下联系蔡艺侬推荐演员,公司其他高层也想换掉胡歌,她力排众议:
“我们不换人,我们全部停工(等你)。
为此蔡艺侬几乎赔上了唐人整个身家,之后又陪胡歌做修复手术,费用公司报销。
在人生低谷,唐人没有弃胡歌于不顾,尽全力救治陪伴他,胡歌也用他实际行动回应了这份仗义。
胡歌不离开唐人,看起来很“傻”,其实是重情义,知感恩。
人生难免有挫折,愿意帮助你走出低谷的人,是你生命的贵人,能遇见是你的福气,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福气常存。
正因胡歌知感恩,唐人不仅把最好的内部资源给他,后期还独立出工作室,允许他自由接戏,助其转型。
时时对自己的现状感恩,一分耕耘便有一分收获;对他人为你的付出感恩,这份真诚和气度,反而会让他更乐意帮助你。
人世间的最大真相就是,人人利他则人人利己,人人受益。
那场车祸改变了2个人的命运,胡歌破相,助理张冕当场死亡。
当时,去象山路途遥远,胡歌开完前半程有些累,换给司机小凯开,张冕心疼他,换他去后座休息。不成想一觉醒来天人永隔。
知道张冕去世消息时,胡歌刚手术完,大夫怕伤口感染不让他哭,他只好把头放得很低很低,眼泪一滴滴砸在地上。
他想,如果不是为了自己,张冕就不会死。内疚吞噬着他,整夜不能安眠。
再见到小凯时,他像是背了很重的包袱,战战兢兢地,垂着头不敢看胡歌。
那一刻,胡歌感受到了他的痛苦,那种痛,和自己一样。
他忽然就放下了,算了吧。
小凯出狱后,胡歌继续聘他当司机。
粉丝为他不值,路人也笑他“傻”。
胡歌却说:“全世界都可以怪他,唯独我不行,如果我都不能原谅小凯,那么他也就真的完了。”
其实,与其说是他“傻”,不如说是他有一个悲悯的心。
他觉得,车祸主要是自己行程太赶,司机几天没休息好,这才疲劳驾驶出了问题。因为这样的前科,他以后失业,自己不愿意看到。
善良和感同身受,让胡歌选择了原谅,无形中也帮助他走出了车祸的痛苦。
把伤害堆积在心里,最后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懂得宽恕,才能看到幸福,轻装上阵,才能更好的前行。
经历过生死后,胡歌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他想过真正有价值的一生。
《射雕》播出后,在公司安排下,胡歌又演了好几部同类型剧。
2010年春节,他在家看电视,拿着遥控器按了一圈,三个台都有他,全是鲜衣怒马的少年英雄。
表演很用力,却演不出李逍遥眼神中的纯粹。
“啪”,他手一抖,立刻关掉了电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怎么还在绕圈?”
胡歌决定突破自己,撕掉“古装第一小生”的标签,沉下心做一个有演技的演员。
他跟经纪人说,我想推掉全部档期,演话剧。
经纪人一听,吓坏了,胡歌,你怎么这么“傻”?!一部戏片酬千万,话剧日薪最高1500!
可胡歌很坚持,拉锯许久后,经纪人妥协。
由于和角色有一些契合,他有幸在赖声川导演的《如梦之梦》中扮演“5号病人”。
一场剧8小时,几千句台词,可胡歌忙得不亦乐乎。每天早早排练,中午和大家一起吃盒饭,一点不摆明星架子。
最终,他凭借此角战胜人艺台柱子濮存昕,获得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男演员奖”,更被台下的侯鸿亮慧眼识珠,选中出演梅长苏。
后来,胡歌凭借《琅琊榜》《伪装者》两部大热剧成功转型,获奖无数,一举跃升一线。
有网友觉得,胡歌是运气好才翻红。但所谓运气,不过是机会碰巧撞上了努力。没有演技支撑,流量只是昙花一现。
胡歌放弃了眼前的名利,看似是“傻”,其实是对自己更长远艺术生涯的尊重。
查理芒格有句话: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那个东西。
不止演员,普通人亦如此。
生活是面照妖镜,你若滥竽充数,终有一天会露出马脚。唯有实力和专业才是屹立不倒的底牌,是你对抗一切的底气。
可爆红后的胡歌并不开心。
那段时间无论他去哪,都有一大群人围观,业内也把他树立成德艺双馨的模范,合作和邀约更是如雪花般飞来。
有一次他给袁弘看手机,2000多个未接电话,2300多条未读短信。
眼前的繁华让胡歌觉得很不真实,自己只是一个演员,却被外界吹捧成完美偶像。
他不禁惶恐自问:
“我干什么了?我得到这么多?”
他想放慢速度寻找初心,变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发小劝他:“胡歌,你现在这么火,别傻了,该挣钱的时候抓紧挣钱啊。”
可胡歌心意已决。
他以个人身份去青海参加公益活动,每天忍着高反,捡垃圾、跟踪拍摄野生动物。
正是7月热夏,他和队友在青藏公路沿线捡垃圾,一公里捡300多个瓶子,里面有尿的,得一一倒掉,几天下来味道都免疫了,脸也因为长时间暴晒脱皮。
网友笑他“傻”,哪有明星这么自讨苦吃做公益?
但胡歌很满足,与大自然深入接触,和志愿者朝夕相处,让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收获和感悟。
随后,他前往美国留学,增强人文艺术素养。
在当红时选择学习沉淀,有不少人讽刺他“傻透了”。
可胡歌看起来“傻”,其实是敬畏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敬畏观众、粉丝,真正把他们放在心上。
正因胡歌心有敬畏,更重操守,他的作品才更有品质,同行才会欣赏敬重他,观众才发自内心喜欢他。
朱熹曾言:君子之心,常怀敬畏。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敬畏,是对外界更广阔的挑战,对生活真正的热爱,也是对自己更智慧的负责。
知乎上有个提问:为什么很少有人讨厌胡歌?有个回答我很认同:
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能从他的身上获得前行的力量,永远都能朝着最好的自己在努力。
胡歌坚守唐人,原谅小凯,看似很“傻”,却是他品格的坚守。
他俯身做公益,看似很“傻”,却含着他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他演话剧去留学,看似很“傻”,却透露了一个演员的决心。
人生的每一步,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
胡歌的“傻”,在常人眼里总是每个节点最不利己的选择,实际上却是更智慧更有格局的判断。
“我既然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活着。”这句梅长苏的台词,也是胡歌十几年来的心灵写照。
就像他在《朗读者》中说的,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他终于懂得:
每个人活着,都有一些事情要去做,有一些特殊的使命要去完成。
那些所谓的赞美和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不是活下来的意义。
所以胡歌宁愿“傻”一点,也要用感恩、善良、努力和敬畏,活出一个生动干净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傻”一点,你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本文为“碧读好书指南”原创,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我们旨在提供高品质必读好书资讯,帮助每个人读到好书!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