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吧!上低音号”不加粉饰的青春,无法复制的旋律

2019-07-22     bigfun毕方

文丨Roling丶s@bigfun社区

渡航写出了那部搞笑的外表之下实则讽刺意味十足,直击现实社会,像一把铁锤一样毫不留情的直击无数人心脏的《少女编号》但最后却并没有在动画业界掀起多少波澜。

来自武田绫乃轻小说原作,京都动画经手,完全没有类似于大部分“二次元动画”该有的如泡沫般梦幻的“独特青春感”的《吹响吧!上低音号》作为“商品”的角度来讲,它也称不上特别成功。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打破了关乎某方面的美好憧憬”。

当那些曾被一个又一个又一个的动画剧本家奋力粉饰,竭力包装的那些内容在二次元中卸掉妆容,你会认真的去思考一些东西呢,还是在发现苗头不对之后立刻就选择平静的逃避呢?

紫罗兰永恒花园之前,“吹响吧!上低音号”是京都动画在情感描写方面最为“真实”的一部作品。

擅长演奏上低音号的女主角黄前久美子升入北宇治高中之后在一系列原因的推动之下再一次加入了曾下决心不再与其产生任何关系的吹奏乐部,再一次与交响乐团产生了联系... ...

在现实中,京都都立杉并高校的名誉音乐监督五十岚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人(顾问)和学生一起站在舞台上的,也就只有吹奏部了”。

北宇治高中吹奏部的部员们在新任顾问泷老师的引领下描绘出了一幅颜色异乎任何一部以标榜青春为主题的传统动漫的绚丽绘卷。

“吹响吧!上低音号”的开头,在原作者武田绫乃的写作方式中,与生性冷淡的久美子形成一对“Pair”的高坂丽奈流着泪对因为两个人的学校拿到了一个没有晋级更上一级比赛资格的金奖而稍微感到有些满足的久美子问了一句。

“你难道不会不甘心吗?”

高坂丽奈的这句话和她的眼泪在大幕拉开之前就把整部作品的基调奠定下来了。

“吹响吧!上低音号”的故事脉络比较传统,甚至可以说“老套”,在各种各样矛盾的出现与解决的间隙中冲向级别更高的大赛,仅此而已。

但是,从人物细致入微的情感变化到高度现实的人际关系,从关乎梦想关乎未来的个人话题到与家庭关系之间的纷杂纠葛,京阿尼这个于风格平淡细腻的日常描写之间总能在某个瞬间让你热泪盈眶的故事就此有了一种对一部分人来说“超越二次元”的吸引力。

而且,也不仅仅是“情感大戏”,可以说,京阿尼在这部作品中找到了“情怀”和“萌”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你在这里也能看到你曾经见过的京阿尼特色。

没有经历过真实社团生活的人看这部作品,或许感觉会像重新走过了一遍高中时候的拼搏历程,当看到北宇治的55个人准备进入比赛场的时候,就好像自己正在走上驶向高考考场的大巴车,那种紧张感无比真实;

而经历过的人看这部作品身临其境感会更加强烈,在平淡无奇又夹杂着各种或让人开心或让人流泪的真实日常的每一天之间,从对未来手足无措到与同伴们一心同体,从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汗水到紧张的安静到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到的比赛准备室,再到最后万众瞩目的比赛场地,在眼前重演的,俨然就像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故事。

我们也不妨在这里谈一个比较现实的话题... ...

社团不应该就是快快乐乐的享受课余生活吗?

为什么社团生活需要努力?

估计大部分人刚到大学,感受到真正的社团生活是什么样子之后,就会开始一边懒懒散散一边抱怨动漫里都是骗人的,“到了大学什么都有”、“只要进了大学就能过上好日子”那种东西不过是高中老师用来哄骗我们的噱头。

而到头,我想问,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社团生活”,只要“加入”就够了?

只要每年喊喊口号,自我安慰性质的出席几场好像还算那么回事的竞赛,这样的社团生活就算“多姿多彩”了?

真正从一开始就为社团活动而全力付出的人有多少?

笔者有一个不同大学,身在话剧部的朋友。他每到准备演出的那段时间,毫无例外每天都会在礼堂排练到近凌晨三点,拖着累到爆炸的身体回到宿舍之后也就仅仅只能睡三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的六点钟左右又要起床去教室上早自习,而这样的结果是,虽然没有国家级奖项,但仅仅大一的一年,身为新生的他成为了部里的王牌,在一年里带领剧团拿下了三个省级奖项。

我们其实又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对于真正爱某件事的人,就算没有“社团”这样一个建制,又有什么影响呢?”

初看“吹响吧!上低音号”时,它教给我的第一件事是—“在平凡的安逸和流血流汗换来的闪耀之间,永远只能选择一个”。

从被泷老师“逼着”定下了“冲向全国大赛”的目标到真心的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北宇治高中吹奏部的55人乐团演奏出了一种不加粉饰却又无比吸引人的青春姿态。

三年也就一眨眼而已,四年也一样,如果硬要说,人生也不过一眨眼,而在这样的一段时间里,要活成什么样子,全在自己。

... ...

当说回制作上,我会发自肺腑的说一句——“京阿尼的匠人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以匠人的态度把其他轻小说平台视之如敝履的《紫罗兰永恒花园》拾起来,打造出了一部封神级别的的动画作品;以真正辩证的态度,京阿尼用无以复加的精细制作拿出了“吹响吧!上低音号”这样一部充斥着现实色彩的青春大戏。

关于上文对于《紫罗兰永恒花园》的描述确有此事,作者晓 加奈在把作品投向京都开设的轻小说奖评选之前投遍了日本所有的轻小说文库,从没有拿到过好名次。

京都动画对晓 加奈这部在其他纯轻小说文库来看商业化价值不大的作品的慧眼识珠才是我们能够在荧屏上看到这部作品的最核心原因。

本作中最有名的一首乐团演奏曲无疑是“三日月之舞”,而据原作者称,这首曲子只不过是她虚构出来的而已,她都没有仔细想过这首曲子是什么样,而在动画化她的作品的过程中,京阿尼专门请来了作曲家,把这首曲子写了出来,在动画中完成了演绎。

温馨提醒:“请不要在看完全部动画之前搜索任何相关音乐作品,会被标题剧透。”

京阿尼根据作品中北宇治高中吹奏部乐团参加比赛的不同层次找来了从业余到职业级别的演奏家,把一曲作品演奏出了数个版本。

而当你听过“吹响吧!上低音号”的相关作品之后,或许你会爱上交响乐.

以上内容中有一个隐藏彩蛋

后记:本文企划始于京阿尼受难日前一天,big fun番剧区成立当天,18号收到消息之后就完全没有了写下去的心情,

直到今天才重新开始,以非常复杂的心情把这篇文章写完... ...

祈福京阿尼。

愿世间一切荒诞的恶意远离我们所爱... ...

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灾难已经发生了。

于今而言,或许,努力的从悲伤的心情中走出来,缅怀逝者的同时积极的正视未来才是最应该有的态度。

然后,

京阿尼谱写过的美妙旋律在每一个京阿尼粉丝的心中都永远不会消失。

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fCcGWwBmyVoG_1ZuoLy.html














4月10日 NS 资讯

2020-04-10




4月7日NS资讯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