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Canbuno@bigfun社区
还记得那玩弄了你整个童年的中插广告吗?
对!就是每当你神游到动画片和电视剧里时,那个临时把你从梦境中踢出来,喊着让你交广告费的玩意。这可别小看它,你不交广告费还不行,如果此时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后多半就得错过了又开播的剧情。
如此霸道,着实令人生厌。
央视已十分良心了
不过有心的小伙伴或许已经发现了,好像也是在很久之前,或许是你童年结束之时,电视机上已经找不到了中插广告的身影。
它彻底消失了吗?
中断艺术演出节目的中插广告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说它是电视剧的孪生弟弟。
试想象这样的画面,熙熙攘攘的街道中央有一名卖艺的旅行艺人,艺人表演完一首曲子后便言:“喜欢我的表演请多多支持我吧!”说罢举起帽子接着看客的打赏。如何,是不是很熟悉?
做影视剧、动画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动辄数千万甚至数十亿的成本注定了它要做到“高回报”。而动画片和影视剧确实反映出了这一点,像79年版《哪吒闹海》、94年版《三国演义》,其成本甚至只有国家撑腰才得以充填。因此,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化,是重中之重。
变成鬼畜素材的94版经典《三国演义》
中插广告就是加速变现电视剧变现的重要方法。
早年,影视连续剧变现途径较为单一,以电视机为主要播放阵地,因此意味着一部电视剧仅以收视率论成败。收视率高,代表着广告曝光率高,广告商投注广告单价费用高昂,企划能盈利,续作接连不断;反之,企划则石沉大海
最初时,人们往往把广告时间当成了休息时间,利用中插广告的这段时间喝水上厕所——毕竟广告与观众想看的正片完全无关。于是,为了提高广告转化率,从业人员们想尽了脑汁儿,最终想出了一个“馊招”:要是我逼得观众不得不安心在电视机前苦等,不就提高转化率了吗?
于是,我们所讨厌的中插广告经典老套路,这才诞生。眼看那黑脸包公义愤填膺,叫嚣威慑得反派早已两股战战,结果前脚还没踏入大门,画面就给来个大停顿,随即几个标题大字飞撞在屏幕上。“咚咚!”——广告时间来了,上厕所和漏剧情你选一个吧。你说,气不气?
中插广告成为了每个观众深恶痛绝的事物。
或许是中插广告给来的厚利使得低质量电视剧层出不穷,或许是中插广告严重影响观看体验激起了民怨,“整改”最终砸到了中插广告的头上。
2009年,广电总局发布规定,电视剧插播广告每次时长不能超过1分30秒,并且不得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完整性,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施行。雷厉风行,2011年,广电总局又下发规定,要求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于2012年1月1月正式施行。
规定一出,一片叫好。中插广告就此退出了内地电视的舞台。
但这样的结果,真的好吗?
如果你细心留意,正好就2012年过后不久,“网剧”彻底火了。
当年,演员大鹏就靠着一部《屌丝男士》红遍大江南北,而这部于12年首播的网剧也给视频网站带来了巨量用户。
除了快餐式的笑点营销与针砭时弊外,《屌丝男士》拥有众多明星加盟出演,这也是其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不过聚焦到2012年,此时互联网已普及,用户已有一定的基数,想必这才是更为重要的。
传统视频网站竞争激烈,仅靠外剧版权无法进一步扩大盈利,不得已将目光投向自产IP网剧,引起了一波网剧热。那几年,我们所熟知的网剧接连面世,光《屌丝男士》的这类搞笑网络短剧,就有13年的《万万没想到》、14年的《废材兄弟》等。
数部网剧接连爆火,无疑给网剧的可行性打了一针强心针。仅百度百科统计的数据,网剧的数量就从12年的4部,13年的13部,到如今的一年百来部。
就在这个时候,该死的中插广告,竟然又死而复生了。
如果你经常看网剧,当然网络动画也算,腾讯爱奇艺优酷的贴片广告肯定能让你吐槽一天。除了视频网站片头固定的30秒、60秒,甚至是90秒的前贴广告外,网剧看到一半强行插入的中贴广告也着实令人作呕。
什么?你说白嫖?
充了会员也要看广告的操作见过吗?美名“好剧推荐”——尽管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关闭广告,但也破坏了观看体验。
倘若“广告骚扰”到此为止,也算不错了,不过剧中自带植入式广告却无法制止,而且现在有“愈发猖狂”的嫌疑。
以网络动画为例,原本没有什么植入式广告的《狐妖小红娘》,从南国篇开始就经常有了“美年达”品牌的植入式广告。但好归是植入适度,不严重影响观看,因此没有被许多人所排斥。
可要换个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动画时长1/3都是“水”的《天行九歌》里,即便片尾只有15秒广告也会让人感到十分厌烦——观众往往会将“这就没了?”的火气撒在这15秒广告上,尽管这广告是玄机自己的无收费广告。
《天行九歌》是由玄机独家出品的,或许出于创作者的自尊,玄机并未加入收费的植入性广告。然而在企鹅影视与玄机科技共同出品的《斗罗大陆》中,或许就由于权利分散,加入了各类收费广告。其中,植入式的绿茶广告就十分频繁,而且绿茶的品牌与斗罗大陆的世界观等设定相差甚远,极其突兀的广告非常影响观看体验。
诸如此类,广告在网剧和网络动画的泛滥有目共睹。以上仅仅只拿了植入式广告和贴片广告举例,要知道,还有“创可贴式广告”“小剧场式广告”等等数不胜数。
因此问题来了,这些夹在剧中的广告,真的没法去掉吗?
我们回顾一下电视剧曾经取消插播广告之后的故事。
当年,为响应群众呼声,电视剧插播广告彻底被禁。只不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取消中插广告虽然照顾到了观众,却苦了从业人员。插播广告的取消导致电视剧企划资金流转不足,许多从业人员曾一度呼吁恢复中插广告,不过最终还是维持现状。
如今,网络剧爆火,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电视剧很难盈利,而网剧的爆火,也进一步使电视剧生存空间逐渐缩小。
许多网友认为,盈利变得困难也许会进一步倒逼优质内容的出现,从而大浪淘沙,对整个行业有利。但事实上如今所谓的优秀电视剧并没有我们原想象的突然暴增,电视剧为了确保必定盈利,“明星效应”成为主流早已司空见惯。反观网剧,省去与电视台打交道的繁琐,门槛相对较低的同时吸引了一大批真正有热情有想法的年轻人,《毛骗》《余罪》《白夜追凶》等深受欢迎。
那这么说,我们应该包容广告?
难说。
2017年爆火的网络动画《全职高手》中,就有着麦当劳的大量植入式广告,经常会突然出现在剧情或者画面中,打断观众的思路。大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中甚至都有麦当劳的存在。
《全职高手》资金不足,需要加广告?
当然不是,对《全职高手》来说,完全不存在投资亏损的情况。而且这类中断剧情、影响观看,破坏文艺作品艺术完整性的植入式广告绝不会是创作者们自愿的。
《全职高手》第一季,剧三文娱报道,仅播放带动的付费规模就已经千万,植入式广告的广告费用也高达数百万。更何况,打造成的IP,其授权衍生品盈利更是无法计量。然而,制作《全职高手》第一季的动画公司视美经典,其制片人朱珂事后经过采访表示,对制作公司来说,根本是属于“拿多少钱用多少钱”的“盈亏平衡”状态。
钱去哪儿了?
在IP方阅文集团那儿。
所以我们往往能看到十分可悲的一面。中断广告带来的资金回收链,往往小企划的从业人员倒霉了,但不中断,这些压不住的贪婪也并不会怜惜真正的创作者们。这些深不见底的贪婪,甚至想尽一切方法,不惜破坏文艺作品的文艺属性,不惜剥削观众的观看体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再也无法关闭。
也许解局之路只有一条,加速优化产业链,并将话语权归还给真正的创作者们。
譬如与视美合作的企鹅影视,就在他们的下一部合作作品《魔道祖师》中,允许视美入驻出品方,承担部分亏损风险,相对的,也可以收获自己劳动带来的收益——要知道,这在国产网络动画刚起步时,和金主爸爸抢话筒子简直是天方夜谭。
动画制作公司也可以据此,在自己的忍受范围内,加入部分不会影响欣赏的广告,诸如《灵笼》中《明日之后》游戏的小剧场广告,而观众也乐于支持。这也是上面笔者并不大肆批评小剧场广告的原因,至少在目前看来,这种创作者们“自愿”加入的广告,往往实际上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
其实,观众并不是讨厌广告,只不过是不愿意变成被资本宰割的肥羊。
在看似简单的广告背后,有着整个行业待解的矛盾与难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Lk_unEBnkjnB-0zHuz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