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辛普森夫人抢男人,这个女人不简单!

2020-04-06     99万阅读

最近,肺炎疫情虽然在咱们国内平稳了下来,但在国外却更加肆虐了。


就连98岁的英国女王都害怕感染,决定离开白金汉宫,前往温莎城堡进行暂住:



这个“温莎城堡”,宝迷们听起来很耳熟吧?是不是想起来了那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公爵呢?


其实吧,温莎城堡只是一座行宫~坐落在泰晤士河畔,集安全保卫于一身,一直被视为王室成员的避难所:



而温莎公爵也就是在这座城堡里,两度向辛普森夫人求婚的:



虽然这个行为,现在听起来很浪漫,但在当时,温莎公爵也是面临了诸多指责——政府、人民和教会,均反对他迎娶辛普森夫人。


而其中,反对得最为激烈的.....不是别人,竟是伊丽莎白王妃!也就是温莎公爵弟弟的老婆,现任英国女王的妈妈:



为啥弟妹要干涉大伯哥的婚事?


据小道消息称:伊丽莎白王妃是因为嫉妒,她真正爱的人不是丈夫乔治六世,而是温莎公爵!



看来不论是外国王室还是中国帝王的后宫,野史永远比正史传得还要精彩啊~


这其中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恩怨情仇呢?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位女王妈妈的故事!




这段“三角恋”能在民间流传,主要是因为哥哥太出色。


首先,身份上,哥哥爱德华是一国王储,相貌好又优秀,备受期待。而弟弟却是活在哥哥光芒下的影子,还患有口吃


(左)爱德华八世(右)乔治六世,乔治六世颜值也不低,少了灵动多了稳重


身份悬殊、生理缺陷,使得兄弟俩的性格也截然不同。


哥哥风流倜傥,惹尽风流债;弟弟则过于腼腆,即使遇到了心仪的姑娘,也羞于表白。



这个姑娘,就是19岁的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也不是什么野丫头,她的全名为“伊丽莎白·鲍斯-莱昂”,父亲是斯特拉斯莫尔伯爵。



伊丽莎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宠爱中长大,开朗热情、充满活力。


可惜14岁的时候,战火带走了她最爱的哥哥,天真的小女孩一夜长大。她主动在城堡当护士,为国家出微薄之力。



这段经历,让伊丽莎白展现出性格里的坚韧和善良。


而且她还长得肤白貌美、亭亭玉立,所以追求者一直很多,是不少王公贵族心目中的“标准媳妇”。



也就是这时,少年乔治六世(当时还只是“埃尔伯特王子”)遇到了她。


在伦敦的一场舞会上,伊丽莎白提着裙裾翩然起舞。舞池中的一个转身,她和围观的埃尔伯特四目相对,少年瞬间陷入了爱河



可是这位小王子实在是太内向了!为了见到心上人,他找各种借口去伊丽莎白家,却愣是没在恋情上有啥发展。


到了第二年春天,埃尔伯特终于鼓起勇气来到伊丽莎白面前,问到:“你可以做我的妻子吗?”



这简直就是剧本里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啊~伊丽莎白十分感动,然后果断的.....拒绝他,而且还拒绝了2次


看着挫败的王子,头号助攻——王子的母亲玛丽王后出马了,她亲自见了伊丽莎白,对这个儿媳妇甚是满意


于是,她调查了伊丽莎白的追求者,利索地打发“最强情敌”去美国卖石油了。


玛丽王后和儿子乔治六世、孙女伊丽莎白二世以及曾孙的合影


接着,二号助攻——小王子的姐姐,趁着自己结婚,特邀伊丽莎白当伴娘


在这样浪漫的氛围下,埃尔伯特第三次求婚。聪明的伊丽莎白知道其中“猫腻”,但也确实被王子的诚心打动,终于松口答应了。



“嫁给伯蒂是我的责任,我是后来爱上他的。”这是后来,王太后回忆过去时,对一位闺中密友说的话。


也许当时她的确有所犹豫,但成为埃尔伯特妻子后的每一天,她都尽职尽责



1923年4月,伊丽莎白穿着婚纱,戴着父亲赠送的钻石花冠出嫁了。



这顶花冠,是宝姐的心头爱!它采用蔷薇与铃兰的题材,象征爱与忠贞~而且造型也很简洁明快,体现了自然主义特色:



婚后的生活,对伊丽莎白和埃尔伯特来说,是平静而幸福的


1923年5月,两人一起度蜜月


埃尔伯特虽然会因为次子的身份、口吃的毛病而自卑,但也免去了很多权力争夺的麻烦


他没有野心,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平庸。毕竟娶回了心爱的姑娘,有了2个可爱的女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小两口一起看赛马


1927年,王太后与长女伊丽莎白二世的合影


1930年,爸爸带着4岁的长女伊丽莎白,骑上她拥有的第一匹小马


超级幸福的一家人啊~


结果,谁能料到,哥哥翻船了。


爱德华八世继位300天,就因为死活要娶辛普森夫人而退位。埃尔伯特懵圈之中被推上王座,成了乔治六世:



而伊丽莎白则加冕成了英国王后:


伊丽莎白的加冕冠,以1911年玛丽王后后冠为基础设计,镶嵌2800颗钻石,最大的一颗是“光之山”钻石


据当时的政要回忆,当乔治六世和妻子得知自己不得不继承皇位时,第一时间内表现出了极度不快。毕竟,这对温和的夫妻一直不是野心勃勃的人。


失去平静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王室重担。国王王后可是国家的门面,需要承担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



很快,乔治六世就面临了他国王之路上最大的障碍——演讲。


尽管王室没啥实权,但作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仍然是国家的核心。他需要用自己的威严和形象,调动国民的向心力。



所以,演讲,可谓国王的必备技能。


然而,口吃使得乔治六世连这件唯一能做的事,都无法顺利完成。曾横扫第83届奥斯卡的电影《国王的演讲》便讲述了这段故事:


电影里,乔治六世因为口吃而陷入尴尬


既使胸口有惊涛拍岸,都被这痼疾桎梏,牢牢封锁在痉挛的两唇中,这怕是最憋屈的事了。


挫败、自责、丢脸、胆怯.....让乔治六世一度陷入情绪的低谷



为了帮助丈夫重拾信心,伊丽莎白四处求医。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她不离不弃,始终耐心地鼓励着丈夫。



可惜时间不等人,二战爆发了,整个国家陷入阴影。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柱。


其实,彼时的乔治六世何尝不是在经历战斗?一场自己与顽疾的战斗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关键的时刻,乔治六世贡献了英国历史上最振奋人心的“国王演讲”——


“我对站在岁月之门的那人说,给我光,让我平安走向难卜的未来。”



可以这样说,在二战期间,乔治六世就是英国人民勇气和毅力的象征


而一直陪伴着他的伊丽莎白王后,更是受到空前的欢迎:



当时,为了王室安全,有人一度建议他们撤离伦敦。


伊丽莎白却回答:“我的孩子不能离开我,我不能离开国王,而国王是绝不会离开伦敦的。”


她说到也就做到,不仅在背后帮助丈夫,还陪同他亲赴现场


德军轰炸后,她就从防空洞里出来,走访每一条被炸毁的街道,慰问受伤的士兵,温声鼓励年幼的孩童。



童年就经受过战争的洗礼,如今没有什么能让她软弱了。


她的坚韧感染着人民,带领国家走过荆棘,成为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连希特勒都说,她才是“欧洲最危险的女人”。



1952年,在战争中积劳成疾的乔治六世去世,王位由长女伊丽莎白继承。


虽然乔治六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但在政治上却没什么建树。如果一定要说,他最大的成功就是娶到了伊丽莎白



对于这个媳妇,王室一家都非常满意。玛丽王后甚至将很多自己喜欢的珠宝,都送赠给了伊丽莎白


毕竟华丽的珠宝,也有利于树立王后的形象。


比如加冕的时候,她所佩戴的全套珠宝,都是婆婆赠与的。其中主要包括一套继承自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石珠宝,这是女王加冕时的装备:



另外一条则是乔治六世送给伊丽莎白的礼物:



伊丽莎白曾有创意地将这两条项链搭配叠戴,配上华丽的尖顶王冠,整个人都自带闪光



有时候也会换其他的王冠来搭配。



伊丽莎白有非常钟爱的两顶王冠,一顶是玛丽王后闺蜜玛姬的私人珠宝,形状好似蜂窝,非常有特色:



搭配的这条珍珠项链,也是伊丽莎白的最爱:



另外一顶红宝石王冠,则可以与一对红宝石耳坠、一条红宝石项链搭配成套,贵气又妩媚



这顶王冠渊源颇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亲自设计的。


黄金支架组成11个钻石拱门,每道拱门中包含一朵钻石莲花,花蕊原本点缀的是蛋白石,异常精致



后来传给爱德华七世的妻子,才将蛋白石换成了红宝石,并将整体缩小以更显轻便


伊丽莎白在王室宝库中,一眼相中这顶王冠~此后佩戴它出席过众多重要场合,直至去世后,传到了现任女王的手中:



不过珠宝虽多,但伊丽莎白的真爱,还是珍珠!这从她各种少女肖像和照片里都能看出来:



长女继位之后,她仍然作为王太后,在背后辅助。所以即便已经晚年,还是经常出席各种外交场合


而在这些场合下,她总是穿着考究,然后搭配最喜欢的珍珠首饰,不减慈祥和蔼的魅力:



不同的是,每一次她都要搭配一枚别致的胸针,来进一步装点自己的庄重:



这枚胸针也是有来头的,原主人依然是维多利亚女王。钻石勾勒的线条繁复大气,中心一颗珍珠点缀,让整体造型更为柔和



王太后的胸针可真不少,这枚植物造型也经常出现,搭配颜色相对清新的套装:


伊丽莎白的各色钻石胸针


除了出访和工作,晚年的王太后,还是更喜欢和子孙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孙子孙媳妇们也都非常爱戴这位慈祥的祖母:


伊丽莎白有很多与孙媳妇戴安娜在一起的合影,据说她非常喜欢戴妃,戴妃去世后,两个曾孙也是她抚养的


和两个女儿的合照也非常有爱~这是穿的亲子装吗?


抱着曾孙


不过,看着这满眼花花绿绿颜色众多的套装,有种熟悉感迎面扑来……


终于知道,现任女王的“彩虹系列”套装,究竟是从哪学来的啦!这个“传统”似乎还有继续传给孙媳妇的趋势呢!真期待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RXpUXEBfwtFQPkdrLb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