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曾是世界首富,钱还没花完,人却死了!但留下了这幢超级豪宅

2020-03-13     99万阅读

和珅,亘古罕有的超级大贪官,究竟他是贪了多少钱,会被世人称为大贪官呢?



且不说嘉庆当年抄和珅家产抄没的9亿两白银,也不说他在位时掠夺的土地和房产,光是他自己住的“豪宅”都不输皇宫


据说当时的“和府”(今日的北京恭王府),在规模和奢侈程度上,与宁寿宫和圆明园一模一样,俨然富可敌国



这种行为在当时已经属于大逆不道之罪。因为在封建旧社会,房子再奢华也决不能挑战皇家园林,而和珅不仅挑战了,还把自己的家修得比皇家园林还奢华。



而向来有个性、很聪明、玩酷炫的乾隆皇帝,怎能忍得了这种大逆不道呢?



原来,和珅仗着自己和乾隆帝是儿女亲家,同时又是最大的宠臣,“哄得”乾隆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



其实,这座宅邸并不是一直属于和珅的。它的前身是座规模宏大的寺院,香火很旺;和珅倒台之后,房子又被皇家收回去,最终传到了恭亲王奕䜣的手上,所以才被叫做恭王府。




乾隆年间,和珅看上了这块宅地,花了高价拿下多处房产,后来,他索性决定建造一座宅院,这就是恭王府的前身:和第


在京城所有府邸中,和第的建造规格极高。虽然和珅并非皇家成员,但建造规格是按照王爷的标准来的,可见这个贪官的地位。


和珅曾是世界首富,钱还没花完,人却死了!但留下了这幢超级豪宅


现在恭王府里的“锡晋斋”、“葆光室”、“嘉乐堂”等建筑就是和珅时期留下的。




和珅死了之后,宅子怎么安排?嘉庆把王府一分为二,东边留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继续住(因为他的老婆是乾隆皇帝的和孝公主,很受宠爱,所以没收回),西边赐给了弟弟庆郡王永磷。




后来到了咸丰年间,这里成为恭亲王奕䜣的府邸,从那时开始,这里才被正式称为恭王府



奕䜣住进去之后大兴土木,把这座宅子好好改造了一番,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气派。




这座兴建于18世纪的公卿宅邸,在世事变迁之间已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岁月洗礼。就像前文所述,既然和珅是当时的全球首富,那么他的府邸自然也就代表着当时全世界最奢华的极致


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可见其中的美感与艺术价值。



西洋门是王府内部花园的汉白玉石正门,由恭亲王在原有的石门基础上修缮。


他比较洋气,喜欢西洋的风格,所以仿照了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建造了这个西洋门,整体是欧洲拱门式风格,在今日看来依然非常气派。



西洋门内外分别雕刻着:静含太古、秀挹恒春,意指住在恭王府的人都能达到静修兼具的格调。


西洋门也是府内唯一的西式建筑,显得非常有历史感和时空感,位列恭王府三绝之首。




大戏楼是恭亲王宴请和会客的娱乐场所,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全封闭式大戏楼,民间将之称为“大戏房”。



大戏楼最绝妙之处在于:全部由砖木手工搭建,没有用到一枚铁钉,且采用了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三卷勾连式结构,花费了极大物力和人力。



大戏楼之所以有这么大“排场”,是为了保证整个戏院声音效果的震撼:没有用到一根钉子的戏院的底部其实是被掏空的,放的是很多口青铜大缸。


这一巧妙设计增大了共鸣混响空间,无论在戏楼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清晰地听到台上的声音,根本不需要任何传声工具,用手工实现了余音缭绕。



民国时期曾有一位欧洲音乐家来北京演出,后来兴奋地称赞大戏楼的音色效果,比欧洲的戏院还要好


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来华访问时,曾点名想去恭王府大戏楼见识一下传闻中的神奇声色。


后来在近两小时的演出中,李光耀如醉如痴,对这一中国古典建筑的智慧,倍加称赞。




福字碑藏于恭王府的秘云洞内,是根据康熙的亲笔题字所临摹雕刻而来,构思巧妙,气势磅礴,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在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字。



后来乾隆把天下第一福字,赐给了和珅,展现着无条件的绝对信任与倚重。


而和珅也很懂得其中利害,他掷重金用最好的太湖石材,在后花园建成了一条石龙,日常悉心供奉,动不动就是三跪九叩。而乾隆也因此非常开心,更加信任和珅了。



这条石龙的正中央就是福字碑,当年和珅被抄家时,原本福字碑要被运走,但眼看着一整条石龙的“心脏”会被挖去,就保存原地至今




据说恭亲王府的整体建筑格局,是由和珅从头到尾亲自过问的。


根据民间史料记载,和珅在设计恭王府之初,在整个布局中暗藏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造型



其中最大的一只是以蝠厅的两侧耳房为双翼。



以王府至高点邀月台为躯干,在格局上形成的一只巨大蝙蝠结构



而王府的其他蝙蝠几乎都藏身于各处曲径通幽的羊肠小道,四处叠石层垒,绿竹萌蔽,左弯右转,幽深僻静,寓意着在闲庭信步的不经意之间,就会遇到“福气”。




恭亲王死后,他的嫡孙溥伟承袭爵位,那个时候的他迫于生计、再加上想复辟清朝,这位“最后的王爷”几乎“卖掉”了恭王府,是继和珅被抄家之后第二次的文物大规模流失。



唐韩斡《照夜白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南宋《九龙图卷》,由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



恭亲王的手工玉质笔筒,现私藏于美国纽约某富豪家中。



清乾隆御制,紫檀漆地嵌玉圆光座屏,这曾经是乾隆最喜爱的座屏之一,现藏于美国纽约



1913年在美国被拍卖的恭亲王收藏之青铜器,很可能是三千年前先秦时代的顶级文物



除了这些被“曝光”出来的恭王府珍宝,其他散失于海外的文物,如果真正统计起来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们期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当年流失的宝物重现天日,并回到祖国的怀抱。


当代,恭王府已经全部对外开放。在2017年,恭王府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斗转星移,岁月蹉跎,本来就属于国家的珍宝,就应当归于国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AQLN3EBfwtFQPkdTA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