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操天才16岁获奥运冠军,18岁因病退役,北大毕业后留美发展

2020-07-02     左岸枫

原标题:中国体操天才16岁获奥运冠军,18岁因病退役,北大毕业后留美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在中国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中国俗语的共性就是:话糙理不糙,这句话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上面都十分受用。在音乐界,有失去听觉的钢琴家贝多芬。在文学界,有聋哑人海伦凯勒。在科学界,有患上渐冻症的霍金。在舞蹈界有聋哑演员的千手观音。在体操界,也有与疾病抗争的陆莉。

与体操结缘

1976年在长沙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诞生了一个体操天才:陆莉。陆莉本来应该和普通的孩子照常读书,考大学。然而她从小身板瘦小,饭也不肯多吃。

陆莉的父母很担心自己的孩子身体会不好,于是在商量一番之后,决定把孩子送去练习体操,让她可以把身体练的结实一些。未曾想到,父母无意间的决定,竟然改变了陆莉一生的轨迹。

陆莉父母把她送去跳体操时,遇到的第一个教练是:周晓林。周晓林回忆第一次见到陆莉的场景时说道:她当时身板很直很瘦,就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我的面前。当时,看到她,就觉得她是来跳体操的。于是把她放到一个高马上,马有一米三。这样做是想要试一下她的胆量,结果她一点都不害怕,像一只燕子一样朝着我飞了过来。

也是因为这件事情,周晓林发现了陆莉是一个反应敏捷,且四肢有力量的小女孩。周晓林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就收陆莉为徒弟。因为在周晓林接住陆莉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这是一个跳体操的天才。

陆莉也从此便开启了自己的体操生涯,并且也爱上了这个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些状况,因为陆莉的家和练体操的地方隔的太远了,父母接送过程太累,加上一些别的原因,被迫叫停陆莉练习。

这个时候陆莉感到十分难过,她不想放弃体操,于是给周晓林打电话。结果周晓林还主动跟陆莉的父母商量,并且让陆莉住到自己的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周晓林对陆莉的重视了,也从侧面反应出,陆莉确实是一个好苗子。

冠军之路

1985年,也就是陆莉九岁的时候,已经是湖南体校的学生了。在学校辛苦训练三年后,也就是1988年,成功入选了湖南省的体操队。当时她的体操教练是熊景斌,熊景斌也十分看好陆莉,甚至为陆莉量身设计了套三个D组相连的高低杠高难新动作。陆莉在熊景斌的带领下,又加上自己的辛苦付出。一年后,她在全国青运会上高低杠冠军。首战告捷之后,陆莉的体操生涯就像开了挂一样,她也开启了自己的冠军之路。

离第一个冠军只隔了两年,1990年,她又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陆莉继续一鼓作气,之后又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的金牌。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1992年的那场比赛,那个时候的陆莉才十六岁。陆莉在92年之前已经获得了很多不小的成就,她比赛时的动作非常优美和吸引人,她所获得的成就有一半的功劳要给为她设计动作的教练熊景斌。

陆莉后来因为高低杠的突出成功入选了国家队,一进入国家队参加了巴黎世锦赛,不过当时没有站稳,成绩不理想。可是陆莉并没有灰心,她等着下一次机会的来临,在这期间她更加勤奋的训练,之后的巴塞罗奥运会上,其实陆莉因为之前的发挥失误,只能当候补。

不过命运总是喜欢眷顾勤奋的人,刚好在比赛的时候,陆莉的队友受伤了,她就代替队友参加了比赛。在那场比赛中陆莉发挥的非常好,尤其是她高低杠动作的独特,还引起了国际体操界的轰动。当时国际体操联合会还将她的“三D相连”命为“陆莉动作”。

在场的裁判全是外国人,他们也同意被陆莉的动作震撼了,优美的线条,标准的动作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心。在场的所有裁判都给了陆莉十分,因此,16岁的陆莉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那一届奥运比赛的冠军。

病痛折磨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莉在获得冠军的时候还患上有肝病。其实在1988年陆莉进队之前就被体操中心的燕呢喃发现陆莉患上了肝炎。但是陆莉的底子实在是太好了,因此燕呢喃不敢跟别人讲这件事情,害怕断送陆莉的体操生涯。

她甚至把陆莉带到自己的家住,就是为了找药给她治疗,可是还是没有什么用。后来陆莉也带病继续练习体操,结果在1989年的一次训练当中,她觉得身体不适,因此父母就偷偷带她去检查了身体。

这一检查,发现,果然陆莉的病情恶化了。在这种情况下,陆莉仍然不愿意放弃体操。她的教练熊景斌也深深为陆莉的精神打动了,因此在当陆莉教练期间,除了教她专业知识以外,还一直在给她熬药,希望她病情可以好转。

然而,事实却赤裸裸的摆在了眼前。陆莉病情没有好转,但是她还是坚持地完成了比赛,并且还获得了全国冠军。陆莉这种不惧病痛的精神让人十分钦佩。

运动员固然都是抱着巨大的热情在从事自己的行业,他们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运动事业。然而,在病痛面前,谁也无法例外,曾经的运动飞人刘翔也逃不过这种宿命。

在1994年,18岁的陆莉实在是忍受不住肝病的折磨了,她不得已只有退役了。

很多人认为运动员退役之后,就没有工作可以做了。换句话说,他们的事业仿佛走到了终点。但是,陆莉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她虽然无法逃脱退役的宿命,可是她一生也要干自己热爱的事业,她要和命运死磕到底。因此,退役对于陆莉来说,不过是一种新的开始。

建立俱乐部

1994年,陆莉才十八岁,却不得已退出体操生涯。陆莉退役之后,选择到北京体育大学继续学习,当时的招生老师是个体操迷,因此也非常喜欢陆莉,在学校期间,也一直在帮助她。

陆莉虽然已经很有名气,可是在学校期间,她仍然非常低调。她自己还觉得学习压力非常大,因为之前练体操的缘故,都没怎么上过学。不过,大学四年,在陆莉的努力下,她成功去了北大的国际关系深造。在北大毕业后,她只身去了美国,陆莉现在说她生活的很好,在美国建立了一个体操俱乐部“AAC”。陆莉在那里也成家立业,找到了自己相伴一生的人。

她说自己每天都很忙,忙着俱乐部的事情,忙着和老公一起生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RI3PXMBnkjnB-0zVH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