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南省沅陵县沅陵镇大山深处的原国营五二机械厂,是建于“三线”时期的一个研制航空动力系统的军工企业,是沅陵三个姊妹厂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如今,工厂整体迁至岳阳后改制,旧址破败荒凉,一片狼藉。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中游,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最高海拔2000多米,素有“湘西门户”“南天锁钥”之称。
沅陵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描写的天堂,它生前称其为“第二故乡”,称“沅陵的美,美得让人心痛”。酉水河边令人向往的“长寿村”也在这。
五二厂始建于1966年5月,是原航空工业部013基地所属航空发动机厂,军工代号“310”。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三机部准备在沅陵建立航空发动机基地,湘江机械制造公司(331厂)负责筹建。
1965年9月,三机部发文确定厂址在沅陵县凉水井区苦藤铺公社长冲坳大队,厂名为“五一机械厂”。1966年5月,五一厂建成投产,五二厂开工。
沅陵还建有五三厂等军工企业,但五二厂规模最大,鼎盛时有职工家属近万人。
按照三要求,该厂分散建设在几个山沟中,厂区、生活区依山而建,医院、学校、职工俱乐部、电影院、职工宿舍、邮局、市场、厂房等建筑和配套设施绵延不绝。晚上,厂区灯火通明,繁华热闹。
上世纪80年代,五二厂军转民后,曾生过“750”型水冷式边三轮摩托车。
上世纪80年代,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期,到90年代初期,沅陵的三线厂陆续搬出。
1985年,国务院三线办发文将五二厂列入“七五”三线调整搬迁项目。
根据国家三线军工企业调迁政策和自身需要,1991年11月,五二厂整体搬迁到湖南省岳阳市冷水铺。
后来,五二厂改制为“中国航发长江动力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单位。
公司占地总面积353亩,其中生产区占地面积166亩,生产经营建筑面积46700平米,主要负责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金属密封环及涨圈研制生产等。
五二厂搬走后,原厂整体移交给沅陵县政府代管。
如今,大部分建筑闲置,一些建筑被拆除或改造,面目全非,但是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印痕犹在。
五二厂庞大建筑群,见证了一段三线建设的历史,当初风华正茂的青年职工,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是沅陵山中的奋斗岁月值得他们品味一生。(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