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的原国营221厂,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生产和试验基地,这里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决定撤消221厂,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完成历史使命、全面退役。2018年1月27日,221厂旧址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青新公路(国道315线)、青藏铁路横贯全境,是青海“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组成部分。
西海镇位于湟水源头、海晏盆地的金银滩草原。金银滩草原方圆1100平方公里,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贯穿,分为金滩、银滩大草原,合称为金银滩草原。
221厂始建于1958年5月,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对外名称为“青海省综合机械厂”,另一个名字为“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上世纪70年代初期改叫“兰字839部队”,中期又改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221厂”,简称"221厂”。
为了保密,这里对外叫“青海矿区”,行政机关称“青海矿区办事处”。
221厂曾极其辉煌和神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成功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研制;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成功的原子弹在这里研制;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成功的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
中国第一代核武器主要在这里研制,并实现武器化批量生产,装备部队,被称为“原子城”。
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做出了撤消221厂的决定,同时对基地核设施进行了无害化特殊处理,经国家级验收完全符合有关环保规定。
1995年5月16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完成历史使命、全面退役的消息。
1995年,经国务院,青海省委、省政府批准,221厂旧址整体移交给海北州政府,并定名为西海镇,成为海北州政府所在地。
如今,221厂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有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展馆;有原221基地地下秘密指挥中心;有221厂的爆轰试验场等7个分厂以及生产、加工设备,检测仪器,铁路、厂房、住宅、文化活动中心等核遗存和设施。
此外,西海镇境内还有著名的西部歌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有十一世班禅“金银滩”题词纪念塔等。
2005年11月,国务院命名221厂(原子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4月28目,221厂地下指挥所正式解密,对外开放。
如今,221厂部分建筑已经失去了用途,破败不堪,成为一片废墟。(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