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这个国家女孩为何让人感动?因为我们走得太匆忙忘了来时路

2020-03-15   泉城后备之家

文:李京进

今天,一则新闻开始刷屏:11岁的河北邢台寒门女孩贾昊倩用90元购买了10只口罩,寄往千里之外的那个她从未到过的武汉。她的理由很简单却又很硬核:“我们家受惠于国家,我是国家的孩子。当国家有难,我理应支援。”

3月12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洪山区防疫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清点来自全国各地的战“疫”物资。一个来自河北省邢台县的薄薄包裹,并不起眼,里面装着叠得整整齐齐的10只独立包装外科口罩。物资保障组工作人员杨喆介绍,与10只口罩相伴的,是一份折叠起来的手写信。才读到一半,杨喆就忍不住哭了。

原来,写信人就是邢台县西黄镇旮旯村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贾昊倩,她在信中写道:“我的爸爸、妈妈、弟弟都是国家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员,享受国家低保补贴。我们家享受国家待遇,我就是国家的孩子。当国家有难,外国朋友都向我国捐赠钱物,更何况我一个受惠于国家的家庭?

90元钱能买到什么?然而却是小昊倩一家人商量后,从每月的800元低保费中,抽出90元捐款。当她的族亲贾新庆帮忙网购买下10只口罩。然而,贾昊倩在看到口罩的一瞬间大哭,“10只太少了,我不好意思”。可她这样的家庭却无力支撑她献更大的爱心,这正是她难过的。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著名诗人、画家纪伯伦的诗曾经说过的一句经典: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原句如下:We already walked too far, down to we had forgotten why embarked。出自《先知》。

其实,生活在中华大地的每个中国人,请问有哪个人敢说自己不是国家的孩子?应该说在这次疫情中,大多数国人都能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特别是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医护工作人员逆行而上,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提身处“核心区”的武汉人民,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武汉人员没有被病毒吓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了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但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看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国人的市井百态,每个人在疫情中的表现,更是一场活脱脱一个官场现形记。各级官员如此,普通百姓更是如此。近期那些垃圾车运猪肉、救护车运物资、殡葬车运输物资等一幕幕,虽然不能掩饰武汉人民的功劳,却也让感到脸红与无奈;面对中央领导视察,大喊:“假的、假的,全是假的!”这些官员的作秀和一些百姓的不知感恩,让基层工作者心寒;还有为了流量,吹捧所谓“吹哨人”的各路自媒体大神,你们的拙劣表演不仅给西方提供了攻击中国的武器,而且真的令人作呕,等等。

看看这个国家的女孩内心独白,你们好意思吗?“国家帮助我们生活,我会让祖国站起来。加油武汉,加油我的祖国母亲。愿我们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很难想像这样的话会出自一个11岁的嘴,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想,这个抱着感恩之心的女孩一定会走得很远。

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中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很清楚,只是我们走的太匆忙,以至于把灵魂落在身后了。

应该说,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带来了小康,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让生存的需求得到了大大满足。然而,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社会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们不知因何而焦虑,像传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闹事,影响自己的官位;下面也不安,怕上面总闹些大事,不顾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财富有一天就不算数了;穷人也不安,自己与孩子的境遇会改变吗?就在这抱怨、焦虑和不安之中,幸福,终于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了赚钱,我们学会了害人!从地沟油到毒奶粉害死人,从假疫苗到豆腐渣工程,从“盲井”到“梅姨”,黄赌毒死灰复燃,传染病卷土重来,我们用自己的无耻一次又一次刷新底线,我们一次又一次伤害着祖国。从这次西方集体反华排华,难道责任真的全在西方吗?作为国人,你们就没想过这可能是我们平常日积月累干坏事的报应?

不管怎么说?中国人民还是挺过来了。我们看到那些曾经梦寐以求、心中向往的西方民主世界:美国、英国、意大利?还是瑞典、瑞士、丹麦?这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后代,居然纷纷放弃对轻症患者的检测和治疗,尽可能地将有限的医疗资源投入到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寄希望于上帝的后人能够获得群体免疫力。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疫情过后,我们真的有必要好好反思了?而不是把物质的那一套当做灵丹妙药,其实相比于心灵的幸福,物质真的并不是都那么重要!

据悉,3月12日当晚,物资保障组工作人员吴冬英自发上网购置“学习用品大礼包”,依据来信地址寄往贾昊倩家中。并于当晚向贾昊倩回信,在长信末尾,18名工作人员一一签下姓名:“10个口罩不多,但我们认为它比金子还珍贵,是一个困难家庭奉献的真情和大爱”。14日,洪山区防疫指挥部工作人员自发组织爱心捐款,帮助生活拮据的贾昊倩一家。

自记者处获悉武汉正在组织爱心捐赠后,贾昊倩的爷爷贾桂祥14日晚打来电话,乡音里都是坚辞不受,“武汉工作吃劲,不用再破费”。闻讯,洪山区多位参与捐款的工作人员表示,“国家的孩子,更应该大家照顾。”

对于小昊倩的事情,您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