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一篇题为《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的忏悔书!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爆红网络。文中详细描述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所谓的经营“黑幕”,引发网民关注,数十个微信公众号先后转发,阅读量高达千万次,引发社会恐慌,造成负面影响。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今年2月,李某、向某宇等犯罪嫌疑人把一篇题为“惭愧罪人徐翠芹今天当众忏悔”的旧帖,帖文主要描述某水产市场内部经营乱象,该团伙遂想到将该帖文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联系起来“蹭热点”,于是将帖文内容改为“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徐翠芹”,又挖空心思设计了《华南海鲜市场供货商的忏悔书!曝光巨大黑幕!》的标题,炮制造谣帖文后即在微信公众号发布。
因涉及疫情热点,该文很快获得超过10万的阅读量,该团伙遂将文章发至全国“网络水军”群内,进行“炸群”推广,先后操纵35个公众号推送,共获点击量超1000万次,巨大的流量使该团伙非法获利近30万元。
犯罪嫌疑人在尝到甜头后,又加紧炮制了多篇与疫情有关的虚假帖文,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网安部门经过周密侦察,拨开层层迷雾,最终在无锡市惠山区丁香名园抓获李某、向某宇等9名犯罪嫌疑人,斩断了隐藏在网络背后的那只“黑手”。目前,该案相关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指认作案电脑内查获的造谣帖文本
无独有偶,2月27日至3月16日,“掌上瑞士”“掌上白俄罗斯”“掌上印度”“掌上都柏林”等十余个微信公众号批量发布类似的标题和文章,以华人口吻讲述“国外疫情下的困境”,并称“世界失控了”“华商太难了”。
但网友发现这些文章情节如出一辙,仅换了主角姓名、从事生意和所在国家。随后有网友发布“疫情之下的南极:店铺关门歇业,南极华商太难了!!”等文章调侃。
据媒体调查,发布”华商太难了“的微信公众号的账号主体为福建省福清市的三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分别为郭红、薛育明、郭仕强。
原来,由于微信公众号没做起来,薛育明一直在琢磨如何涨粉和提高阅读量。2月下旬,他在网上看到类似文章后,便产生了借助“疫情”涨粉的想法。于是,他和员工炮制了数百篇“华商太难了”的文章。“没人雇我发这些文章,是我自个发的。发出后,阅读量大多是几百,粉丝也没涨。现在我还在配合公安和网信部门调查,后悔。”
目前,微信已删除相关文章近100篇,封禁3个主体下的50个违规公众账号;对于昵称涉及不正确使用国家名、地名的70个账号,也统一清除昵称处理。网信部门已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处理此事,
疫情蔓延,全球为之揪心。为了涨粉就可以丧心病狂地罔顾事实“蹭热度”,弄虚作假?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蒙蔽受众,无视规则?这种拙劣造假,门槛很低,危害却巨大,不仅在一定时间内会误导大众,扰乱人心,还会污染网络生态,败坏社会风气。
“为了提高阅读量和涨粉”,这一“说辞”再次暴露一些自媒体存在不容忽视的病灶。
为了畸形利益,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眼中只有生意,全无道义;一味追逐流量,胆量越来越大;只要能“涨粉”,不惜哗众取宠。
自媒体为了流量恶意造假,在疫情报道中已不是头一遭。动辄制造惊悚文章、见利忘义的操盘手,已绝非少数。在工业化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生产蛊惑人心的文字,还能获利丰厚,是因为教训还不够深,惩罚还不够“疼”,该考虑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了。
据熟知内情的网友介绍,这种文章一般都是工厂化生产,所写内容绝大多数是建立在“听风就是雨”的基础之上完成一篇所谓的新闻,然后就是“照葫芦画瓢”,通过“张冠李戴”换个标题和文章中的地点、人物,就又成了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地区或另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新闻。做得过分的,这类文章据会像新冠肺炎病毒一样,迅速扩散。
据称,不少类似的微信公众号气得大骂福建这两家公司,如果不是做得太过分,如果不是被网友举报、被媒体报道,他们就会一直这么做下去。因为他们正是钻了海量信息管制难的空子。
诚然,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随着自媒体话语权的放大,如何捏紧话筒则是重要命题。不能为了博出位而越界,不能为了吸睛而抛弃规则,更不能干造谣传谣的黑色营生。
网络空间不能乌烟瘴气、生态恶化,更不容垃圾营销号失控、胡作非为。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都在应对疫情的大背景下,这类垃圾营销号就别出来添乱了。有人戏称:微博等平台已经成为造假、传谣的大本营了,这是不危言耸听。希望各级网络监管真正发挥作用,切实做到不失灵,及时出手,依法处理,让这种病态营生早日失去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处罚;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在传染病疫情蔓延的非常时刻,健康的社会信息供给环境,其实是疫情防控必不可少的社会支持系统。在这样的时候,遏制不住蹭流量的“原始欲望”,不惜“放信息烟雾弹”,渲染社会情绪,这既不体面也不善良,严重的还将触碰法律红线。
当然,作为受众也要自我反思:自己怎么那么喜欢点开、传播这种“世界失控了”、“华商太难了”这种“小爽文”?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三观歪了吗?怎么那么乐意为这种“楚门的世界”的黑产业买单?
另外,关于流量经济,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监管一直处于真空地带。不过,今年3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施行。究竟是否应该“流量为王”,根本上是一个价值观问题,反映到实践层面,就是一个如何设计算法的问题。强化对算法等技术的监管,让算法在网络内容治理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对网络空间治理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这是网友总结微信朋友圈低智商文章常用词列表,供网友们借鉴,今后看到这些词就不用再点击文章了:
就在刚刚,央视曝光,震惊国人,惊天秘密,看后惊呆,千万别吃,还敢喝吗,癌症前兆,赶快扔了,能害死你,多活十年,被害惨了,护肝降压,治病防癌,毒素最多,神奇功效,惊悚一幕,价值千万,绝密隐私,差点丧命,看后崩溃,意想不到,尺度不小,令人发指,身份曝光,颜值堪忧,灭绝人性,北京震怒,高层揭秘,强硬反击,全民炸锅,彻底玩完,摊大麻烦,绝世良机,全球沉默,大惊失色,沦为炮灰,诡异一幕,难得机遇,绝不再忍,胆战心惊,国人哽咽,西方胆寒,美国慌了,安倍沉默,安倍慌了,美国沉默,幕后黑手,彻底闭嘴,惨被打脸,下场凄凉,人心惶惶,直冒冷汗,北京发飙,世界哗然,果断出手,现场惨烈,突然翻脸,西方崩溃,最后警告,噩梦来临,国人哄笑,日本哀嚎,世界沸腾,国人不忍了,中国不忍了……
说实在话,国家有关部门也曾多次整顿这类标题,但一些营销号依然乐此不彼地使用,主要还是利益驱使。笔者支持严管公众号,严管自媒体。但严管的目标应该是那些违反现有法律法规的,是那修制造“假新闻”的运营主体,是那些“标题党”们。如果弄成“逆淘汰”,那网络环境就会越来越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