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干部承诺:“有事请找我”

2020-04-13     保山资讯

龙陵县木城乡花椒村村民郭金成最近有一个心愿:为自己和缅甸籍妻子生的满月的孩子落上中国户口。当村总支书记罗忠和知道后,立即和派出所协调,上门采集信息、准备材料、跑腿代办。“第二天就帮我儿子落上了户口,真是没想到。”郭金成说。

现在,“有事请找我”的承诺已成为龙陵县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载体,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来排解成为城乡新气象。如今龙陵的干部已经从“官老爷”转变为“店小二”,随叫随到念好“服务经”。

龙陵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以基层党建创新提升年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考题,让各级部门和乡镇机关做“考生”,由社会各界当“裁判”,构建综合“把脉”班子,常态“体检”干部机制,广泛开展了“部门评政风、行业评行风、岗位评效能”的“三评”活动。通过政府网站(党建公众号)征询、微信、评议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公权力大的职能部门和重点岗位及10个乡镇机关开展民主评议,评议结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度考核和干部实绩考评。从企业、群众评机关,到机关评企业,使民主评议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良性互动轨道,机关作风明显好转。

为充分发挥村干部在基层一线指挥员、操盘手、主心骨的作用,该县采取“三定、三比、三考”办法,即:通过“定人、定事、定责”压实村干部责任,让村干部做到尽职尽责,勇挑重担;通过“比带头、比干劲、比成绩”的“三比”方式,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通过“积分量考、巡查(随机)督考、民主评考”的“三考”方式,规范村干部的考核激励机制。解决村干部从“跑龙套”向“驾大辕”、从当“看客”向“主攻手”的转变,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赋能担责。

作为主题教育的落实行动,龙陵在全县推行“有事请找我”责任担当机制,倒逼干部提高能力素质和政策水平,将对象延伸到乡、村干部。在龙陵各个党政机关、乡、村,“有事请找我”的服务公开栏都被设置在显眼位置,领导和职工姓名、照片、电话、分管领域等信息一目了然。基本实现由“解决一个问题、一类问题”向“理顺一个机制”的转变,并逐步实现群众“有事容易找”到“有事不用找”的重大转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龙陵县千余名县、乡、村干部扛着责任和担当,扎进居民小区、农家小院、田间地头逐户走访外出务工人员及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听民声、化民忧、解民难。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外出务工信心,强化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迎“疫”而上就业增收。截至3月末,已走访外出务工及外出务工滞家人员2万余户(人),动员1.8万余名村民返岗或外出务工,全县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率达98%。腊勐镇新和村孙正春夫妻俩都在深圳打工,春节前返乡过年被宅在家里,企业让他俩尽快返岗,夫妻俩都被购买返程机(车)票困扰着。在关键时刻,政府伸出了援手,帮忙订车票和飞机票,夫妻俩得以顺利返岗。孙正春感慨地说:“我发了一条求助微信给村干部,两天后就送来了帮我们买的车票和机票,干部心里装着百姓,办事效率特高,咱打心眼里感激他们。”

在农村,“宅基地问题”是老百姓矛盾最多、反映最多的问题。因为宅基地矛盾,碧寨乡梨树坪社区李子明兄弟俩因宅基地界线不清争端不断,经常发生口角。看到社区发放的“有事请找我”服务联系卡后,李子明试着拨通了社区总支书记郭长新的手机,郭长新多次到他家进行调解,最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该县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喜欢听好话的多,听批评意见的少等问题,在党政机关中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干部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从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改起,从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起,千余名干部深入基层农村,破解难题。截至3月末,全县共解决贫困群众相关事项3200余件,一大批信访难案积案得到有效化解。

雷华

编审:李显耀

责任编辑:杨冬燕冉懦珲唐霖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ohzcnEBnkjnB-0zyH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