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把她养了7年的狗狗扔了,她就把三个月的孩子打了
作者:朱身勇
想想这个场景:
婆婆盼了好久的儿媳终于怀上了,好开心啊。
一看,家里还有条狗狗,中国人,人人都知道怀孕期间最好不要跟猫狗亲密接触,怕孕妇寄生虫感染。婆婆的心,那个不得劲啊,狗狗必须走狗,搞不好还要怀疑儿媳多年不孕不育要怪狗狗。
儿媳也知道狗狗对怀孕不利,因而也就送狗回娘家。本来这种做法挺欢喜的。
婆婆是不甘心,儿媳总归会经常回娘家的,还是影响胎儿,生下孩子了,狗狗还影响宝宝健康。
恶魔般的念头起,追到亲家家里,把狗扔了。总算亲家也配合没有闹腾,老人都在一个平台:为了孕妇和宝宝好。欢天喜地,一百个放心加安心。
剧情放逐了,孕妇回家一看,狗儿子呢?狗女儿呢?被婆婆扔了!这可是多么可恨的人啊,愤怒小鸟起飞,必须要攻击婆婆。
婆婆爱胎儿而弃狗狗,好!我叫你爱,我叫你断根。这个时候的念头和愤怒跟孙悟空怒推人生果树一样,我就叫你断根!打胎,必须打胎!
胎儿打掉了,痛苦的大脑带着微笑的嘴角。
你感觉怕不怕?
这次婆媳大战,儿媳胜!胎儿败!
婆婆可以逼儿子离婚,换媳妇!
我们来从剧情用心理分析技术来解剖她们的心理:
1。认知障碍
狗狗的寄生虫感染胎儿,确实是很常见,因为国内养狗人士没有周全地给狗狗做各种驱虫和免疫。做足功课,狗狗其实对孕妇和宝宝负面影响很小,甚至还是有益。
婆婆没有这个认知,内心充满恐惧,焦虑情绪充满大脑,二选一,要胎儿不要狗狗。
孕妇儿媳,也是有这个担心。因而才会去把狗狗寄养在娘家。在担心中采取折中方案。
问题的关键是孕妇儿媳养了狗狗七年,狗狗已经是她的孩子,家庭成员,甚至是多年不孕不育的精神寄托。它不是一只狗狗,一只宠物,那么简单,已经赋予了它人权属性。
婆婆的概念里,狗狗就是一畜生,一宠物,它没有人的属性,也不是家庭成员。狗狗是可以任意处理的,扔掉也是一个很普通行为。
婆媳在对狗狗的病虫害和狗狗身份的认知产生巨大差异,这才是后面的事故根源。
2。边界问题
婆婆的边界模糊的,否则她就不会对于儿媳怀孕这个事情那么心急,也不会那么起劲去管控儿媳的生活起居和环境。
边界意识淡薄,才会导致婆婆都不会去跟儿媳讲处理狗狗的方案。她能够去儿媳娘家处置狗狗。她的心里话是“我都是为你好”,“你的狗狗就是我的狗狗”。
人们经常因为边界意识不强,导致入侵对方领域而不自知,无法真正尊重个人的隐私和私域。
3。沟通阻塞
婆婆有去沟通一下自己对于狗狗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么?恐怕是没有的。干嘛要沟通呢?
一是怕儿媳不高兴,不懂事,沟通了也没有用;二是觉得我是婆婆,处理这个东西,做长辈有这个权利;三是沟通了情绪对立了,二个人杠上了。
儿媳有去沟通对狗狗的感情么?
恐怕是很难说出口的,你说你对狗狗有孩子一般的感情,婆婆不会认可吧?
恐怕也不会去讲把狗狗放到娘家的目的是干嘛的?犯得着跟婆婆讲这个吗?这是我个人的事,不需要婆婆来关心或干涉。
4。应激障碍
当婆婆扔狗凯旋归来时,孕妇儿媳已经愤怒了,疯了。
“赶紧去找回来”
“找不回来了”,
“啊,心碎了”
不活了!这是孕妇儿媳的心理反应。
转念一想,你扔我的孩子:狗狗,我扔你的孙儿:胎儿。扯平了,完美。
这个时候,儿媳的大脑已经被狗狗被扔这个事件冲到了情绪对立的顶点,开始对婆婆进行攻击。婆婆哪里心痛就攻击哪里!情绪左右命运。
在婆婆那边完全无法理解的,人和狗怎么能一样?一条养了七年的狗,对于狗主来说,那就是孩子被人偷了,甚至被人杀了。谁受得了呢?
儿媳又在怀孕期间,更加无法承受这种冲击。因而才会立刻联系医院去堕胎,而且是偷偷地做。这个行为是比照婆婆偷偷扔狗。
5。这个家不会更好了
婆婆自责吗?内疚感?她会认为自己害死了孙儿吗?
儿媳会有报复之后的开心吗?亲手打掉自己的孩子不会后悔吗?以孩子之命去换一条狗命值得吗?
这个事件到底惩罚了谁呢?
若干年后才会见分晓……
作者:朱身勇,复旦MBA,婚姻管理学派创始人,国家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著有畅销书《婚外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