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温州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详细全部文件内容请下拉
日前,《温州市重点区域项目建设品质提升导则(试行版)》(下称《导则》)已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执行,从规划条件到物业管理全流程着手,进一步统一建设项目品质提升标准,实现精建精美、精细管理,打造城市建筑的精品力作。
总体来看,《导则》分为总则、品质提升环节、品质提升细则和附件四部分。其中最关键的是品质提升环节和细则。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标准要求~
禅街 苏巧将 摄
品质提升关键
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到位
品质提升环节的要点,在于项目管理。《导则》在每个环节都提出具体要求,贯穿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规划条件编制、土地划拨/出让、方案招标文件书编制、方案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过程/验收、物业管理等,保证了管理的到位。如以下环节:
- 规划编制环节,《导则》明确,在出具规划条件和用地红线之前,应在上位规划的框架下提前引入城市设计或前期概念性方案设计;
- 土地划拨/出让环节,出让的土地在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的过程中,应注明建筑外立面、室内公共部位、室外景观主要装饰材料综合单价、材料单价的档位;并在整个招标、拍卖和挂牌中全程告知,在签订项目建设管理合同时,应明确具体的内容;
- 方案设计审查环节,需对建筑、室内公共部位、室外景观品质及编制深度进行审查;
- 施工过程/验收环节,在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之前,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联合对主要装饰材料进行选择确认,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实体封样存放,以供相关部门日后在施工过程和验收过程时进行对照监督。
南塘街 鹿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17项具体要求
分档分类明确提品质标准
品质提升细则的要点,在于技术细节。《导则》从17个方面提出品质提升的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规定、总平面、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平面、建筑立面、建筑屋面、建筑色彩、建筑设施、空间开发与利用、交通组织、景观设计、滨水空间、夜景照明、道路、桥梁、建造模式、BIM应用等。如:
- 建筑立面:《导则》提出应简洁大方,一般除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外,宜采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
- 建筑屋面:宜设置上人屋面、建筑高度24米以下的屋顶花园;
- 建筑色彩:应简洁、大气、清新、亮丽的色调为主,避免使用色调灰暗、以及绿、蓝、黄等纯度较高的颜色,同时单幢建筑的外墙主色不宜超过3种(中小学校、 幼儿园等除外)。
瓯江之滨 陈辉 摄
《导则》适用范围
《导则》适用范围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今年公布的温州市区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其中重点区域分为一类和二类,一类指“两线三片”的市区核心地段,具体包括滨江商务区 CBD、瓯江南岸瓯江三桥至蒲州河段、七都岛西核心区、浙南科技城北部核心区、塘河一环三线两岸、中央绿轴、历史文化街区(五马 墨池、朔门、庆年坊、城西街)、三垟湿地公园等。
不同区域适用不同的品质提升标准。如建设工程材料,一类重点区域内项目的材料造价标准不应低于《导则》明确的二档造价标准,二类重点区域内项目的材料造价标准不应低于三档造价标准。
《导则》附件还罗列了部分造价标准。如外墙干挂石材饰面,一档为1000元/平方米,二档为850元/平方米,三档为650元/平方米。
此次《导则》出台是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实现的,过程漫长而细致,并经过建筑、园林等多位专家评审,希望能从最大程度上指导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从规划条件编制到物业管理整个过程的统一性和科学性,从而有效提升建设项目品质,实现城市的精彩蝶变。
更多龙湾、洞头、滨海楼市信息 请关注公众号“龙湾房哥”
更多原创深度爆文,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楼市温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扩展链接跳转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