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家影院里17家没有售票信息!这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

2019-10-31   艾维电影

日前,一位河南籍的朋友来电咨询开电影院的相关事宜,但当艾维影视研究院院长问他打算开多大的影院、开影院之前是否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等相关问题时,这位朋友表示都还没怎么想过,深入交谈后,院长建议他暂时不要急着开电影院先做些了解时,他丢出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钱不用担心,我有钱……

艾维记者忽然想起不久前在第三届中国电影发展高峰论坛上,一位嘉宾向台上的相关专业老师咨询开电影院的事情,也表示自己不缺钱。但台上的演讲老师同样表示:除非有“老司机”真心愿意带而且有市场,否则真的不建议开。

让记者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业内的大佬们现在不约而同地劝人家不急着开新的影院呢?记者多番咨询和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国内影院行业高速发展已将近十年,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但当前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首先,某些地方、某些商圈影院数量过多。

从放映终端的角度看,一方面,优质影片数量还是不多,导致影院缺乏优质影片的供给。这样,就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到影院观影,造成观影人次、单厅收益下降,影院票房收入的持续减少。

另一方面,银幕数的快速增长,在个别地方到了无序的程度。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有票房产出的影院数达10773家,银幕数达64099块。半年时间里,影院数增加了463家,银幕数增加了3492块。而2018年上半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增加影院594家,增加银幕数4369块。与影院数量快速增长不同的是,观影人数并没有大规模提升,观众增速远远低于影院的增速,2019年上半年,观影人次下降近10%,导致影院行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有人认为,大盘表现良好,重要档期票房增长高于去年同期(暑期档、中秋档、国庆档),中国电影未来可期。其实,在记者看来,大盘的表现与影院的实际收益关系并不是一回事。以杭州市为例:

票房虽然在逐年增加,但银幕的增速明显高于票房增速。这就导致影院单厅票房收入下降,影院收入下滑。

其次,影院行业或将出现关门潮。

更糟糕的是,影院效益下滑的同时,影院的经营成本却是在增加的。比如租金成本、人工成本都在逐年上涨。以杭州为例,其平均工资是逐年上升的:

数据来源: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这一降一升,影院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于是一些影院关门也不足为奇。

在猫眼专业版上,艾维记者统计了近三年来杭州的影院情况:

在猫眼购票平台上,杭州共194家影院。“暂无参考价”(没有售票)的达到17家,据记者致电了解,这17家影院中除少数几家在在装修升级外,其他基本上都已经名存实亡。

两平台结合,我们可以看出,杭州影院的关门数量在逐年上升的,当然有多少家影院还在濒临关门的边缘,我们不得而知。虽然杭州的影院状况不能代表全国,但整个电影行业银幕数量过量、观影人次下降、上座率不高、单厅票房下降都是普遍的。

此外,从全国来讲,杭州是一个经济发展靠前,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在这样的前提下,影院日子尚且不好过,在国内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出多(年轻人为主,与观影主力军重合)的城市,影院关门倒闭的情况或将更严重。联想到,前几年业内不少人在传,前年关了几百家,去年关了几百家,今年有关了多少家,恐怕并不是空穴来风。

面对影院出现的严峻局面,记者看来,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面对并有所作为了。

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和其他文化产品具有同样的作用和价值,当我们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电影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突显。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的,电影是文化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其影响力和市场价值也不可忽视。

如果把整个社会经济看做一个机体,那么不计其数的小微企业就是这个机体的细胞,大量的细胞如果出现问题,整个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影院也一样,如果把电影行业比作一个有机体,那么一家家影院就是细胞,影院如果大量关门,必将会制约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毕竟,电影产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影院发展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影院其实也可以看做一家家小微企业,影院的倒闭,也就意味着有部分人会失业,影响这些人的生活和个人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不利。

为此,业内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在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当下,也应该进行规划和引导。从市场角度讲,投资者当然有权利建设新影院,但是“能建”和“该建”是两回事。在人口密度高、商业发达且缺乏影院的地区,当然可以建设新影院;但在市场已经饱和供大于求的地区尤其是布局失衡的地方,则应该引导、限制新影院的进入。日前,记者到杭州一家影院观看电影,该影院经理多次表示:我们压力很大,附近已经有三家影院了,最近在建中的还有一家,就这么点市场,大家都吃不饱、活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记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影院进行规划和指导,不仅如此,还应该根据当地的人口数量、居民的购买力、人口结构、商圈布局等因素综合评估,做出限制性规定,以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其次,减税降费。与小微企业一样,影院也在承受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但关于影院的普惠性政策却是少之又少。在影院困难时期,政府可以通过适当降低专项资金的收取标准、文化税税率等方法为影院减负,共渡难关。

其三,鼓励升级改建。国内对新建影院的支持力度向来不少,但前文已经提到,国内的影院数量已经过量,因此,政府应该对存量影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毕竟,在2010年前后的建设的影院,都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升级时候。当存量影院在进行设备升级、新技术运用时,政府可以给这类影院更多的支持。当然,鼓励不是“一刀切”、对所有的存量影院都采取“平均主义”。在影院数量过多的商区,要采取优胜略汰的方法。对于已经“死”掉或者无可救药的影院,没有继续输血的必要,对于有实力却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则应适当多“喂”一些。

第四,积极鼓励第三方组织对影院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影院的经营管理水。影院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所有制各异、小而散等特点,行业协会和院线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影院的支持和培训力度并落到实处,培训内容应该接地气、易掌握易实施,甚至加以指导。

当然,以上这些方面,政府支持并不是包办,输血更得建立造血机制,对实在没有存在价值的影院,也要鼓励关停,优胜劣汰这一市场法则对影院同样适用。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方面资讯详情,搜索作者微信公众号“艾维电影”或者微信号film186”!精彩内容与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