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国货之光”的”瑞幸咖啡”摊上大事了,自昨日起,变成了舆论场的热点事件。事件源于”瑞幸咖啡”的一则官方公告:经公司内部自查自纠发现,公司COO及其部分下属员工,从2019年二季度起从事“某些不当行为”,伪造交易相关销售额约22亿元。这导致了瑞幸股价暴跌,开市后,”瑞幸咖啡”的股价跌超80%,开盘20分钟内三次熔断。截至北京时间23:50,”瑞幸咖啡”盘中第六度触发熔断,暂停交易。有人评论称“这根本不是腰斩,而是脚踝斩。“
要理清这件事,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2020年1月底,美国浑水研究称收到一份89页的做空报告,指出”瑞幸咖啡”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据“吴晓波频道”报道:某调查方动员了92名全职和1418名兼职人员对1832家”瑞幸咖啡”门店的客流量进行现场监控,由此判定”瑞幸咖啡”夸大了收入:”瑞幸咖啡”此前称2019年第三季度每个门店每天售出的商品数为444件,而据该调查报告,实际销量仅为263件。
当时,这家首个在中国市场挑战星巴克地位的咖啡品牌否认了一切。面对来自美帝的做空报告,中概股公司的态度都是一致的,“都是美帝的阴谋”!
紧接着,一份名为《尘光研究关于”瑞幸咖啡”重大财务数据造假和业务数据造假的研究报告》,于 2 月 5 日曝出,直指”瑞幸咖啡”的财务数据造假。根据中国基金报消息,尘光研究的报告中指出:由于”瑞幸咖啡”巧妙地利用了美股Jobs Act的漏洞,在季报中对财务及业务数据披露非常的笼统,对财报中很多关键性的明细科目不进行披露,因而掩饰”瑞幸咖啡”数据的纰漏,也极大的增加了所有投资人研读财报发现问题的难度。
随后,美国东部时间2 月 13 日,”瑞幸咖啡”及其两名高管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被投资者代表提起集体诉讼,诉讼理由是”瑞幸咖啡”去年第三季度以来所披露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存在重大不实。”瑞幸咖啡”迫于压力,启动自查。随后就有了开头的所说的“爆炸性“事件。
如果说此前的各项指控都只是“那个贱人嫉妒本宫“的话,那么这次瑞幸的官方公布,便是板上钉钉。
等待”瑞幸咖啡”的,很可能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负担不起的结局。
曾经的瑞幸,是国人的骄傲。不少媒体都曾报道它光鲜的一面,其营销手段被当作典范一样在营销界广为传播。
2019年5月,”瑞幸咖啡”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国人发文称:““瑞幸咖啡”成功让美国投资者请中国人民喝咖啡。”
后来仔细回看”瑞幸咖啡”这几年的发展之路,猛然发现,其经营者也许从未想过要将企业长久的经营下去。
这几年,”瑞幸咖啡”一直在玩着与时间赛跑的游戏,COO刘剑总是宣称:“我们的发展还是太慢,很多地方都没有我们的门店。”“瑞幸咖啡”就早定下了2019年门店数量达到4500家的目标。其下一步计划是在2021年年底之前把门店数量扩张到1万家,瑞幸的开店速度达到平均每天开7家店。而事实上,有心人士发现,瑞幸很多门店扎堆在同一街区。
一边疯狂扩张,一边资金链告急。事实上,近年来由于补贴等因素,”瑞幸咖啡”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上市前夕,”瑞幸咖啡”又将动产质押的消息引起了网络的广泛关注。不少人都认为那次动产质押代表着”瑞幸咖啡”脆弱的资金链已经发出“病危”的信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瑞幸咖啡”还是没有沉下心来经营企业,还是在扩张、搞资本运作、筹谋上市。曾有人预言,”瑞幸咖啡”只不过想做“资本的收割机”。
果不其然,可疑的股东和管理层股票交易行为出现了。公司的高管质押了49%的股权,占已发行股票总数的24%。
足可见,”瑞幸咖啡”高管并没有长久走下去的决心。烧钱模式导致必然缺钱,需要上市募资,这时候如果还是不好好经营企业,那么接下去往往就是”要跑”。
“瑞幸咖啡”虚增经营业绩事件,给行业的警示良多。比如财务造假的危害,对内影响了员工的职业发展,而对外,投资者和供应链的损失尚难估计。又比如,美国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是注册制,而注册制的核心就是强化信息披露,所以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被视作对一个对企业价值的核心判断。当一个企业在信息披露上出现诸如财务造假等恶劣问题后,几乎等于自废武功。
而更深层次的,我们认为不要以投机的心态去做企业,而是要沉下心来好好经营。这个时候去看星巴克,我们不得不佩服其做百年企业的理念。自1971年正式成立以来,从来不打广告,却在近20年时间里逐渐成为巨型连锁咖啡集团。星巴克在攻克各国市场时,保持了良好的心态,不急躁,不放弃,执着地推广着自己的咖啡和文化。例如,他们坚信让“固执”的欧洲人喝蕴涵美国文化的咖啡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最终获得了成功。
前有乐视贾跃亭跑路,后有ofo排队退押金,投机心态在近几年的投资界泛滥。事实上,光想着资本运作、缺少做好实业的心态,总有一天会出事。对电影行业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些人,前几年见国内电影产业有机会,便投入其中,通过资本的腾挪,虽赚到了一些钱,但短期心态严重,缺乏长期规划,轻管理、轻运营。此次”瑞幸咖啡”问题的爆出,就是这种心态的集中体现。殊不知,做企业要的是一种理想、一种执念,同时更需要脚踏实地,和长期的默默坚守。
就当前受疫情影响来说,更需要一份理性,要回归商业的本来价值。特别是在这段困难的时期,就应该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帮助下积极挺过去并思考未来发展问题,努力补足短板,以做事业的心态等待市场的下一次机会,从而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做得更久。
有人说:市场经济从来都是清水、浑水、浊水的混合物。确实如此,企业在向上生长的过程中,有无数奇迹,也会有失衡、扭曲和阵痛。但唯有秉承初心、沉迷于做企业、创事业的人才能持之以恒、走得更远。
当疫情过后,我们就会知道哪些人是在裸泳。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方面资讯详情,搜索作者微信公众号“艾维电影”或者微信号film186”!精彩内容与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