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和城市综合执法员两个职业相比,哪个更有优势

2019-07-26   公事吧

正式工和临时工,有什么可比性?

辅警是临时工,或者是劳务派遣工,只可能在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情况下,经特批才可以转正入编。除此而外,终生都是合同管理模式,不可能转正,不可能入编,唯一的保障就是“五险一金”,还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公安机关都按要求按时足额编制。辅警工资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可能比同地区其他单位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派遣工工资收入稍高一些,福利补贴稍多一些,但和正式职工相比,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其工资调整,是按照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不定期进行调资,并没有一定之规。

机构改革后,城市综合执法局有两种改革模式:一种是市县部分地方设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为行政机构,占同级党政机构限额。这种城管局的执法人员,是公务员身份,使用行政编制。另一种是部分县区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或者中心,为事业单位,参公管理,不占同级党政机构限额。这种城管大队或者中心的执法人员,是参公身份,使用事业编制。行政执法机构改革,明确要求参与行政执法的人员,必须具备执法资格,必须是干部身份,必须为公务员或者参公管理。严禁合同工或者临时工参与执法,全面清理执法队伍中的辅助人员,不符合身份要求的人员不得直接参与行政执法。

城管单位也有合同工或者劳务派遣工,但其职责都是辅助人员或者环卫工之类的,已经不可能参与行政执法,不可能是城市管理执法员。因此,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肯定是干部,肯定是正式职工,肯定是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这种身份,和辅警这种临时合同工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