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事业人员,钱少、事多、离家远,如何选择今后的发展道路

2019-11-13   公事吧

大学毕业,考上了市直事业单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感觉还可以。后来,随着年龄渐大,结婚,生子,另一半在外地,也在配偶所在地成家立业,突然发现过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现在有了家,有了孩子,顿时觉得以前还可以的工作,成了自己的累赘。

“钱少、事多、离家远”,理想的工作,成了拖累,每天下班就想往家跑,可是距离和成本限制,又不敢回去,即使每周回去一趟,买个车,来回的油钱,让几年的工资就泡了汤。有了家,有了孩子,多了许多牵挂,不能花前月下,孩子有个感冒发烧,关键时刻自己还不在身边,也不能每天见证孩子成长的幸福时刻,人生多了许多缺憾。事业单位工作很忙,有时候阶段性工作需要没黑没明地加班,这时候家里面有个事,或者长时间不回家,那种思念,更是让人心累和绝望。事业人员的工资,比不上公务员,也比不上专业技术人员,虽然是“铁饭碗”,却也渐渐失去了吸引力,成了鸡肋一般的存在:弃之可惜,留下吧,越干越灰心。

人生面临许多两难的选择,职业的选择更要慎之又慎。这时候,如果自己在市上,家在县区,必须先保住自己的工作,努力发展,慢慢将家安在市区,这样不仅工作环境好,生活环境也好。将来的子女教育会比县区好得多,父母和自己的医疗条件更是如此。市上的发展平台,也比县区更高,将来的发展成就也就更大。至于家属,能调整到市上工作更好,如果难度太大,可以保持现状,也可以让另一半辞职后,在市上找个企业发展,损失也不是很大。虽然从市上调到县区工作更为容易,但降低了发展平台,将来的发展成就就会受到极大影响。调到县上容易,后悔了想再调回来,几乎相当于登天。

如果家在省上,或者在更大的城市,就要想着努力奋斗,往家的方向发展。能调整到省会或者一二线城市工作,那是求之不得。还是那句话:平台越高,发展空间越大,前途越好。当然,异地调动,而且是往更好的城市发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除非是有相当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医疗方面的专家,名师之类,相对更为容易,其他人就太难了。如果不能直接调动,或者调动成本太高,可以考虑就在市上发展,前提是市上的发展势头良好,当个“跑官”,虽然辛苦点,但也不是不行。家在外地的领导非常多,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又不是自己一个。

如果工作没有吸引力,前途发展不理想,可以考虑在职的时候,考个实用的证书,或者在专业领域多钻研,离岗创业,或者停薪留职,在家所在的城市另求发展。树挪死,人挪活,体制内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性价比已经逐渐在降低,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完成可以另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