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人,就爱这碗“羊肉粉”

2019-09-18     遵义网

2018羊肉粉节盛况

市民享受饕餮盛宴

本报记者 王秦龙 潘晓飞 文/图

一直以来,遵义羊肉粉,都是遵义人心中的骄傲,在遵义人心目中,占据了美食榜的第一位。

近些年,遵义虽然获得了“中国羊肉粉之都”的称号,但也曝出了一些不良新闻,尤其是罂粟壳事件,为网友们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四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羊肉粉馆被查事件,一些经营者因为在羊肉汤中添加罂粟壳,受到了法律的处罚,甚至被判刑。

奇怪的是,在记者采访的多起案例中,还有人为这些不法经营者“鸣不平”;更有甚者表示,稍微加一点没关系,可以提高鲜味。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对此,遵义市烹饪饭店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明芳对此予以了驳斥,并旗帜鲜明地亮出他的观点。

“遵义羊肉粉之所以在全国享有美誉,是有着独到的烹调方式,所谓添加罂粟壳可以提味的说法毫无依据。”

1

每个遵义人心目中,都有一种羊肉粉情结

在深圳定居已经10多年的林女士,每年春节回家乡遵义,第一件事,就是到老字号的羊肉粉馆,吃一碗加肉加杂的“豪华版”羊肉粉,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仪式。

只有把这碗羊肉粉吃到肚子里,她才找到了乡愁的感觉。

很多在外求学、工作的遵义人,都像林女士一样,回到家乡,必须吃一碗心心念念的羊肉粉,才能表明:遵义,我回来了!

一碗羊肉粉,牵动着无数遵义人的情怀。特别在冬至,吃碗热腾腾的羊肉粉御寒,已成为遵义人的一个传统。

遵义人究竟有多爱羊肉粉?那份爱,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遵义羊肉粉已有1300多年传承历史,曾获得第二届“中华名小吃”称号。遵义羊肉粉用鲜羊肉熬汤,浇米粉,放羊肉片、调料而食,清香味鲜,滚烫辣香,汤清不浊,在遵义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馆林立,食客众多。

2

为在羊肉粉节“一鸣惊人”,他做了这件抹黑的事

每一则关于遵义羊肉粉的新闻,无论好的、坏的,都会牵动无数遵义人的心,无论他(她)是在遵义还是身在外地。

2016年冬至前后,贵州兴义被全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羊肉粉之乡”,消息一出,震惊整个羊肉粉界!尤其在遵义更是炸了锅。

每个遵义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写的不服。论名气,论影响力,遵义羊肉粉都是当仁不让的No1!网络上,遵义、兴义的网友们也是争论激烈,甚至论战波及到了省外。

2017年,遵义被全国烹饪协会授予“羊肉粉之都”。至此,遵义羊肉粉实至名归,终于扳回一局,事件才逐渐平息下来。

从2016年到2018年,遵义连续举办了三届羊肉粉节,很多人享受了一场饕餮盛宴,可谓盛况空前,大获成功。

然而,2017年在凤凰山广场举办的羊肉粉节,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一摊主为了在羊肉粉节上崭露头角、一鸣惊人,竟然在羊肉粉里添加了罂粟壳,结果东窗事发,被判处有期徒刑半年。

2017年12月20日,遵义羊肉粉节举办期间,红花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其中一家摊位检测出了罂粟碱等成分。经过调查人员询问,摊位老板苟某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添加了违禁品的羊肉虽然香味扑鼻,但苟某的行为却触犯了刑法。根据有关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苟某销售的一公斤羊肉中,罂粟碱含量为271微克,蒂巴因含量为119微克。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红花岗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秦友灵表示 :法律规定,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是绝对禁止的 。经法庭审理后,一审判决被告人苟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

3

重罚之下,还是有人心存侥幸,以身试法

2017年5月,道真的3名男子,为让自己的羊肉粉“好吃”,在汤里添加罂粟壳。道真自治县人民法院除对3人判刑外,还发出禁令:3人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2018年10月31日,播州区市场监管人员对泮水镇张某经营的羊肉粉馆进行检查时,发现了这家粉馆的羊肉汤料中含有罂粟碱。粉馆被查封,老板被刑拘。

2018年2月至7月,桐梓一家羊肉粉馆老板徐某也因为同样的事东窗事发,被判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而就在今年,又一名在羊肉粉中添加罂粟壳的经营者被抓了。2019年6月初的一天,犯罪嫌疑人赵某某到桐梓县城农贸市场,花费50余元从他人手中购买罂粟,熬制羊肉汤,销售羊肉粉给顾客食用。

经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检测,羊肉汤内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等成分。桐梓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赵某某。

4

专家:打响遵义羊肉粉保卫战

频繁曝出的这些负面新闻,损坏了遵义羊肉粉的形象,也让众多遵义羊肉粉的粉丝们伤心。

今年48岁的杨明芳,是遵义市国宝级黔菜大师古德明直系徒孙,是遵义市烹饪饭店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从事餐饮业20年,尤其对遵义羊肉粉有很深的研究与实践,是该行业专家。

针对一些不法商家在羊肉粉中添加罂粟壳,败坏遵义羊肉粉形象的事情,杨会长痛心疾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明芳表示:“对于这些损害遵义羊肉粉形象的事情,我们协会坚决反对。但是,我们协会没有执法权,无法进行日常监管。只有纳入了我们协会的,我们才能进行监督。目前看来,出问题的店家都不是我们协会的。”

“其实,一碗羊肉粉的口感怎样,关键还要看选料和熬汤。”杨明芳称,加入罂粟壳能提香增味的说法,是一种毫无依据的民间说法。或者这是不良商家的一种“自我安慰”,实际上是没有效果的,不起作用的。

以他多年的经验,羊肉想要去腥膻味,主要是用白酒、老姜、冰糖。还得根据肉量,按照一定比例调配。例如50斤羊肉,需要2两53度以上的高度白酒、2斤以上的姜、两三颗冰糖。冰糖一点就行,不能太多,要不然就有甜味了。其它的,就是放八角等作料,但是也不能多,要不然就有药味了。

罂粟壳在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在羊肉粉里加入罂粟壳,只是极少数不法商家的不法行为,不是普遍现象。

“遵义羊肉粉是贵州的一道特色美食,全国皆知。到遵义来旅游的人,必须吃一碗地道的遵义羊肉粉。每个从事羊肉粉餐饮的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遵义羊肉粉这块‘金字招牌’,千万不要做出这种自毁长城的事。”

同时,杨明芳也对如何规范羊肉粉行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遵义羊肉粉属地方特色小吃,多数经营者是按自己的想法来熬汤、放作料,随意性很大。而经营羊肉粉店(馆)的门槛低,且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和培训机构。应对从业者进行系统培训,持证开店,并整理出羊肉粉的各种标准,图文并茂张贴到各店(馆)。同时,加大打击用劣质或国家禁止使用的作料调味的经营商家。

(责任编辑:卢龙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x8hIRG0BJleJMoPMEw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