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娃渐渐长大,理化生政史地渐渐加入了“豪华学习套餐”,早已被“虐过千百遍”的老父亲老母亲们,掂掂娃越来越重的书包,不免心有戚戚焉。
骤然升高的学习难度和对娃学习能力的要求,自家娃真的能从容hold住,平稳度过吗?
其实啊,家长们完全不必被那些《XXX年级是XXX分水岭,错过后悔一生!》之类的文章扼住咽喉,甚至把自身的焦虑和畏惧传递给孩子,让娃也对这些新增科目产生畏难情绪。
因为当娃潜入其中,发现当中的奥妙,以兴趣为引,每一次的攻克难题,就都变成了一种享受。
所以,今天给大家安利的,是Ted-Ed的一系列常识科普视频,由B站up主喜欢喵喵叫的小猫咪整理翻译制作,用小学娃看得懂的动画方式,把艰深的科学课做成了超级有趣的科普。
非常适合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娃的学科入门。
英语讲解+中文字幕,娃的英语水平也能蹭蹭地涨。
希望这个系列视频能为孩子们打下知识基础,进入初中后更加如鱼得水,也希望它们能够点亮孩子的求知欲。
你应该知道的历史常识
你的每一口巧克力都是甜蜜的吗?让我们看一看巧克力的历史。
可可豆文化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的中美洲,那时的他们把巧克力当作货币使用。可可豆被当作是皇家宴饮的必备饮品、士兵战功的奖励、羽蛇神的恩赐。
直到1519年,巧克力才被荷南·科尔蒂斯引入欧洲,并迅速风靡,成为贵族青睐的饮料。
之后,人们学会了可可粉和巧克力的制法。1875年,牛奶巧克力诞生了。
但是,可可树只能在赤道附近生长。与其从中美洲进口,不如自己种!
西方对巧克力的旺盛需求,加重了殖民国家对西非殖民地的压迫。西非的很多可可园都在使用奴隶和童工,有200万的孩童被迫劳作。
如今,巧克力已经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但是读懂了巧克力残酷又迷人的历史,以及如今的生产现状,你会明白巧克力背后含义的来源,也会知道,并不是每一口巧克力都是香甜可口的。
《你应该知道的历史故事与人物》一共有80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视频读懂成吉思汗、孔子,读懂拿破仑、哥伦布、列宁,还有许许多多你意想不到的历史故事。
你应该知道的艺术常识
我们逛美术馆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看不懂的作品。
比如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为什么一幅画能成为传世名画呢?一幅画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不妨来看看《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为什么会成为传世之作吧!
就是这幅,翻翻好友列表,至少有5个人拿她做微信头像
这幅画被誉为“荷兰的蒙娜丽莎”,有着维米尔标志性的魅力和微妙。
它舍弃了维米尔一贯的严谨透视和构图,转而采用黑色的平面背景来突出人物的立体感。
没有必要追究这个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到底是谁,因为她已经成为了荷兰全盛时代的一个印记,是财富的代表。这幅画以一种神秘的方式,体现了现代视角下的经济、政治和爱。
《你应该知道的艺术常识》一共24集,从音乐讲到绘画,从艺术流派讲到博物馆的必要性,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娃的艺术鉴赏入门。
你应该知道的物理学常识
在很多人眼里,物理简直就是一座大山,什么受力分析、电磁感应、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看名字就头大。
但其实,物理学真的是和我们的生活相关性很深的一门学科了。
比如困扰了你很久的幽灵船的恐怖传说。
背后其实是有趣的物理学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就是我们俗称的浮力,是它让幽灵船得以漂浮在水面上。
流体力学,当船内进的水和海平面齐平时,满足了平衡,船就停止了下沉。
为什么全世界会有那么多幽灵船的传说?为什么同一条船会出现在相距几百英里的海面?
幽灵船现象还有多少奇妙的原理可供挖掘?
那就留给孩子自己去视频里找答案啦!
《你应该知道的物理学常识》一共46集,把物理学原理和历史事件、人物、生活现象等等结合起来,抽丝剥茧有种看侦探剧的感觉!
我们有可能创造暗物质吗?
我们有可能做到远距离传送吗?
不可思议的“任意球”背后,是什么原理?
什么是量子纠缠?怎么用硬核方法驳斥量子波动速读?
真的很怀念学生时代和同学在力学实验室争论的日子,希望这些视频能让我们的孩子也体会到挖掘真理的快乐。
你应该知道的化学常识
学化学前,觉得化学就是超级好玩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学化学后,被有机物反应的配平折磨到头秃。
有一个视频,能用3分钟时间讲明白有机化学是个什么玩意儿,你信吗?
这还要从一碗通心粉沙拉说起……
通心粉沙拉里都有啥?蛋黄酱、芥末、胡萝卜、芹菜……而它们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作为主角的通心粉,它的主要成分还是淀粉。喏,就是这个分子。
如果你把它分解,再换一种方式排列,就可以得到其它的东西,比如,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纤维素。
什么是消化呢?比如我们吃下去的萝卜和鸡肉,它们的蛋白质是无法直接被我们吸收和使用,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的——因为我们不是萝卜和鸡。
但是,我们可以打破它们的结构,把它们分解为更小的氨基酸,重新排列组合,变成人体可以吸收的蛋白质。
如果说分子是制造一切的砖头,那么原子就是制造分子的砖头。
生物化学的原子,逃不开碳氢氧氮磷硫,嘿,中文有顺口溜,英文也有昵称,叫作“CHONPS”。
所以,现在你读懂通心粉、分子、原子的关系了吗?所有东西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它们是所有东西的根本。原子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产生分子,而分子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成不同的物质。
很简单吧?
这就是《你应该知道的化学常识》当中的一集。一共是36集,里面同样是从各种神奇的角度切入的化学原理:
摩尔有多大?
如果分子是人类,会怎么样?
我们是如何看到颜色的?
为什么油和水不能混合呢?
每天三分钟,发现化学世界的奥妙~
你应该知道的文学常识
是什么造就了“卡夫卡式”?
卡夫卡曾经在20世纪初的布拉格,担任一名保险办事员,因此,他的作品的主角多是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揭示了这个人群在荒诞的规则中不断挣扎的生存现状。
“卡夫卡式”成为不必要的繁琐和令人沮丧的代名词,他活着的时候,文学作品从未得到社会的认可,却在死后成为了不可不读的文学符号。
他的作品荒诞、压抑、充满讽刺,狠狠地撕裂了现实的遮羞布。
在他著名的、被我们收入语文课本的作品《一个饥饿的艺术家》当中,饥饿艺术家曾经因为表演“挨饿”的行为艺术而收获了无数鲜花和掌声,他甚至要求马戏团老板把挨饿的40天上限取消。
但观众的新鲜劲儿过去得很快,他在失去人气后被置之不理,最终被饿死笼中。
讽刺的是,在他临死前,他才承认,他的“艺术”一直是一个骗局,他只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食物而已。
在卡夫卡的故事里,法律系统不是为正义服务的,而是将渗透自己作为唯一的目标。
但同时,卡夫卡也在告诉我们,世界是由我们创造的,因此,我们有能力让它变得更好。
这个合集把我们学习文学时比较“难啃”但必须啃下去的体裁、作家、作品都讲得很透彻。看完再去读作品,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你应该知道的文学常识》一共36集,讲了莎士比亚,戏剧,喜剧,诗歌,《奥德赛》,《百年孤独》等等等等,简直就是精神成长必读书目。
如果孩子刚接触这类文学作品时觉得特别难,读不下去,不妨先看看视频,get到这些作品的精神内核吧。
你应该知道的数学常识
怎么跟孩子解释什么是单位?
相信90%的老父亲老母亲看见这个问题的第一感受,都是话到了嘴边,却噎住了不知道从何说起。
但是这个视频就是能用短短4分钟把空泛的数学概念说得超级生动且清楚。
1是1吗?那可未必!
你去水果店,买1袋苹果,你拿出1个,切下1片来吃。这就是整数、小数点位、分数的概念!
12个鸡蛋为一打,”打“就是一个组合单位。
把一个吐司切成片,”片“就是一个分割单位。
没搞清?再来看看我们经常吃的饼干。2片包成1袋,4袋包成1盒,片、袋、盒,都是单位的概念!
1一定是1吗?和0组合到一起,就变成了10,表示1个群组。
10个10就是100,100可以分割成100个1。
所以,你明白什么是单位了,什么是1了吗?无论把1放在什么位置,无论这个“1”里包含了多少东西,1指的是什么,单位就是什么。
这个《你应该知道的数学常识》系列有52集,全面讲解了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各种概念,
无限有多大?
折纸送你上月球
为什么井盖是圆的?
飞人乔丹背后的数字
……
从各种有趣又贴近生活的问题切入,一环套一环的悬念,简明扼要直击要害的短视频科普,真的比各种电视动画都要好看许多!
这个系列除了上述提到的,还有
《你应该知道的哲学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生物学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天文学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语言学常识》、
《你应该知道的美国政治常识》,
感觉可以比拟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了。
小编已经整理好了观看链接列表
历史:
https://b23.tv/av63859919
哲学:
https://b23.tv/av64311569
文学:
https://b23.tv/av64583976
数学:
https://b23.tv/av63295664
化学:
https://b23.tv/av64585900
艺术:
https://b23.tv/av64581018
生物学:
https://b23.tv/av63185793
物理学:
https://b23.tv/av63010469
心理学:
https://b23.tv/av64305966
天文学:
https://b23.tv/av64430413
语言学:
https://b23.tv/av63371765
美国政治:
https://b23.tv/av63378893
视频来源:Ted-ED
整理翻译压制:B站Up主喜欢喵喵叫的小猫咪
编辑排版:童年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