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去古玩市场,我们很惊喜的看到所有东西都是老物件,不管是玉器,瓷器,青铜器,古钱币等等,全都锈迹斑斑,土渣点点,真的好像刚从土里挖出来一样;一边琢磨着不知道谁家的祖坟又被盗了,一般是想着当然都是假货,千万别上当。假货当然是假货,可是怎么造成这么古老的面貌呢,这里当然有一个复杂的流程,且以瓷器为例,给各位科普一下!
你以为造假做旧的老古董,就完全是假的吗?其实也不是,比较高端点的瓷器做旧、作古方式传统有这么几种:老胎新绘:就是利用清代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因为胎体的鉴定是瓷器鉴定主要的方面,胎体的土质和土石比列一般就能看出瓷器的产地和年代,这时,胎是老胎,当然只能上当了。
此外,相对的就有老釉新胎的方法,因为近年来各地老窑旧址的发现,从而出土了一大批破碎的瓷片和烧坏压埋的器物,仿制者就可以揭下老的釉片去装饰新胎,鉴定专家对瓷器釉面的色彩和触摸感是瓷器鉴定的关键,这一来,没话说,如假包换。
此外,还有借用旧件瓷器的碎片来组装成新器的:利用出土的老的足、流、底、口、颈等等残缺的出土物,甚至底片的年款,组装成新的瓷器中;这种作伪迷惑性也非常强,特别熟年款方面,很多专家是专注在此领域的,就更容易上当。
除了以上部分老的瓷器作假,也有全部是新瓷器而做成旧瓷器的。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的效果。
此外,还有压光法,抛光法等。都是针对瓷器的釉彩,进行做旧加工。具体方法是先用烘箱等加热热备,把着色部位加热到60℃-70℃,涂上一层石蜡或川蜡。再用布摩擦着色或仿釉部位。直至出现理想光泽,最后再用绸布擦拭。这几年又新采用一种高细砂来打磨,作旧的仿古釉面需在高倍放大镜下才可发现。而抛光法,也是类似的用绸布蘸取磨膏,在仿釉表面柔抛处打,然后用汽油和乙醇分别清洗抛光部位,必要时可再上点石蜡或川蜡,并用绸布进行抛打。最终使瓷器釉面呈现出光泽柔润的效果。
此外又有罩光法、手磨法、水磨法、油磨法、酸浸法等,工艺层出不穷,而破绽当然是不能完全被掩盖的,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好像都耗费在这种造假上面,似乎从没想过,如果将此精力放在瓷器技艺研发上,很可能已经制造出媲美唐宋古瓷的当代佳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