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润(1294~1365年),字泽民,别(斋)号存复,又号睢阳山人等,平江(江苏苏州)人,元代著名画家、儒士。朱德润在艺术史中被忽视,其实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画家。本文对存世书画加以研究。
关于朱德润作品的款识(见款印局部图),笔者的观察与分析朱德润的存世作品,发现其在署本款上极有特色的。
北京故宫藏王冕张观赵雍朱德润等五家合绘卷之朱德润《山水行舟》段上七言诗后“朱泽民”落款
台北故宫藏朱德润《林下鸣琴图》轴上“林下鸣琴”四字之后“朱泽民”落款
上海博物馆藏朱德润《浑伦图》卷右长题行书赞文后的“朱德润”落款
北京故宫藏朱德润《秀野轩图》卷长篇自跋《秀野轩记》后的“朱德润”落款
通常而言,朱德润的册页、小景甚至是立轴,如果没有作者本人的长题诗的话,则会署名为“朱泽民”,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朱德润”的题款则需细心检看:在有朱德润本人的长题诗的手卷上,常常会以“朱德润”落款。朱德润的书法作品则通常以“朱德润”落款。
元 朱德润 宋元明画册之朱德润《秋林垂钓图》册页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以故宫博物院藏两幅朱德润的伪作《柳亭销(消)夏图轴》、《夏山纳凉图轴》为例,两幅立轴画心都没有朱德润的题诗,只有年款和本款,按其署款习惯来看,署款“朱泽民”的可能性更大,而两幅皆为“朱德润”。
北京故宫藏《柳亭销(消)夏》轴上“雎阳朱德润”落(伪)
北京故宫藏《夏山纳凉》轴上“雎阳朱德润”落款(伪)
再将这两幅画的“朱德润”题款与真迹题款相比,亦能看出伪作笔迹很软,且字体差异亦较大。
元 朱德润 《秀野轩图》卷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再从朱德润存世作品的收藏印来看,项子京算是收藏朱德润作品的大户,很多朱德润作品的真迹上都钤有大量的项子京的收藏印,例如《秀野轩图》。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后题跋“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迹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后题跋“而籁阁”朱文印迹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后题跋“项子京家珍藏”朱文印迹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自跋“秀野轩记”后“朱氏泽民”及“眉宇散人”两方朱文印迹
朱德润《秀野轩图》卷后题跋“子京之印”朱文印迹
故宫藏《夏山纳凉图》轴中也有很多项子京的收藏印。而这并不能证明此图的真实性。因为作为明末著名的收藏家,项子京的名声在清初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当时的作伪者为了增加伪作的价值、拉大旗作虎皮,往往会在书画作伪的同时,制作项子京的假印,以混淆视听。而《夏山纳凉图》轴中的多枚项子京收藏印都与真印显出较大差距。
朱德润《夏山纳凉》轴“朱氏泽民”白文印迹(伪)
朱德润《夏山纳凉》轴“而籁阁”及“子京”朱文印迹(伪)
朱德润《柳亭销(消)夏》轴朱文“朱”及白文“德润”印迹(伪)
在构图上,朱德润的绘画作品是非常讲究的。笔者分析,其作品无论册页、手卷、立轴,在构图上大都继承了南宋院画的一角半边式构图。以立轴为例,所绘画面主体大多集中在画面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册页上,树石往往集中在画面的右下角,画面大量留白,留白中往往点缀以小舟。
朱德润绘画作品在景深控制上,与现代摄影术相近,由《集清画序》可知,朱德润当时即已认识到了通过色调浓淡的控制,来营造突出主体的景深感。朱德润的山水画作品大多近实远虚、近浓远淡。如果遇到近、中、远景都清晰并且署名朱德润的山水画则往往并非真迹。
内容整编自:李天垠《遗忘的经典—故宫藏朱德润真伪作品考辨》《紫禁城》2011年7月刊,感谢作者及杂志提供资料,如有问题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