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万物萌动,可不少人却深受春困烦扰。而在古代文人眼中,春困别有一番诗意和情趣。对付春困,又是妙招迭出。
品茗饮茶便是其中一法。民间有“春饮花茶”之说。北宋婉约词人秦观因受春困之扰懒于著书,好友李安命令老仆送茶与他,秦观于中午闲暇时煮饮,从而解除了春困,提高了校书的效率。为此,秦观特意写了一首《次韵谢李安上惠茶》答谢友人:“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茗芽。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唐朝的孙淑也深谙此道,在《对茶》一诗中写出了饮茶消解春困的怡然之乐:“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钩。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小楼里煮着香茶,稀稀疏疏的帘子下挂着玉钩。灯光照到了鼎外,钗的影子倒映在沉瓯中。诗人躲在帘后,品着婢女奉上的香茶,不仅困意全无,心情也变得明净,吟诗时间久了,不知不觉月上中天。
除了茶疗,古人也用食疗来化解春困。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菜盘”,又名“春盘”,也叫“五辛盘”,最早以“葱、姜、蒜、椒、芥”五种蔬菜为主。辛,有生发功能,食辛可激发阳气生长。食“五辛盘”本是皇家和贵族解春困的习俗,后来流传至民间,又演变出吃春饼、春卷等更丰富的吃法。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也说:“立春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罗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种类繁多的民间传统游戏不仅健身健心,也能消解春困,譬如民间广为流传的掷钱,又称簸钱。参与者先持钱在手中颠簸,然后掷在台阶或地上,依次摊平,以钱的正反面多寡决定胜负。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庭嫔妃,每至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盖孤闷无所遣也。”唐代王建在《宫词》一诗中生动描述了宫中嫔妃春日里掷钱消解春困的景象:春来睡困不梳头,懒逐君王苑北游。暂向玉花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梁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