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这三个品质,比留给他万贯家财更有意义!

2020-04-03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妈妈

现在很多家长都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总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是怕给不了孩子最好的。

于是,父母们忙着赚钱努力提升生活水平,忙着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来培养孩子,好像自从有了娃,家庭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孩子展开的。

但是棉妈想说:孩子的教育跟金钱关系不大,与其拼命赚钱,不如培养孩子这三种品质,是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01、肯吃苦

现在很多家庭是这样,越是条件一般,对孩子越是溺爱,而越是家庭条件好,就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李嘉诚是香港首富,可是两个儿子并没有因此纸醉金迷,李嘉诚很少用私家车送两个孩子上学,他们都是挤巴士,挤电车去上学,而且李嘉诚经常让两个孩子去勤工俭学换学费。

董卿也曾在某档节目中表示,从上高中开始每年寒暑假都会被爸爸“逼着”去做兼职赚钱。

疫情之下,白衣天使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然而有个小视频却让人感动,因为特殊时期没有保洁员,于是院长喊来自己的儿子打扫卫生,这个平时在美国留学的男孩儿已经兢兢业业干了两个星期了。

在医院这个高危环境下,难道院长不心疼自己的儿子吗?除了院长有家国情话外,其实是对自己的儿子的一种信任。

不管你的出生起点有多高,以后的路都要靠自己去走,肯吃苦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生活。

作为父母要懂得放手,舍得让孩子独立,有时候你越是把孩子紧紧攥在手心,孩子越是不能飞翔。该让孩子锻炼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了,我们不能总是陪着孩子,只有让孩子自己学会飞翔,孩子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02、感恩的心

怎么说呢,其实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得感恩了。每天都在强调着独立,个性,不要父母干涉他们的生活,而一边却在享受着父母创造的财富。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一步一步变成现在的样子呢?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愿意把最好的都给他!”

“现在不都提倡要尊重孩子吗?我们很少去批评孩子!”

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把家里最好的资源都给了孩子,然后呢,又不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名其名曰是尊重孩子。

棉妈想说,很多家长都误解了其中的意思,尊重孩子并不是说你不能教育孩子,让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尊重孩子而是说家长应该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不要总是反驳孩子,打击孩子。

我们这样做,无疑是把孩子养成了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因为我们的纵容,孩子会把得到的一切都当做理所应当。

前几天大姐还在感慨,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就是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姐姐要承担起长姐的责任,而现在的教育呢?姐姐不能总是让着弟弟妹妹,这不是让孩子们之间有矛盾吗?

当我们在追求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育之道时,也别忘了给孩子普及传统文化,让孩子懂得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看到世界上的美好,才会懂得珍惜自己有拥有的一切,而自私自利的心,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总是斤斤计较,整个人就越来越尖酸刻薄。

03、乐观的心

《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儿和父亲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故事,一开始小男孩儿很害怕,父亲为了消除孩子的这种情绪,告诉孩子这是游戏。

而小男孩儿也相信了,内心不再害怕,于是跟父亲在集中营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父亲被纳粹人带走的时候,一边做滑稽的动作,一边超小男孩儿看去,告诉男孩儿这只是游戏,父亲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孩子本该拥有的快乐童年。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环境,要让孩子养成乐观自信的态度,这样在将来的日子里,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在熬过了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时,孩子才能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父母在跟孩子相处时要多带领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这样才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孩子才会变得乐观自信。

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正如董卿在开学第一课中所说的,如果不教育孩子,你一辈子挣的钱,可能一年就被孩子败光了,而当你给孩子好的教育,你一辈子赚不到的钱,可能孩子一年就赚到了。


一分钟认识我:木棉妈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育儿经验、分析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棉妈会继续努力输出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