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活空间⑰ |什么?以荷花闻名的莲花池公园还有新看点?

2019-08-29     发展北京

位于西三环六里桥北的莲花池公园是北京市首批历史名园之一,“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的俗语凸显着莲花池的独特地位。




莲花池公园规划占地总面积44.6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5万平方米;2000年恢复建设并开放了北部区域,当时实现规划面积34.4万平方米。

2018年,丰台区园林绿化局拆除违法建设后,将公园南部扬尘满天、乱停乱放的4.8万平米荒芜之地,打造成了一处“林水相依,万物共生”的城市森林景观。

如今的莲花池公园有哪些亮点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秀来历——疏解还绿、增彩延绿


2018年,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和莲花池公园历史名园建设需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将公园违法建设、违规停车场等拆除,启动了总面积达8.6万平方米的建设计划,分南侧和西侧两期进行。

目前南侧区域4.8万平方米已完成绿化建设,并于今年5月对外开放;西侧区域拆迁腾退的3.8万平方米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预计明年春季也将完成绿化建设向游人开放。届时,莲花池公园的面积将达到43万平方米,实现总规划面积的96.4%。




秀生态——水城共融、物种多样


此次新增水系面积5000多平方米,“一溪一塘”与莲花池原有水系相互贯通,形成北京中心城区西南部面积最大的水域。

丰富的水资源为小动物提供了舒适的栖息环境,园内天鹅、野鸭、鸟类、蛙类、鱼类等各类动物达100多种。

如今走进莲花池,湖面能看到黑天鹅、小野鸭嬉戏,水中有青蛙、锦鲤畅游,林中有鸟类栖息。动物“三栖共生”,是不是很厉害?




秀环保——雨水收集、废物利用


公园建设突出雨水集约利用,最大限度保证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同时充分利用原有水系优势,结合场地打造复合型水塘,收集雨水超过75%,从而形成自然循环。

此外,莲花池公园在新景观的营造中充分利用建筑废弃料及自然材料。通过地形改造,就地消纳建筑垃圾15000余立方米、循环利用1000余立方米;结合地被种植和表层覆盖,全区域利用植物垃圾等可循环材料4000多立方米,提高资源利用率。

秀智慧——科普栈道、VR识别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公园景观效果,新建成的南侧区域巧妙地利用地形、溪流、植物和道路分隔空间,通过空间形态处理,进一步扩大了莲花池公园绿化面积和景观效果。

不仅景观美丽,莲花池公园十分注重科普、教育宣传等功能。

在园区西南侧,建有水上特色科普栈道,将栈道引入水面以下,让游客可以零距离观察植物在水下的生长情况。




园内还新增AR互动系统,游客只需将手机对准植物,就能获得植物相关的科普百科信息,既有趣又实用;游客还可参与AR寻宝游戏,在游乐中了解植物、了解自然,达到科普教育目的。

这么美丽又有趣的公园

快亲身去体验下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ggu6WwBJleJMoPMGs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