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母亲的思念 是我坚持的力量”

2020-03-04   团结报党派e家

2月24日,对武汉市第八医院副主任药师、江岸区民革党员陈永立来说,是个异常艰难的日子。

2月24日凌晨,母亲走了,然而陈永立自2月10日送母亲在武汉协和医院做完手术进入ICU抢救以来,没能守候在老人身边,她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得不可开交。

她来不及伤心哭泣,因为这是武汉抗击疫情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前线正在吃紧,新冠肺炎病患人数仍在上升。身处前线药房,面对窗口排队的病人,以及身着防护服全副武装的护士医生,陈永立的脑子里不停地提醒自己,“我是药剂师,不能分神!”

陈永立原来的岗位在住院药房。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住院部药房的医生,陈永立本来可以不用第一时间冲到一线。然而,面对疫情初期的混乱状态,看到很多同事因感染而病倒及隔离,她和住院药房的同事们站了出来。

她说:“我是一名民革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灾难的来临,不能退缩!”门诊药房由于病人增多,用药量大,整个房间密密麻麻的堆满了药品,只剩下容一人通过的过道。由于新冠肺炎患者留院有多种形式,面对一个科室来取药,需要在多个系统上切换操作多次,操作难度和工作量都比平时大了几倍。

疫情期间,直面患者,门诊药师也都必须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同很多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一样,因为防护物资短缺,陈永立穿上后就要坚持到下班。因此在工作的6个小时内,她不能吃、不能喝,甚至为了不上厕所,在上岗前的2个小时也吃喝很少。每次上岗提前一小时,穿戴防护装备;下岗后一小时,是消毒时间,每天的工作时间实际上比平常要多出很多。

就在2月10日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陈永立87岁的老母亲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原来老人家胃痛已经好多天了,一直不想麻烦女儿,自己吃了点胃药扛着。眼看着病情越来越重,才被送到医院,当晚12点多进入手术室,凌晨3点被送进了ICU。

“我妈妈住我楼上,疫情期间,考虑到她抵抗力差,我每次就站在她门外交流一下,从门缝里给她送药、送水果。她知道我爱吃腊鱼,也把鱼蒸好从门缝里递给我。就这一次没想到病得这么重,她知道我正在一线抗击疫情,一直不告诉我。”陈永立想到这一点,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她永远都是先人后己。”

作为身处一线的战士,陈永立只有抽空去到母亲的床前,拜托医生鼓励妈妈,挺过术后关卡。她哽咽着说:“有医生照顾她,我去了也没用,我有自己的阵地。”

2月24日凌晨,陈永立送走了母亲,迎接她的仍然是一天高强度的工作。等从岗位上退下来,慢慢走过阴雨绵绵空无一人的街道,她才仿佛回到了现实。在这个当口,一切事情都是从简的。陈永立每天还是提前一小时到达岗位,穿戴好防护设备,做好准备, 六七个小时内不吃喝,不上卫生间。她知道,再坚持一段时间,胜利一定会到来。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陈永立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像陈永立母亲这样甘于忍耐、默默支持前线的伟大人民,抗疫才一定会取得胜利! (容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