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奶粉们,今天是正月初七,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还需要在家里待一段时间。
疫情当前,我们一起努力,传播严肃可靠的信息,参照科学的防疫方法,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作为普通人,我们无法去一线抗击疫情,但我们还能做更多。在这非常时期,有孕妈妈和婴幼儿的家庭也许会有一丝焦虑:
孕妈妈还能去医院做产检吗?产检可以推后吗?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防护?非常时期孩子怎么吃?
奶叔将会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孕产妇预防临时指南》,以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湖北省儿童医学中心)联合撰写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第一版)》和《儿童家庭防护措施》,为大家科学解读、传递知识。
今天,咱们先来说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洗手,你真的做对了吗?
根据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显示:
新型冠状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什么意思?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为大家科普:
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指手污染到病毒,然后手再去揉眼睛或触碰身体的其他部位,有可能造成病毒感染。
专家建议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接触(1-2米之间)。
研究发现,一双未洗的手,皮肤、指甲沟与指甲盖边缘,可能藏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个细菌,这些细菌的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能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细菌,在手上都能发现。
我们的手每天会碰触到很多东西,电梯上的按钮、门把手、桌子、椅子、坐便器、菜板,上面有无数的病菌,即使是看着卫生干净的塑料袋子上面都有着很多微生物。碰触过这些东西的手,又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碰触我们的脸、眼睛、鼻子和嘴巴。
这就是接触传播,即使没有直接接触,也可能被间接传染。
另外口罩的外部是接触细菌、病毒最多的地方。如果手不干净,戴上口罩也可能会受到感染。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建议中:
第一条就是洗手。
如果洗手的方法不正确,等于没洗。
关于洗手这一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新生儿管理指导意见(第一版)》和《儿童家庭防护措施》中是这样说的:
严格规范洗手
督促小孩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病从口入,避免年幼小孩吃手,不要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告诉小孩手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在家里也不要随意乱摸是儿童防护重中之重。
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要及时洗手,教会孩子六步洗手法。
六 步 洗 手 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在关水龙头时,要记得冲洗水龙头,以避免双手洗净之后,又因为触碰到水龙头上残留的细菌而受到感染。
若要更干净,水龙头开关处也应先用肥皂洗,再用水冲干净。
也或者,可取干净的纸巾包住水龙头再行关闭。同时,记得将纸巾直接丢弃,否则双手又有可能沾染细菌。还有重点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
还有一个重中之重,就是要用流水。
一些家庭习惯把水放在水盆里,然后在水盆里洗手,其实这样做细菌还是会留在盆里污染到双手。
学会了洗手,那么一天要洗多少次呢?
- 饭前饭后
- 触摸过公共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
- 触摸眼、口、鼻前
- 如厕后
- 吃药之前
- 打喷嚏或咳嗽后
- 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
- 做完扫除工作之后
- 接触钱币之后
- 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
- 从外面回家后
的确是有点繁琐,但为了生命健康,宝爸宝妈们可要以身作则啊。
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可能比成年人更会无意识地摸摸眼睛、揉揉鼻子,因此宝爸宝妈们更要让孩子少接触公共区域的物品。
如果鼻子痒了、眼睛痒了,也尽量让孩子不要去揉,可以选择用流水冲洗一下。
待在家里的时光的确有些无聊,有些奶粉给奶叔发来了数米缸的米、数面条、数盆栽叶子的照片。但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充电,学习平常一看就困的专业知识,相信你们肯定睡够了,这下看书不会再打盹了吧。或者和家人多谈心,说说生活中的趣事。
奶粉们,你们今天洗多少次手了?
赶紧留言告诉奶叔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wKFQDXAB3uTiws8KCfSe.html